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

今天我们介绍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惠文王嬴驷,即秦六世无昏君的第二代国君,也是秦国的第26代国君,秦始皇的高祖父,第一位改“公”称“王”的秦国国君,在位27年期间将秦国领土扩大了数倍,为未来秦国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

秦六世余烈--第2代国君秦惠文王赢驷(秦始皇的高祖父)

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的《过秦论》

简单翻译:“到秦始皇的时候,继续发展秦六世国君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秦六世之余烈,哪六世国君呢?

第一代变法国君秦孝公赢渠梁,即秦始皇的六世祖父,秦国的第25代国君;

第二代国君秦惠文王赢驷(si),即秦始皇的高祖父,秦国的第26代国君

第三代国君秦武王赢荡,即秦始皇的叔伯曾祖父,秦国的第27代国君;

第四代国君秦昭襄王赢稷(ji),即秦始皇的曾祖父,秦国的第28代国君;

第五代国君秦孝文王赢柱,即秦始皇的祖父,秦国的第29代国君;

第六代国君秦庄襄王嬴子楚,即秦始皇的父亲,秦国的第30代国君。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

秦六世余烈--第2代国君秦惠文王赢驷(秦始皇的高祖父)

1. 秦惠文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商鞅,但不废其法。除掉秦国权势最大的人物以立己威,同时笼络旧派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儿子赢驷继位,即秦惠文王(刚继位时未称王,为惠文君,继位13年后称王)。虽然刚刚继位的赢驷年仅19岁,与他父亲秦孝公一样,胸怀吞并六国的大志,英明神武,知人善任,并掌握了帝王韬略。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3)

秦惠文王:赢驷

重用商鞅的秦孝公刚刚去世,同年,也是在公元前338年,商鞅因被公子虔告发谋反被秦惠文王出兵攻打并处死,而且将商鞅尸首带回咸阳车裂示众。

秦惠文王除掉商鞅但并不废商鞅之法,屁股决定脑袋,秦惠文王也知道变法可以强国,可见其非常聪明。

为什么秦惠文王这么着急除掉商鞅呢?根据专家的分析和本人的推测,大概有如下6条理由:

1)要让世人展示任何人都不能触犯自己,否则下场会很惨,霸气外露。

商鞅刚开始变法时,"太子(赢驷)"曾触犯过禁令,为证明法度任何人都不能侵犯,谁触犯禁令都要受到触犯,但太子贵为国君继承人不能受罚,于是商鞅惩罚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割掉鼻子)和公孙贾(脸上刺字)。这让生来霸道的赢驷心里非常不爽,赢驷要让世人知道,谁触犯了我都不会有好下场。

2) 公子虔告发商鞅谋反,谋反是死罪。

赢驷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非常痛恨商鞅,秦孝公刚刚去世,公子虔就告发商鞅谋反,因为谋反是死罪。 秦惠文王赢驷不管三七二十一,派兵攻打“谋反”的商鞅,商鞅战败而死,命人将商鞅的尸体带回咸阳车裂示众,可见对商鞅恨之入骨。

3) 商鞅威望之高,功高盖主,不得不除。

在秦惠王的父亲秦孝公执政之时,商鞅变法深入人心,秦国人人皆知"商君(商鞅)”,秦孝公去世后,则商鞅的威望绝不在年轻的秦惠文王之下,功高盖主,不得不除。

4) 除掉商鞅可以笼络旧派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商鞅在变法时,得罪了太多的贵族旧派势力,除掉商鞅,可以解旧派势力之恨,笼络这些旧派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5)商鞅变法已经标准化,改革步入正轨,杀掉商鞅不影响秦国的发展。

商鞅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制定的变法制度已经步入正轨,除掉商鞅也不影响秦国继续发展。且秦惠文王杀掉商鞅后说:商鞅虽死,但不废其法。可见秦惠文王是多么的聪明,知道什么该继续坚持才能使秦国强大。

所以,在公子虔告发商鞅谋反的时候,秦惠文王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派兵擒拿商鞅,除掉了商鞅,车裂示众并灭其族。

6)商鞅只能为秦国所用,若为他国所用必然威胁秦国。除掉商鞅,以绝后患。

商鞅之法可以富国强兵,若为他国所用也是为秦国树敌,所以除掉商鞅,以绝他国所图。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4)

商鞅被车裂

2. 秦惠文王:第一位自称“王”的秦国国君,秦国第一位“秦王”。

公元前325年,秦国打败魏国将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吞并以后,秦国越来越强大,33岁的赢驷效仿其他六国,改“公”为“王”,自称“秦王”。

