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

北京北海公园南门外有个圆形小城,它叫团城。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

城墙

“团城”两个字,跟故宫博物馆一样,是郭沫若题写的。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

东门

那个时代团城城墙的情形。但是它最终没有被拆除,还是保留了下来。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3)

城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4年北京大规模建设时,有人主张拆去团城南部,梁思成、郑振铎坚决反对,周总理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团城才得以保存。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4)

站在金鳌玉蝀桥上望团城

当时在团城北面修建起一座台阶,把团城和北海公园连接起来。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5)

团城北面与北海公园相连

老照片中团城的形体,像一个大花盆。团城,因平面呈圆形,由此得名。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6)

老照片中团城,图片来源与网络

团城是有两个城门的,东曰“昭景”,西曰“衍祥”。

清朝有个风水先生说金鳌玉蝀大石桥型如弯弓,圆形的团城恰如一颗弹丸,摆出一副瞄准着东南方向的皇宫的架势,皇帝听信了话,于是关闭西门,堵塞弹孔,使弹丸无法发出。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7)

从昭景门登城

从昭景门沿回旋式蹬道而上,经过罩门,便来到团城上。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8)

罩门

团城兴起于辽。

辽代时,在现在北海一带开挖湖泊,挖出的泥土逐渐堆积成了水中岛屿,称为“圆砥”。金世宗完颜雍在圆坻上建起了一座殿宇。忽必烈在旧殿基础上兴建仪天殿,围起了石墙,圆坻改名为“圆城”,当时圆城四面环水。朱棣重修仪天殿,先后更名为乾光殿、承光殿,以供帝后大臣观灯火之用,东部被填为陆地,西侧建起了金鳌玉蝀大石桥,环岛也砌起了城墙。古汉语中,园属虚心,团为实心,“圆城”便改称团城。

康熙八年(166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承光殿,将原半圆殿改成十字形平面。乾隆十一年(1746年)对团城大规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格局。慈禧太后在承光殿中供奉玉佛,团城又变成了佛堂。

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了团城。1913年,袁世凯在团城召开过“政治会议”。梁启超曾在团城居住。1915年,团城辟为公园。1955年团城对外开放。1961年被纳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3月开始进行为期9个月的全面修缮。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9)

白袍将军和承光殿

院内有一座蓝顶石亭,里面有个大宝贝“渎山大玉海”。

玻璃比较反光。看见石莲花座上是一个巨大的墨玉瓮,器身上带有白色、黑色等多色玉纹。玉瓮外壁通体是精美的浮雕,刻有云涛、蛟龙、海马、鱼龙出没,波涛汹涌。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0)

渎山大玉海

我忘了拍玉瓮石亭照片,借网友的雪中玉瓮亭照片一张。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1)

雪中石亭,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玉瓮石亭的样子跟现在一样。照片中的人是一个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装扮。

玉瓮,直径1.5米,周长5米,高70厘米,重3500公斤,由整块玉料雕成的椭圆形钵。

玉瓮是忽必烈为犒劳将士而制的酒瓮,“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元史》记载“至元二年(公元1265)十二月,渎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

广寒殿倒塌后,大玉瓮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里,被道士当做腌菜缸使用。

康熙五十年(1711年)僧人性福重修真武庙时,“供大士像,移玉钵于座下,叠石为小山贮水于玉钵,以示普陀南海之意”。真武庙遂逐渐被称为玉钵庵。

乾隆十年(1745),附近翰林院学者发现这个玉钵,反复考证就是丢失数百年的元代广寒殿的大玉海。乾隆命内务府拨银十万两送至玉钵庵买回大玉海,移置北海团城的承光殿前,并建石亭加以保护。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2)

过去石亭,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有《玉瓮歌》:“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御榻,从臣献寿欢无央。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又命内廷翰林40人各赋“玉瓮诗”一首,刻在石亭的楹柱间。

隔着玻璃无从辨识。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3)

团城大玉海的清代底座

据说,玉瓮虽然移置团城,但底座留在玉钵庵,另刻了一个汉白玉石底座放置大玉海。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玉钵庵时,复制了一个玉钵送至庵中,放在原底座上。1980年,将玉钵庵中的玉钵及底座一起移往北京法源寺。因此,团城内放置的是元代的玉钵与清代的底座。法源寺放置的是清代仿制的玉钵与元代的原装底座。

