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迁移和转化(竟是雾霾新根源)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石书军
人们对2020年初的一场雾霾记忆犹新并不思其解:明明因为疫情企业停产、交通中断,人们都居家不出,但雾霾仍旧不期而至。
笔者认为,对电厂进行脱硫治理后,电厂尾气过量喷氨,导致大气酸碱平衡被人为打破,形成的PM0.1(即当量直径在100纳米以下)超细颗粒物铵盐潜伏在了大气之中。
低温季节易霾气象条件一旦俱备,铵盐超细颗粒物就立刻吸湿、凝并、二次复合,颗粒物长大后以PM2.5细颗粒物形态显现,成为新的雾霾根源。理由如下:
首先,大气正在快速向偏碱性化变化。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历年环境状况公报,城市降水pH平均值2006年最低,为4.85,之后逐年稳步提高,2018年升至5.56。这正是国内治理酸雨过程的证据。
2007年,全国出现酸雨城市占比56.2%,京津冀周边地区有零星酸雨范围;2019年,酸雨仅分布在云贵高原以东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酸雨治理成效显著。从结果看,包括京津冀周边区域在内的大气环境整体向偏碱性方向变化。
以北京市为例,2007~2010年期间大气年均pH值达到低点,均低于4.5,其中2008年最低,为4.35。而2012~2015年的4年时间,pH值由4.9升高至5.9,快速朝偏碱性方向变化。
再看北方沙尘天气对大气偏碱性化的影响。在沙尘天气下,主要是PM10短时快速升高,且能够发生干沉降,对PM2.5影响很小。反而是沙尘过后,由于补入含气态污染物很少的新鲜空气,天气很快会变得晴好。可见,沙尘只在很短时间段起作用,不会对大气雾霾产生显著影响。
其次,烟气治理加快大气偏碱性化变化。
回顾国内大气治理过程,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达峰值,2011年氮氧化合物达峰值,酸性气体排放量快速下降。
氮氧化合物治理以氨法脱硝为主。2012年全国2.12亿千瓦火电装机实现氮氧化合物脱硝排放;2019年,8.9亿千瓦火电装机实现氮氧化合物超低排放,占到火电总装机容量的86%。
但是,伴随脱硝治理、超低排放进程的,还有主要由脱硝过量喷氨导致的氨排放快速增长。现在尾气中的硫、硝浓度都已经脱得很低,再片面强调脱硫、脱硝没有太大意义,边际收益太低。同时,由于脱硝后除尘、脱硫环节尾气吸收氨气铵盐,通过净烟气排放的氨量不大,脱硝产生的氨排放主要是通过粉煤灰等途径间接排放,年排放量估算超过百万吨。
氨气是大气中唯一的主要碱性气体。大气氨浓度提高,一方面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排放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是氨气排放量明显上升。传统的氨排放——自然生成、畜牧业农业在较早年代已达峰值,当前处在低温季节,自然生成、畜牧业农业的氨排放都处于低谷。而脱硝产生的氨排放处于年度峰值,是大气主要的增量氨排放。
国内科研院所和院校的多位专家基于同位素示踪技术反向溯源发现,工业和交通源氨排放对城市大气氨和铵盐的贡献超过50%,而农业源的贡献与其排放量占比不匹配。
国内大气治理相关专家的研究显示,燃煤电厂对氨排放的检测主要是脱硝后各环节的铵盐、氨气浓度,看起来似乎并不严重,但考虑到检测氨气、铵盐较困难,如果从脱硝过程的氨氮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个别电厂脱硝氨逃逸严重,氨排放被大大低估。
再者,酸雨成分印证了烟气治理的影响。
通过研究城市降水中的离子沉降通量的变化,可以发现,硫酸根离子已经由2004年的14.72吨/平方公里稳步下降至2018年的3.57吨/平方公里,下降75.75%。同期,二氧化硫离子浓度从4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4微克/立方米,下降66.67%,两者变化趋势一致。
从降水中硝酸根离子沉降通量的变化看,2004年最高,2005~2016年保持平稳,2016年开始有所下降。同期,二氧化氮浓度总体变化平稳,2013~2018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峰值为2013年的32微克/立方米,2018年下降至28微克/立方米。
而从降水中主要离子的当量浓度占比来看,2003年铵根离子处于高值,2004~2013年保持平稳,2013~2018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最后,过量氨气形成的超细颗粒物会形成雾霾。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减排目标,本是为了解决酸雨问题,但在酸雨问题良好解决的同时,意外带来了铵盐超细颗粒物生成的问题。铵盐超细颗粒物是PM2.5中最主要的无机盐组分,包括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硝酸铵。
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明显打破了大气原有的酸碱平衡。大气中存在过量的氨气,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氨气二次复合形成硫酸铵、硝酸铵等超细颗粒物的机会显著增强。这些超细颗粒物潜伏于大气中。天气晴好时,对光线的折射反射作用不强,表现为数量浓度高、质量浓度低。但在高湿、静稳气象条件下,已经形成的铵盐超细颗粒物通过吸湿长大、凝并,加剧铵盐二次复合过程,在PM2.5中铵盐组分浓度显著提高。冬季铵盐复合过程表现比较明显,因此易出现雾霾。其它季节降雨量相对较大,通过湿沉降方式消除铵盐超细颗粒物的能力强,不易出现雾霾。
综上,脱硝不可矫枉过正,需要高度关注脱硝产生的氨排放问题。
在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显著下降后,大气环境本应趋好,但实际情况是预期中的大气质量好转没有出现,久治不愈。虽然为了减少雾霾天气,许多城市车辆限号行驶,秋冬季节采取了极其严格的工业限产措施,但至今中度、重度雾霾天气仍然时常出现。
如果大气中没有过量的氨成分,在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大量减排后,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下降,大气会趋向于中性。
当大气中酸性气体多、碱性气体少(按照酸碱反应配比计算)时,决定超细颗粒物生成效率的是氨气浓度;当二者反应浓度比较匹配后,超细颗粒物的生成效率显著提高。
同时,氮氧化合物的减排远难于二氧化硫。如果过分注重氮氧化合物减排,但不解决脱硝产生的过量氨排放问题,大气中存在的铵盐就会成为问题。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氨气反应形成硝酸铵,仍然会具备良好的反应条件。大气中的无机盐组分,无非是从以硫酸盐为主变为以硝酸盐为主。
因此,笔者建议,应避免脱硝过量喷氨产生的氨排放,遏制大气朝偏碱性方向变化,尽量保持大气中性,这是治霾的当务之急。
-END-
本文系石化产业观察官微订阅号独家发布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石书军
本期编辑:归归、石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