在此,介绍下“王”与“公”的区别:

  • “王”: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但是随着周朝衰弱,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之后,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各自称“王”,即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均已称王,可谓是战国中后期的周王朝已名存实亡。
  • “公”:周天子的重臣称为“公”,所见有周公、召公等。被周天子肯定的诸侯首领也可以称“公”,比如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等,“公”比“王”低一个等级。

所以,秦孝文王自称“秦王”,以彰显自己“王”的身份,可以与周天子平起平坐,说明他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也向东方六国展示秦国之强大,雄霸之心不言而喻。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5)

秦惠文王: 第一个自称“秦王”的秦国国君

3. 秦惠文王扩张秦国领土: 向东、西、南、北 扩张土地,使得秦国领土扩大了数倍,大大增加了秦国的实力。

一、 向东扩张:

秦惠文王重用公孙衍,攻打魏国,不仅收复河西全部之地,还在黄河东岸建立根据地,终于打开进攻东方诸国的大门。

公孙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公孙衍出生在魏国,因为秦国重用各国人才,于是公孙衍来秦国参军,打仗屡立战功。公孙衍进攻魏国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时,击败魏将龙贾带领的四万五千人,名声大噪。

秦惠文王发现公孙衍是个人才,在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继续攻打魏国,目标是收复河西(黄河以西)全部之地。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6)

秦惠文王初期:公孙衍为大良造

河西是秦国通向关东的门户,多年以来都被魏国占领,卡着秦国的脖子,在秦孝公时期收复一部分河西之地,未能全收。所以秦惠文王一直把进攻魏国夺取河西之地作为首要目标。

公孙衍不负所托,收复了魏国雕阴(陕西甘泉县)等在黄河以西几乎所有的土地。

继续攻打魏国,夺取黄河之东土地,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等地,秦军在河东也建立根据地。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7)

秦国收复河西之地,同时攻取河东部分土地

后来,公孙衍由于本身是魏国人,对魏国有些感情,魏王贿赂并委托公孙衍向秦惠文王提出停战协议,希望魏国与秦国交好,不要再进攻魏国,去攻打其他地方。公孙衍也建议秦国去攻打义渠,秦惠文王几乎已被公孙衍说服。

恰巧此时,张仪(张仪也是魏国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来到秦国主动愿意事秦,说服秦惠文王继续攻打魏国,因为魏国国力已衰退,正是伐魏的良机。张仪数落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北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必须继续攻打魏国,不能让魏国再缓过劲来。

秦惠王被张仪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后启用张仪为相国。公孙衍遭到排斥,离开了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后来合纵东方诸国对抗秦国。从此之后,张仪和公孙衍成了对手。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8)

张仪来到秦国:秦孝公非常重用张仪,授予相国之位

张仪主张攻打魏国后,魏国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国,最后一块河西之地也被收回。自此,魏国黄河以西所有的土地,全部归秦国所有。

二、 向北扩张:

秦惠文王为扩大西北疆土,攻取义渠二十五城。

秦惠文王打算灭义渠以扩大其西北疆域,义渠在今天陕西西北部、甘肃中北部、宁夏一带。义渠为西北游牧少数民族控制,是匈奴的一个分支。

公元前327年,由于秦国的攻打,义渠王向秦屈服称臣,秦在这里设县。但是义渠人不讲信誉,一会降秦、一会攻秦,让秦国不得不分兵对付义渠。

在公元314年前,秦惠文王在处理好东部的事情之后,终于忍不住了,发动秦军向义渠大举进攻,得25城,秦国在西北的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9)

秦惠文王攻取义渠25城

但义渠仍为秦西北方的隐患,游牧民族总是如此。后来在秦宣太后(芈八子)的诱导下,最终杀死了义渠王并最终灭了义渠,在此不多做描述,因为这是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的故事。

三、 向西扩张:

秦惠文王重用司马错攻取“巴蜀”,不仅疆域扩大一倍之多,而且打开了巴蜀粮仓大门,为未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粮草后盾。

巴蜀之地,“巴国”主要在今天的重庆、陕南、鄂西一带,“蜀国”主要是今天的四川盆地一带。因为巴蜀之地远离中原,而且中原去巴蜀路途险要,中原诸国和秦国并没有把巴蜀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各诸侯国主要是在中原一带争霸。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0)

巴蜀之地:远离中原

但是,有一天,巴、蜀战争给秦国吞并巴蜀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虎狼之君秦惠文王抓住了这次机会。

公元前316年,巴国与蜀国因为一个小国苴(Jū)国的事情发生战争(苴国,今四川广元市一带)。巴国与蜀国本来就不睦,蜀国出兵攻打苴国,苴国国君逃往巴国避难并向巴国求援,于是巴、蜀两国也打起来了。因为蜀国势力稍微强大一些,于是巴国向秦国求救。

但是蜀道险峻,而且这时韩国又来侵犯秦国,是先攻打韩国好呢还是讨伐蜀国好呢,秦惠文王犹豫不决,于是秦惠文王召集群臣朝议,要不要接受巴国的求救去讨伐蜀国?

