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会发现,“修齐治平”实际上是有社会学理论的。

“修齐治平”就是说,你只需要修身,管住自己,修养自己,自然就能齐家;一家人都一样好,就能成为一个所有家庭的示范;全国的家庭都跟你家一样好了,那全世界都跟你学,都学好了,这就是平天下。

为什么从修养自己就能一直放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在我看来,现代西方社会学有一个定律,就可以解释“修齐治平”的原理,这个定律就是“模仿律”。

模仿律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在1890年提出来的,他写了一本书,就叫《模仿律》,也有中文版。模仿律说,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

你想想,咱们从一出生学说话就是模仿大人,我们的一切知识和行为都是模仿学习得来的,对不对?

什么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1)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含了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总是在下位的人模仿在上位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行下效。

第二定律,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所以,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呈几何级数放大扩张的。

第三定律,模仿总是由近及远,先模仿近处的、本国的,再模仿远处的、外国的,所以治国之后才能平天下。

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理, 一直都在相互模仿,最终模仿到世界大同。

比如,在企业里,老板有什么习惯,下属也会养成什么习惯,老板爱喝酒,下属们就特别爱组酒局;老板爱迟到,下属们的时间观念也都不强。

就像模仿律说的,在下位的模仿在上位的,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这种带头角色在营销上的说法叫做“意见领袖”,包括现在很多商家为了促销,也是先让一个名人使用自己的产品,然后大家就效仿起来了。

明白了模仿律,你就明白领导力的核心是什么了,那就是率先垂范。要求别人的,你自己做到了,大家都向你靠拢。自己做不到的也不用要求别人,没用。

你说什么不重要,大家都在看你是怎么做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给顾客拉车门的老板一样,他率先垂范,才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什么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2)

孟子有一句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如果行动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说,当你想要改变外部的行为,就得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

我自己也有一个体会,比如公司每周一早上8:30有一个30分钟的全公司集体大扫除,搞了很多年。

很多人问我,你一间创意公司让员工做这么琐碎的事儿,万一年轻人不愿意来怎么办?

我说我不担心他们不愿意来,我只担心有一天我偷懒不愿意来。只要我来,他们就会来;只要我不来,不用看90后,80后、70后也不会来。

所以,管理就是管住自己,老板把自己管住了,全公司就都管住了。君王把自己管住了,全国就都管住了。《大学》里有一句话叫“一人定国”,也就是说,国君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行为。在企业里面,就是一个老板的行为决定了整个公司的行为。

我举个例子,做生意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甲方拖欠款项对不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从自己身上做起,就是我先做到不拖欠我的供应商。我不拖欠别人,别人自然也就不会拖欠我。

我不能一边骂甲方拖欠,一边又说:“没办法呀,我的客户不给我付款,那我只能拖欠我的供应商。”

我自己怎么做的呢?

二十年来,我没有拖欠过任何一个供应商一分钱,我们公司的广告上也写着“不投标,不行贿,不拖款”,我就直接把这么接地气的口号打在广告上了,这让甲方的人看到后,也可以去跟他们的上级或财务部沟通:“你看XX公司就是这样,不投标,不行贿,不拖款。”时间积累下来,拖欠的现象基本就绝迹了。

什么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3)

我们公司每个月的经营会都会制作一张客户的付款图,一共分成三栏:中间一栏代表客户按时付款;左边代表客户提前付款;右边代表客户付款时间在约定时间之后的。

现在,左边的客户越来越多,右边的客户越来越少,而且付款周期也越来越短。

我的同事们都很奇怪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有的企业是谁的钱都不欠,另一些企业做不到,他就会评估拖欠谁,不拖欠谁,只不过我通过坚决的态度和率先垂范的执行,让他们把华与华归类到不拖欠的那一类罢了。”

孔子有一句话:“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堆木板的时候,你把直的木板放在弯的木板上面,那弯的也给压直了。你腰板直,就全公司都直,客户、供应商全直。

所以,不管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是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模仿律。

家庭里教育孩子也一样,比如咱们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是如果大人自己成天在家打麻将,然后呵斥孩子说:“娃,你应该读书。”那娃恐怕也很难好好读书。你自己好好读书,孩子自然就读书了。

比如工作上的朋友,有时候要一起吃饭说事,我也把他请到家里来吃。这样,孩子可以听到和参与大人的谈话,早点开阔眼界,以及提前学到社交的方式、方法。

这样,你就理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带货”。

你有什么样的行为,就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什么货。无论你想要什么,都要率先垂范,换句简单点的话说,就是“从我做起”。听着简单吧?

但是要知行合一,就不简单了。只有当你理解到你的一举一动都对周围的人有模仿和放大效应的时候,你就会更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

什么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4)

修身。修身以正己。上级有什么的行为,下属也就自然有之,这个行为不论好与坏,都会起到被学习的作用,这一点也正好是作为领导者应当注意的点,在我与客户交涉期间,是以一个习惯准备、写大纲、并且认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能够直接达成信任关系;同事还有一个热爱学习。

上行下效。作为老板总想着自己是老板了,想怎样就怎样,不管员工如何思考,开户时想来就来,想不来也不会知会一声,这是我其中一个客户的状态,可想而知其团队战斗力和对制度的遵守如何;一次谈话中我也提及过需要其出场的时候一定要到,即使不说话也是对员工的一种震慑也罢,宣扬也好都是正面积极作用,这使得其后来改进作风一般重要会议表不再缺席,也让员工逐渐改变了对老板对制度的看法;

推己及人。只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好了,修炼好了,才是推广的开始,也是让下属模仿和认同的开始。一个企业的老板是什么样子,也会决定这个公司的文化和基因是什么样子,也会决定其发展长远的关键;

修炼自己,活好自己。

稻盛和夫老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你死去时,你的灵魂比刚出生时(更干净)纯粹那么一点点。”

人生就是一个提升心性,磨练灵魂的过程。

因此,他老人家提出了“六项精进”。

“六项精进”也是自己的一盏指明灯,虽然现在的境界还差太远,今天做到了,明天可能又忘记了,但没有关系,这是属于自己的一个蜕变过程。

修炼,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首先要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学会接纳‘任何’一个自己,说实话有时候很难很痛苦,但当你穿过痛苦,你会“遇到”到,另一个自己,那是一种喜极而泣的愉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