2022年中考语文做题技巧(2022备考技巧只要话题)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必然占一席之地。对于语感好的考生来说,言语理解题不需要什么技巧和方法,就能很快得出正确答案,而对于基础较差的考生来说,就可能相对较难,纠结很久才能选出答案。作为言语理解必考的题型——语句填空,让不少考生颇为头疼。既考验“理解能力”又考验“表达能力”,语句填空究竟该如何做呢?其实语句填空很简单,只要找到与文段“话题一致”的选项,答案不就向我们招手了吗?

2022年中考语文做题技巧(2022备考技巧只要话题)(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问方式: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解题思路:

居首类:空白处是文段开篇的总论点,或者引出下文话题的表述,需归纳总结下文内容。

居中类:秉承承上启下的连贯性原则。

居末类:(1)可能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可视为变形的主旨题来做。

(2)可能是对上文就近语句的衔接,注意秉承承上启下的原则。

2022年中考语文做题技巧(2022备考技巧只要话题)(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1】解读作品是难事。古往今来,文学家、评论家、思想家,甚至革命家都对一部部经典作品有所解读。然而,这种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大作家”和“重头作品”上。因为“大”和“重”,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更多,生出的议论也就更多。________________?恐怕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能有机会体会到。但是,阅读的主体总是千差万别,无论多么专业的评论者,都无法避免站在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带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要求,从自身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解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解读呢

B. 而作家真正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C. 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解读呢

D. 而怎样才能弄明白作家的创作动机呢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前提到解读作品是难事,古往今来评论者解读的都是“大作家”和“重头作品”。随后横线上提出一个设问,之后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恐怕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能有机会体会到”,然后通过“但是”进行转折,强调“评论者都是从自身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解读”,做不到“通过阅读文本本身去体会”,所以横线处所要填的问题可以通过回答来推知。根据回答“恐怕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能有机会体会到”推知,问题应该围绕“怎样才能体会到文本(作者)要说什么内容呢”来展开。故横线处应填入表达此意思的句子。

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与文段的核心话题一致,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回答可知问题是“如何才能体会内容”,而非强调解读时所秉持的态度“客观公正”,与下文话题衔接不一致。C项和D项:“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解读”“弄明白作家的创作动机”都非针对回答推知的问题,与下文话题衔接不一致。

2022年中考语文做题技巧(2022备考技巧只要话题)(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2】农民卖粮舒心,源于市场之“手”用得好。2020年的夏粮生产,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在提升。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专用麦比例高,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5.8%,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从目前收购市场情况看,每斤优质小麦要比普通品种高出0.1元左右。这背后,________________。如今,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既让丰收粮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也让优质粮食品种销路更好、价格更高,优粮优价成为种粮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到底就是稳住这些农民的种粮收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B. 正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C. 全国农户构成了粮食安全的坚强基石,稳住粮食生产的好形势

D. 通过优化供给体系,拓展粮食产加销增值空间,分享增值收益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文段首句统领全文,指出农民卖粮舒心,源于市场的积极作用。第二、三句话具体描述了2020年夏粮生产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在提升,主要表现为专用麦比例高。横线前的内容主要强调从收购市场的情况看,优质小麦比普通品质均价高。横线后紧接着论述了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粮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横线前后都强调了市场的作用,而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在文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这背后”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语句应该和前文话题保持一致。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论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前文话题保持一致,符合语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C项和D项:均未提及市场在农民种粮过程中的作用,与上下文话题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