张仪,秦相国,群臣中官位最高的人,主张先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以建立王业。而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像戎狄一样的落后民族,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司马错,秦国的一员大将,主张攻打蜀国:一是可以扩大秦国的疆土;二是可以得到蜀国的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使军队强大、百姓富足;三是未来可以占据长江上游利用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1)

司马错:影视剧形象

这时候,体现了秦惠文王是英明之君,谁说得有道理他信谁的,而是不是谁的官位高信谁的,因为东方六国并不是一时可以灭掉的,何不趁机吞并巴蜀继续扩大秦国的疆域?

于是,秦惠文王宣布:司马错说的有道理,不仅要攻打蜀国,同时还要把巴国、苴国都灭掉,吞并巴蜀之地。

于是,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张仪等人进攻蜀国。蜀国的作战能力远不如秦国,秦军很快平定了蜀国,蜀国灭亡。

秦军占领蜀国后,继续攻打巴国、苴国,两国也敌不过秦军的进攻,很快灭亡。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2)

司马错:雕塑

于是,秦惠文王得到了西部粮仓巴蜀之地,在长江上游占据了有利的位置。秦国疆域扩大了一倍之多。为未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粮草后盾。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3)

秦惠文王攻取巴蜀后,秦国疆域扩大了一倍之多

四、 向南扩张: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戏耍楚国,获取楚国“汉中”之地。

  • 第一次张仪去楚国,戏耍楚怀王,故意激怒楚王攻打秦国,反而秦国获得“汉中”土地。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相亲的盟约,而且楚国与秦国是邻国,担心楚国、齐国反而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于是秦惠文王派张仪前往楚国,希望说服楚国与齐国断交。张仪非常乐意前往。为什么呢?其实张仪与楚国是有过节的,他真的想让楚国吃吃亏。

张仪年轻时,跟鬼谷子学习完成学业之后,张仪的第一份差事就是游说诸侯,在楚国与楚相喝酒时,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楚相的门客们都怀疑是被贫穷的张仪偷去了。于是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承认,最后没有办法就放了张仪。张仪的妻子说:“读书有什么用,游说他人还被人拷打屈辱。” 张仪说:“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妻子笑着说:“在。” 张仪说:“这就够了”。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4)

年轻的张仪被楚相诬陷偷玉璧被拷打。张仪对妻子说:只要舌头还在就好

张仪口才非常好,有纵横之术、谋略之才,后来到了秦国受到秦惠文王的重视,后被封为相国,张仪是非常感激秦惠文王的。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5)

张仪在秦国得到重视,被封为相国

这次张仪是秦惠文王派遣来楚国的,楚怀王待张仪如座上宾。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如果楚国与齐国断绝来往,解除盟约,我会请秦惠文王献出商於((shāng wū, 今陕西省商洛市一带)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楚永远结为兄弟国家。”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6)

张仪游说楚怀王:如果楚与齐国断交,秦愿意献出商於六百里土地

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因为秦国比齐国强大,与秦国做兄弟总比做对手好,于是楚怀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楚国众臣也都为楚怀王感到高兴。

但是,楚国一位谋士陈轸(zhěn)却认为此举不可,为楚怀王伤悼。对楚怀王说:“在我看来,不仅得不到商於一带的土地,而且齐国和秦国会联合起来,到时候楚国就大祸临头了。” 楚怀王问为何? 陈轸说:“如果楚国与齐国断绝了关系,则秦国更不会畏惧楚国,则会与齐国一起攻打楚国。建议大王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要土地,要了土地之后再与齐国断交也不迟啊。如果秦国不给六百里土地,我们就不与齐国断交。” 其实陈轸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楚怀王就是不听,对陈轸说:“你闭嘴把,我还等着我的六百里土地呢。”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7)

陈轸识破了张仪之计,说给楚怀王时,但是楚怀王不信

于是,楚怀王就与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另外,派一名使臣跟随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六百里土地。

