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建设巡礼(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改革春风吹拂八闽自贸。春光浩荡,百花争艳,东海之滨,正扬帆起航。

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正式挂牌运行,累计推出15批410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占38.3%;累计新增企业9.4万户、注册资本2.1万亿元,为挂牌前历年总和的6.1倍和9.3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2.66亿美元、增长117.9%,进出口总额571.7亿元、增长16.3%。

五年来,福建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创新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2017年4月对福建自贸区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福建自贸试验区所取得的成绩。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表明,福建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对外开放 彰显新前沿的时代内涵

福建自贸区建设巡礼(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1)

厦门自贸片区“卸船直提”服务模式综合运用提前报关、单证电子化、线上业务办理等单一窗口和智慧物流平台的优势,满足了企业快速提箱零待时的需求。福建省自贸区办公室供图

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接国际先进规则,探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之外领域从审批改备案直至取消备案,内外资实现平等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五年来区内共引进外资企业4222家,其中服务业企业3429家,占81.2%。同时,自贸试验区探索实施高水平贸易便利化措施,率先建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贸易单一窗口,完善智能化通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小时缩减至5-10分钟,跨境电商合格商品6秒内快速验放。

对外开放既需要有“进出口”速度,又饱含“金融开放”深度。福建自贸试验区稳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发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如降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准入门槛,放宽跨国公司开展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适用条件,有效帮助企业融通资金,降低汇兑成本,受到企业好评。至2019年,区内企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累计流入116.8亿元,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项下集中外债额度14.1亿美元,跨境资金流入4.6亿美元。

体制改革 审批“减法”换服务“加法”

福建自贸区建设巡礼(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2)

平潭自贸片区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实现项目审批标准化。福建省自贸区办公室供图

福建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企业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五个一”、投资审批改革“四个一”等举措,有力促进了政府治理水平提升。

平潭自贸片区利用“大综合、扁平化”的体制优势,将投资项目从招商对接到竣工验收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为规划选址与用地、项目评审与核准备案、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统一竣工验收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四个一”办法。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147项审批事项,被合并压缩为26项,申请材料精减幅度90%以上,整体行政效能提高近3倍,有效破解了投资项目“审批慢、落地难”的难题。

位于平潭片区金井湾园区的海西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隔离处理中心,对改革前后的变化体会很深。“按照以往的审批流程,光是前期审批手续就需要330到350个工作日,盖近百个章。但“四个一”改革后,原来投资项目审批涉及的36种表格,合并为一个阶段一张申请表,256项申请材料精简到19项,行政审批局窗口统一办理,投资项目审批通过后,统一加盖行政审批局公章,将整个审批过程的多个章变成了1个章。”中心主任章溯激动的说,“这下省心多了”。

平潭先行实业有限公司也是这项改革的获益者。据该公司负责项目报批的经办人员林绍聪介绍,改革之前报批项目前期手续需要准备很多材料,在实行“四个一”审批模式后行政服务中心项目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查’模式,方便了项目业主的办事效率,节省时间与精力。

体制改革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解决了困扰企业“久拖不决”等痛点、堵点问题,打造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

“惠”台政策,助力两岸“深”合作

福建自贸区建设巡礼(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3)

厦门海关人员正在查验台湾水果。福建省自贸区办公室供图

小问题大解决,便捷的服务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福建自贸试验区发挥沿海近台的独特优势,深化差异化探索,拓展开放空间,在电信、旅游、建筑、金融等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先后引进多个首创性台资项目。至2020年4月,累计新增台资企业2543家,合同台资6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同期40.7%和42.1%。

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一系列“惠台”政策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台湾食品农产品实行“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等模式,对台湾水果实行“先放行后报关,先上架后抽检”,如今福建自贸试验区成为台湾商品输大陆最便捷的通道,台湾进大陆的90%水果、50%食品经福建口岸入境,实现“台湾上午采摘,大陆下午上架”。

福建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两岸共同家园,推动广大台胞前来创新创业。完成134大项(268小项)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比对,全省直接采认台湾居民20个工种职业资格、52项台湾职业职称,台胞创业就业更加方便。为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全国首推台胞“麒麟卡”及“金融信用证书”,便捷了台胞存取款、消费,在社保、交通购票等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密切了两岸同胞交往。

来自台湾的陈先生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回到台湾工作几年后,他决心到大陆发展。2016年他的公司入驻平潭台创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公司已申报43个专利,每年都有两个以上的芯片新产品面世。陈先生表示,国家的好政策、广阔市场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在台创园能享受免租金,同时各种设施齐全,带着电脑就能直接进来办公,我感觉我们就像陆资企业一样,国家没有把我们当外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探索与发展中,福建省商务厅(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他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支持力度,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能级,以承载更高的战略目标,承接更大的试验任务,承担更多的压力测试。(陈文婷 邱悦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