下图是现今法源寺的大石海及底座。我觉得乾隆的选择没有错,法源寺里这个底座明显单薄了些,团城现今的底座的敦实与“渎山大玉海”是相配的。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4)

法源寺清代大玉海和元代底座

承光殿,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5)

承光殿

向内望去,殿内中央有四根巨大的井口柱,柱上楹联上的大字好气派。

前柱“九陌红尘飞不到,十州清气晓来多”为咸丰皇帝书写。后柱“七宝庄严开玉镜,万年福寿护金瓯”为慈禧书写。夫妻俩的书写同时出现在一个殿内,还比较少有,咸丰的字也是很少看到。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6)

承光殿内

巨匾“大圆宝镜”,也是慈禧亲自书写。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7)

承光殿内

正中须弥座上的木刻雕龙佛龛内供奉着一尊白玉释迦牟尼坐像。玉佛像通体洁白,光泽清润,头冠及衣褶中镶嵌着红绿宝石,面容是清丽姣美,冰晶玉洁。这是纯洁的年轻的美丽的佛的化身。

这尊佛像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而来献给慈禧太后供奉在这里。当年,团城上曾经有很多珍贵宝物,如今只留下了渎山大玉海和玉佛,八国联军抱不走的玉佛,就砍了一刀,在佛的左臂。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8)

玉佛

城台上建筑布局对称而设。承光殿是全城台的中心,北为敬跻堂。敬跻堂,是乾隆读书赏景的地方,1937年北京古学院在这里成立,致力于搜集整理古籍,《敬跻堂经解》与《敬跻堂丛书》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19)

敬跻堂

承光殿东是古籁堂,堂前楹联为:苍官寿客结好友,岸芷汀兰入画图。“古籁听风”曾是团城一景。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0)

古籁堂

承光殿西是馀清斋。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1)

馀清斋

后面假山上有朵云亭和镜澜亭。是未开放区,只能望见亭子的尖尖。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2)

亭尖

团城很小,但它却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城,有城墙、城门,城内亭、台、殿、廊、山、石、花木,一应俱全。整座城台黄瓦红墙,金碧辉煌的古建群间,遍植了数十株苍松翠柏。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3)

团城

团城上的松柏以“古”“名”而著称,一级古树有17棵,其中4棵受到乾隆皇帝褒封。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4)

古树成行

承光殿东侧这棵古松,相传为金代所植,树高20多米,树姿其形如伞,冠圆似盖,苍劲挺拔。一年盛夏,乾隆来到团城,宫人摆案于树下,清风徐来,顿觉暑汗全消,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当即封此树为“遮荫侯”,开松柏列爵王侯之先河。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5)

古柏——遮荫侯

这棵古松,也植于金代,树干漆白,挺立参天,乾隆册封它为“白袍将军“。

乾隆为它作诗一首《古栝行》:“五针为松三为栝,名虽稍异皆其齐。牙嵯数株依睥睨,树古不识何人栽……”。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6)

古松——白袍将军 古松——白袍将军

承光殿前西侧还有一棵“承光柏”,《日下旧闻考》载:“殿前古桧一株,为金代遗物。苍劲妖矫,似有神物呵护之”。西侧墙里,过去有一棵名松,它的主干弯曲后向北海湖面探去,犹如卧龙探海,姿态极为优美,乾隆就封它为“探海侯”。遗憾的是这两棵松已经枯死。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7)

古树

何谓团城四宝,还有一宝想象不到看不出来。

第四宝是团城的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团城高出地面四五米,数百年来,无论是大雨倾盆,还是久旱无雨,古树百代常青,历久不衰,是修建者设计了精妙的排水系统。团城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六百年,与白玉佛、玉瓮和古树合称为“团城四宝”。

团城文物值得看吗(是个迷你版城池)(28)

弧形蹬台

团城的城墙高4.6米,周长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城堡”。世界上与北京团城能相比较的城池有津巴布韦的石围城,但它已经废弃了剩下遗址,而团城至今保护完好。

有机会,一定到北海公园南门登团城一游。虽然要购买一元门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