张仪返回秦国后,下车时假装没有拉住绳索,从车上跌落下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有上朝。楚怀王听到后,感觉张仪故意为之,可能张仪觉得楚国与齐国断交不够彻底吧。于是,楚怀王派遣使者到齐国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于是齐国彻底与楚国断交,齐国反而转向秦国与秦国建立邦交。然后张仪才上朝。

张仪对楚国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

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 张仪说当初说的就是六里。楚国使者回来说与楚怀王,楚怀王得知被张仪戏耍,大怒,立刻要出兵攻打秦国。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8)

楚怀王

陈轸劝楚怀王:"与其攻打秦国,还不如反过来割让土地贿赂秦国,与秦国合兵攻打齐国,把割让给秦国的土地从齐国之地夺回来补偿。这样楚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做为纵横家的陈轸确实说的有道理。但是,楚怀王就是不听,执意要马上攻打秦国。

楚怀王派兵攻打秦国,就如陈轸当初猜测的一样,秦国与齐国反而联手攻打楚国,杀死楚军八万多人,秦国夺取了楚国的丹阳(今河南淅川境内,非江苏丹阳市)、汉中土地。于是,楚国不得不又割让其他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秦、楚战争才得以终止。

于是汉中、巴、蜀与咸阳之地全都连接起来,楚国再无土地深入到秦国腹地。秦国吞并汉中、丹阳(今河南淅川境内,非江苏丹阳市)后再次扩大了疆土。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19)

汉中、巴、蜀、咸阳连接起来,楚国再无土地深入秦国腹地

  • 第二次张仪一人以换“黔中”,被囚楚国。张仪巧舌如簧贿赂楚臣,后被释放。

秦惠文王想得到黔中一带(今贵州一带、湖南以南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今陕西省丹凤县)的土地交换它。楚怀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秦惠文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

张仪猜透秦惠文王的意思,于是主动前往楚王。秦惠文王说:“楚怀王恨先生,如果你去楚国会报复你的。“ 张仪说:"放心吧,我有办法,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怀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我死了,秦国得到黔中土地,也是我的愿望。"

于是,张仪再次赴楚。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0)

秦惠文王与张仪

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楚怀王囚禁起来,准备要杀掉他。张仪与楚国大臣靳尚有交往,贿赂靳尚,张仪让靳尚向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求情。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1)

张仪贿赂靳尚替自己求情

靳尚向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说:“大王要抛弃您了?”

郑袖说:“为什么这么说?”

靳尚说:"秦国为了救张仪,打算将秦国最美的美女献给大王,换取张仪。大王爱美女,一旦得到秦国的美女,您就会失宠了。还不如现在就替张仪讲情,让大王将张仪释放出来。”

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哭啼说:“大王还是放了张仪吧,如果杀了他,秦国怎么会善罢甘休?到时候秦国为了张仪而攻打楚国,楚国就危险了。请大王把我们母子搬到江南去住吧,免受秦国攻打之苦。”

楚怀王最终屈服于宠妃郑袖,赦免了张仪,像以前一样款待张仪。这次楚怀王吸取上次的教训,并没有献出黔中土地,因为他后悔了,也把张仪释放了出来。就此,楚怀王心虚,为后来张仪说服楚怀王连横埋下了伏笔。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2)

郑袖:楚怀王的宠妃。替张仪求情。

4. 秦惠文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瓦解六国联盟,解除秦国危难,从中获利。

因为秦惠文王以攻占土地、扩张领土为目的,为虎狼君王,所以东方诸国皆畏惧秦国。于是合纵起来,通过结盟的方式对抗秦国。其中联合各国的相国就有公孙衍(犀首),合纵对抗秦国。(说明:公孙衍开始事秦,帮助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后来张仪来了秦国受到重视,公孙衍受到排斥,于是公孙衍去其他国家谋职对抗秦国。)

为了破合纵,秦惠文王重用相国张仪开始了用连横之旅,瓦解六国联盟(燕韩赵魏楚齐)。解除了秦国的危难,并且为秦国获得利益。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3)

秦惠文王和张仪

首先讲下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为什么连横可以破合纵?

