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江南捡元宝(我本落拓人性不辨菽麦)
文|王玉杰
董元度(1709—1787),字曲江,别号寄庐,山东省平原县董路口村人。雍正元年(1723),15岁,到济南府学读书,为增广生。长期寄居济南府,喜郊游,爱诗歌,诗文善于景物描写,青年时期作《春柳》诗,才华初露。
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曲江39岁。与同年赋《游陶然亭》《酬纪晓岚同年》等诗,唱和颇多。他常年漂泊在外,不注意经营家计,家境衰落。
乾隆十四年(1749),曲江41岁,移居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住在友人朱东江家。《写怀》诗曰:“我本落拓人,性不辨菽麦。饥驱携笔札,浪作天涯客。”二年后《冬日假归留别同人》诗曰:“薄宦情怀霜鬓里,故乡风味菜根中。秫田二顷吾何有,松竹萧萧半亩宫。”赖以生活的二顷田没有了,只有“半亩”老宅院。然而,元度始终精神饱满,潜心读书,交友赋诗。
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曲江44岁。他游荡于扬州、苏州一带,与秦鉴泉等名士游弹指阁等名胜,唱和作诗;游泰山,与南野、纪昀、历城周永年等山左名流20余人在泰山结“海岱诗社”,曲江“从事《山左诗抄》之役,诸集强半,曾经校阅。” 入庶常馆,为庶吉士,工馀赋诗会友,“诗名噪都下”, 他以此自豪,诗曰:“名刺空馀前进士,头衔应属谪仙人。”
乾隆十八年(1753)春,应邀兼任潞河(今通县)书院主讲,穿梭于翰林院与潞河书院之间。
乾隆十九年秋,游邯郸,《黄粱梦镇谒卢生祠》曰:“宦海风波叹逐臣,恩仇儿女耐酸辛。”
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庶常馆散馆,任江西安远县知县(正七品),元度47岁。仅一年,被罢官。
乾隆二十二年(1757)秋,离开安远,曲江49岁。他闲游放荡。
乾隆二十三年(1758)寒食节,造访清江大尹,行政长官野溪,热情招待,“署中观剧二日”,赋诗六首。
乾隆二十八年(1763)初,游南昌,元度55岁。《再至会城寓楼独居即事》曰:“妻孥烟水外,八口正浮家。”时家累,让妻孥北归回家,“寄居陶山张丈宅十有馀年”。曲江只身一人,以诗会友。
乾隆三十年(1765)春,应州刺史陶悔轩之邀,到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考察,历时一年,赋诗12首。他凭借自己庶常馆的人脉关系、诗人头衔,游走大江南北、京畿之地,会友赋诗。马照骑,酒照喝,诗照作,依然儒生气魄,四处漂泊12载。
乾隆三十二年(1767),元度游荡到达山东东昌府(今聊城市),适逢同年胡德琳任东昌知府,在胡公的关照下,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平原城南里许柳村买了一处宅院,“草堂资半出太守胡公之惠”,62岁的曲江有了自己的住宅。
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颁布征集天下图书的诏令,应招重新参加工作,后主东昌书院,为“东昌府学教授”。
乾隆四十一年(1776)春,元度“薄病”,失去工作。
乾隆四十三年(1778),70岁,应聘主讲保定莲花书院。1787年卒(1993年《平原县志》)。享年79岁(周岁78)。著《旧雨草堂诗》行世,以诗著名天下。
董元度《旧雨草堂诗·丙戌生日放歌》诗曰“流光荏苒马加齿,五十八年穷不死”。“丙戌”,指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公元1766年。引文意思是,乾隆三十一丙戌,公元1766年,董元度58岁。据此推算,董元度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公元1709年出生。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1963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8年。1999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县旧志。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应邀点校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并于2014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