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

注意啦!

注意啦!

前方高能

单身狗快快离开

好了,已经来不及了

开始放图

元旦就要来了

不知道有多少情侣

会在这一天准备步入婚姻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1)

新娘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2)

新郎

选择什么样的婚礼

中式,西式

中式婚礼

传统中式婚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在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从明朝开始,程朱理学盛行,婚礼从六礼简化到了朱子三礼,也就是纳采、纳吉、亲迎。

那么我们从中式婚礼第一礼——纳采,也就是下聘书,现代人说的订婚书。古人一般聘书上会写些审美呢?1.介绍祖上三代,社会地位;2.母亲以及其他姻亲关系;3.财产房屋等状况。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3)

聘书

订婚书过了就是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再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备礼通知女方家,并举行订婚大礼,女方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4)

枣栗子

订婚礼后就开始准备工作,在婚礼前数天,男方要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女方提前将嫁妆送至夫家。

婚礼当天清晨,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5)

坐花轿

梳洗完毕,男方开始准备迎请新娘,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然后出发去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新郎掀新娘的红盖头。对于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後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6)

拜天地

到了新郎家,过火盆,进家门,然后就是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

“拜堂”并不属“三书六礼”,这一婚俗在宋代以后才流行,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于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7)

掀起你的红盖头

礼成敬茶改口,接受亲属祝福,然后就是进洞房,闹洞房了,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典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大红绸等等。这些红色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中国人办婚礼,除了基督教徒外,其实还是走的传统婚礼的形式,贴喜字,择吉日,拜父母,请司仪,除了穿上西式服装外,都是一样的。

婚礼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把事情做细致,一切都会顺顺利利。而我可以给你准备最好的婚庆装饰品。

最正式的中式婚礼需要什么东西(最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应该准备些什么)(8)

是不是点不动?关注同名公号省157元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