《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韩非子》

战国时代,“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方。

六国(燕韩赵魏楚齐)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攻击一个西方的秦国,故称“合纵”;

六国(燕韩赵魏楚齐)分别与西方的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即东方六国分别与秦国交好和结盟,故称“连横”。

连横了,则就是与秦国结盟了,当然就脱离合纵了,就不存在与秦国交战了,所以连横可以破合纵。

第一:张仪连横楚国,楚国与秦国结盟,楚国脱离了合纵。

张仪被楚惠王释放出来之后,张仪并没有离开楚国,而是继续游说楚怀王。

张仪趁机对楚怀王说:"合纵无异于驱赶羊群去进攻虎狼。如今大王不臣服于秦国,秦国将胁迫韩国、齐国进攻楚国,楚国就危险了。秦国已有巴蜀之地,顺江而下,到时候打起来,楚国的黔中、巫郡很快就是秦国的了。如果大王听信我的话,我将秦、楚永结为兄弟之国,不再相互攻伐。"

这时候楚怀王觉得张仪说得很有道理,而且答应秦国用楚国的黔中土地换张仪也没有实现,既然与秦国结盟可以保留住黔中土地,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楚怀王同意了与秦国结盟。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4)

楚怀王:与秦国结盟,脱离合纵

第二:张仪游说韩国,连横韩国,韩国脱离合纵。

于是,张仪又到了韩国,对韩王说:”韩国地势山多,粮草并非充足,士兵不过二十万。而秦国粮草充足,士兵一百多万,进攻勇猛。大王如果不臣服于秦国,秦国一旦出兵,韩国就非大王所有了。大王不如进攻楚国,转移战祸,以取悦秦国,这是最好的主意了“。韩王应允了。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5)

韩王

张仪回到秦国向秦惠文王报信,秦惠文王大喜,封六个邑给张仪,并封他为“武信君”。

第三:张仪游说齐王,齐国与秦国结盟,齐国脱离合纵。

秦王又让张仪去游说齐王。

张仪对齐湣[mǐn]王说:“主张合纵对抗秦国的人总是对大王说,齐国西面有赵国、魏国、韩国三国做为屏障,即使一百个秦国也不能奈何齐国。但是,现在秦、楚结为兄弟;韩国献出宜阳给秦国;魏国也献出了河西之地;赵王入朝,臣事秦国,献出了河间之地。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方,赵国的军队全部出动,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菑,即墨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国家一旦被进攻,即使齐国想要臣事秦国,也不可能了。”

齐湣[mǐn]王听了张仪的话之后,也同意事秦。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6)

齐湣[mǐn]王

第四:张仪游说赵王,赵王是倡导合纵的领导。赵国与秦国结盟,合纵瓦解。

张仪离开齐国,又去游说赵王。

张仪对赵王说:“大王领导合纵,共同对付秦国,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已经十五年了。如今,秦、楚已约为兄弟之国,韩、魏向秦国称臣,齐国也向秦国献了鱼盐之地,这是割断了赵国的右肩。现在赵国已孤立无援,还能不危险吗?奉劝大王与秦国结为兄弟之国。” 赵国也同意了。

第五:张仪游说燕王,燕国割地求和,合纵彻底瓦解。

张仪继续北上燕国,游说燕王道:“现在,赵国已经献出河间之地,臣事秦国。如果大王不臣事秦国,秦国出兵,与赵国一起攻打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是韩国的了。而且,赵国、齐国臣服秦国,没有秦国的命令他们是不敢攻打燕国的。如果大王臣事秦国,燕国就永远没有战祸了。”

燕王听了之后,献出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之尾的五个城,向秦国求和。

张仪游说五国成功,六国合纵抗秦联盟彻底瓦解,张仪一人的连横破解了六国合纵。

公元前311年,张仪返回秦国报信,还没有走到咸阳,秦惠文王就因病去世了(年仅46岁,在位27年),一代虎狼之君就此消逝。一代纵横家和一代虎狼之君的合作就此结束。

秦惠文王之后的历史(秦六世余烈-第二代秦惠文王)(27)

秦惠文王:扩张领土的霸道秦王

本文很长,估计很多人很难读完,简单总结下秦惠文王的一生,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几个关键词:

  • 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改“公”称“王”的国君,第二代变法国君,秦国第26代国君,是秦始皇的高祖父。
  • 秦惠文王向东、向北、向西、向南均扩张领土:向东收复河西所有之地,向北攻取义渠二十五城,向西吞并巴蜀,向南攻占汉中等等。在位27年期间,开疆扩土,使秦国的疆域扩大了数倍。
  • 秦惠文王利用张仪连横破合纵,瓦解了东方六国联盟,解除了东方六国联合抗秦的危险境地。并让东方各国割让了很多城池给予秦国。
  • 秦惠文王功绩卓著,继续沿用商鞅法制,富国强兵,秦国越来越强大。

秦惠文王的所作所为,为后来的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关注我,下次我们讲述“秦六世余烈-第三代国君秦武王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典故引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