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

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一旦融入国家战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与机遇。近年来,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转型中提升,在创新中搏进,走出了一条个性鲜明、步履稳健的工业嬗变之路。

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地级市,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东营,就是这样一座“硬核城市”。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延续去年以来持续回稳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均衡前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9%,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8%,居全省第2位。1至7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6%,居全省第2位;“四新”经济投资占比41.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1)

资料图

把握大势、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将城市发展融入重大国家战略

当下,全球疫情蔓延、外部需求下行等一系列新形势新压力,正深刻考验着每座城市的经济韧性。

8月份,由恒鹏卫生用品公司建设的中国卫生用弹性非织造布及膜材料研发基地顺利通过专家复评。恒鹏卫生用品公司建设了国内首个绿色环保高端医卫用弹性非织造布项目,通过自主研发工艺配方,避免了废弃物的产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2)

资料图

在疫情期间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冲击情况下,谁能迅速地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调整,谁就能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熔喷布是口罩生产的主要材料,全国最大熔喷口罩滤材生产企业——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就在东营。疫情期间,这家企业满负荷24小时生产,坚持价格不上涨、质量不打折、产品不断供。自去年1月23日至3月25日,共为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供应熔喷布原料1000余吨,每日产品可供应1500万只医疗外科口罩的生产。高峰时,该企业熔喷布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

在东营,像恒鹏、俊富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还有许多。在主导产业发展上,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很明确——一方面,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加快培育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以此带动整个行业提质升级。企业出彩的背后,得益于党委、政府的科学布局和精准谋划。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3)

资料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产业优势,围绕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特色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生物制药、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绿色和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格局。

下好产业升级“这盘棋”,需要绘好长远发展“一张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我市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开展了绿色能源石化基地建设、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补水等9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在国家规划中体现更多“东营元素”。同时,围绕生态保护、黄河安澜、高端产业等领域谋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城市未来发展赢得机遇、打下基础。

既端好传统优势产业这碗饭,又推动新兴产业竞逐新赛道,不断提升产业能级

7月份,由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功率13.XMW紧凑型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河口经济开发区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自主研制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实现了13MW以上风力发电机整机和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类似的好项目,还有许多。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4)

资料图

威联化学对二甲苯等项目,对于我市构建“油头化身高化尾”的石化产业格局,具有战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项目,力争3至5年内在稀土催化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有望带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600亿元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国瓷公司5G用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打破日本在5G用通信元器件领域的垄断,国瓷公司也将实现由材料制造商向元器件制造商的延伸升级……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将动能转换的“主战场”牢牢锁定在重大产业项目的推进上,科学论证研究项目,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情况下,全力优服务、强保障、促改革,奋力按下项目建设“快捷键”,为下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转型不是转产。在产业发展路上,我市对传统产业进行全产业链重构,不是简单的多种质态叠加,而是更加重视传统产业与绿色化、高端化的对接。

例如,在高端石化产业发展上,我市有序推进炼化产能优化整合。重点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统筹产业、环境容量、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再例如,在橡胶轮胎、石油装备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完善平台、做大企业、做优产业,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更高端。

从东营各县区情况来看,近年来经济运行情况较好的县区,往往是工业经济强、项目建设快的县区。随着一个个大而强的项目加速推进,东营经济发展正厚积成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空前机遇和“风口”。能不能抢抓机遇,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5)

周广学 摄

8月份,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亦度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正式批准上市,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500万支,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该疫苗是山东首个上市的自产疫苗,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这几年,越来越多像亦度生物这样的头部企业落户东营,有力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东营的优选项,功能陶瓷新材料产业园、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氧化铝纤维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成为东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数据显示,东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8年的28.15%提高到2020年的34.21%,提高6.06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延伸发展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化工新材料、铜基新材料五大产业链条,新材料产业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新发药业是全省“隐形冠军”企业和全球B族维生素种类最全的生产企业,正在建设总投资106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园,3至5年内打造200亿元产值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等等。

政企携手、同向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链式发展、集群发展、特色发展

“复兴号”动车组牵引电机用电磁线,70%由东营兆源机电科技公司供应。这家“隐形冠军”企业,产品覆盖轨道交通、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兆源机电科技公司董事长巴玉国说。兆源机电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得益于强链延链。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6)

周广学 摄

当下,产业竞争已进入拼产业链、拼产业生态的发展新阶段。6月份,我市制定出台了重点产业“链长制”实施方案,梳理出6大产业15条重点产业链,针对不同产业链特点和实际,实行“一链一策”,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晴天出海,雨天结网”,在市场经济中同样适用。市场总体不够景气的情况下,正是一个搞技改的好时机。

从去年起,我市决定连续3年每年拿出3亿元,专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滚动实施1000个高水平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技改领域,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去年,我市扶持总投资70亿元的120个技改项目,撬动社会投资63.6亿元,16个项目入选省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试点示范。

与此同时,我市以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建设,去年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23个、智慧工厂6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2个。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我市实施“才聚东营”行动,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鼓励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离岸研发机构,有力支撑了企业发展。

“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同向发力,激起企业创新发展“千层浪”。目前,我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27家,较2018年翻了两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2家,较2017年翻了一番;1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瞪羚企业,61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做强平台、盘活资产、优化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月17日,万达集团旗下的宏旭化学股份公司阿托伐他汀钙医药中间体项目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建成中交,对于完善“石化橡胶一体化”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圈层,培育高质量的产业生态体系,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阿托伐他汀钙医药中间体项目的加快推进,得益于我市日益优化的产业发展生态。

山东东营文艺地标(东营就是这样一座)(7)

周广学 摄

窥一域而知全局,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是东营按照“一产业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模式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鲜明缩影。该产业园首创“以院带园”发展模式,由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联合潍柴动力、威孚高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高端研发加上高端市场,这一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将带动形成600亿元产值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

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氧化铝纤维研究院、山东大学利华益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5 2 2”产业体系,坚持“培育大平台、赋能大产业”,率先在新材料、石化、农业等领域建设了高能级创新平台,让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强化,区域创新能力正在实现质的提升。

生态圈层的优化重塑,既需要做强平台,也需要盘活资产。我市根据产业链发展的需求,引进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参与破产企业重组,帮助相关企业盘活资产,实现企业、项目重整发展,让沉重的包袱成为财富:

——投资50亿元的高速轨道交通车轮项目,引进全球高铁轮轴制造行业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建立研发中心,既重新启用搁置多年装置,又同时占领了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的产业高端。

——投资5.6亿元的东材科技光学膜项目,引入国内综合性绝缘材料研发制造龙头企业——四川东材科技集团,整合原胜通集团光科板块,打破了全球行业市场垄断。

在历史大潮中,“时”与“势”不断把我们推到一个个十字路口,要想大踏步赶上时代,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这几年,我市坚决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把改革攻坚作为前进道路上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最锐利武器,坚定推进“九大改革攻坚”,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或正在突破见效,改革创新的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以重点领域改革牵引各领域发展,让改革效能充分释放。我市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流程再造、人才制度、科教、财税金融等领域“九大改革攻坚”。这些任务的推进,已产生巨大牵引作用,有力推动了“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城市实力的“硬核”。对于东营这样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来说,打好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硬仗,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值得深思。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唯有拉高标杆,敢闯敢试,久久为功,以确定性措施育新机、开新局,才能不断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 王俊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