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被中原诸国视作蛮夷的楚国,历经了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在春秋时代的中期也强大了起来。在齐桓公、晋文公的时代,楚成王两次争霸中原都失败了。

所以成王回到楚国之后知道时机未到,需要继续韬光养晦,所以下大力气培养接班人,让楚国国力富强。

可楚成王的儿子是个昏君,继位之后没多久就被干掉了,直到他的孙子继位,就是著名的楚庄王。

庄王在刚刚继位的时候不理朝政,国家大事完全托付给国相自己整天花天酒地,荒淫无道。不少大臣对此颇有微词,大臣们都觉得君上这个模样,先王好不容易胼手砥足打下的江山基业,马上就会付之东流。一些正直的大臣非常着急,纷纷劝谏,要求大王立刻振作起来,使国家强大。

这样一来就导致庄王非常不耐烦,他在宫殿门口挂了一个牌子,敢进谏者杀无赦 。中国历史上昏君拒谏的事很多,但是像庄王这么干的还真没有多少。

但是就算大王挂了这块牌子,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依然赶来进尽忠言,冒着杀头的危险进宫来劝谏大王。

他的名字叫伍举,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孙子叫伍子胥。伍举进宫来劝谏大王时,只见大王左拥右抱正喝得开心。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

楚庄王一听说伍举来了,知道他八成又是来劝谏的。没想到伍举进来之后说,也没什么大事,我看大王您一个人喝酒喝的挺热的,我给您说个谜语。

庄王听后很高兴,当即让伍举说出自己的谜题。

伍举说,咱们国都外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棵参天大树,树上有一只神鸟,这鸟三年不鸣 ,三年不飞,不知是何道理。您能给我解释解释吗?

庄王虽然不理朝政,但是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伍举这是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暗地里指责于他。但是他不便翻脸,这样一来楚庄王自己也得给自己找台阶下。

庄王听完之后大笑,说,爱情的谜很好解,我告诉你,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出处。

伍举听完庄王这句话非常高兴,看来我的劝谏大王听进去了,于是伍举很高兴的告辞回家了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

可是没想到在这之后,庄王依然我行我素,每天还是照样喝酒不理朝政,没有丝毫的改观。

这样一来有别的大臣去劝谏,这位大臣一进宫就坐在地上放声痛哭。庄王感到很迷惑,连忙问他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大臣一边哭一边回答,家里一切都很好,不劳大王您费心。但是我确实有两件伤心的事,第一件事是我马上要死了,第二件事是楚国要灭亡了。

楚庄王一听这话更是摸不着头脑,说,楚国坐拥江山五千里,天下诸侯当中属楚国最大,带甲数十万,战车万乘,我怎么会灭亡呢?

这大臣跟他讲,照您这么下去,楚国必亡,你那么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先王这一份基业就葬送在你手里,楚国一亡我一心向楚,必然会自杀殉国。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3)

庄王到这个时候已经非常不高兴了,但是人家大臣说的很有道理,更何况自己当年也答应武举,一飞冲天, 一鸣惊人。所以庄王这个时候也是深受触动。

其实庄王的这些昏庸无道的行为是在韬光养晦 ,因为楚国的王权受到相权的限制。国相的权力非常大,因此当时楚国朝野上下莫不看国相脸色行事,大王手中并无实权,楚王只能隐忍。

但是从这些大臣劝谏之后,楚王就开始想办法逐渐地从国相家族手里收回权力,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安抚民心 使得楚国朝政为之一新。

不久 ,发生了蛮夷小国的叛乱,楚庄王亲自领兵牛刀小试,把蛮夷小国打的落花流水。

楚国一强大,天下诸侯莫不看楚国颜色,当时的老霸主晋国国君是晋灵公,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所以晋国朝政不修 ,国势已经进入谷底。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4)

中原小国一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改投到楚国门下,楚国的实力就越来越强劲。

晋灵公特别生气,联合了几个小国准备找楚国的麻烦,但是晋国的大臣突然发动政变,把灵公刺杀了。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对楚国都非常有利,楚庄王一看老霸主地位不稳,于是就率领大军北上中原。

一路之上 ,中原小国纷纷依附,楚庄王这个时候非常得意,志得意满到了洛邑。在周天子的国都洛邑举行了阅兵式,实际上是向周天子示威。周王室历来就是最担心楚国,早在西周的时候周昭王南征楚国时就淹死在了楚国的地盘上,楚国一直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大批的南蛮士兵来到京师,天子震惊,就派了一位大夫

到楚国军营当中探听虚实。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

楚庄王一看天子派人来了,就向使臣询问大禹所铸的九鼎的分量如何,所在何方。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

大禹王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作为政权的象征,夏、商、周、秦、四朝代代相传,直到秦末才不知所终,九鼎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传国玉玺,是政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轻重,已经有了取周王室而代之的野心。

周朝大夫一听楚庄王这么问,赶紧回答说,王室正统在德而不在鼎,我大周之所以天下共主,万民景仰,在于我们文王武王以来发扬圣德

使百姓感恩涕零,所以才能有大周天下。

庄王一听这番话,心里也明白,这个时候不是取周天子而代之的机会,

只好作罢,率领部队撤走了。

结果在他班师回朝的途中,国相斗越椒发动了叛乱,因为斗越椒不愿意楚王势力的强大发动叛乱 ,但是很快被楚庄王平定。

平定叛乱之后,楚王特别高兴,大宴文武群臣,并让自己的爱妃出来给文武倒酒。给倒酒过程当中,大臣们都见识到了王妃的美貌,突然间一阵风吹来,蜡烛被吹灭。有人趁着这个时候拉了妃子的手一把,妃子反应非常快,一把就把拉她手的武将盔缨摘了。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6)

摘了下来之后,爱妃就跑到楚王面前说,有轻薄之徒调戏臣妾,大王您看着办。

楚王为人心胸宽广,他赶紧和自己的爱妃说,这件事你不要声张,到此为止。

于是楚庄王下令所有的武将都把盔缨摘下来再点蜡,这样一来人人都没有盔缨,就看不出来原来是谁调戏了王妃。

据说到后来有一次庄王带兵打仗落难,危急时刻一员将领拼死救了庄王,庄王非常感动。将领就跟庄王说,我就是当时调戏爱妃盔缨被摘的那个人,幸亏大王您不计较,士为知己者死,所以我今天豁出命来救您。这个故事传为千古佳话,后世有许多的文艺作品也表现了这个情节。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7)

庄王平了斗越椒,收服了国内人心,便又开始大肆向外扩张,准备拿郑国开刀。这个时候郑国依附于晋国,所以庄王此举也有向晋国示威的意图。

于是楚国大把郑国国都团团围住,郑国国君一看大难临头,在劫难逃 。决定占卜一下看看郑国还有没有救,结果占卜出大凶之兆,郑国君非常的震惊,这时巫师说出了一个破解之道:全郑国的人都去太庙哭,哭声越大越好震动上天,让祖先显灵来保佑郑国。

这个时候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全郑国的人都跑到太庙里放声痛哭,号哭之声直达天听。

城外的楚军听见后感到非常诧异,把情况报给了楚庄王楚庄王到了郑国都城下侧耳一听,觉得必是郑国国君去世了,如果不是郑国君死他们至于哭得这么伤心吗?乘丧出兵,大不义也。楚王连忙下令撤军,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撤了回去。

郑国人第二天登上城墙一看,祖宗真显灵了,楚国大军全撤了!全国人民欢喜连天,总算逃过一劫。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霸主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8)

但是庄王率领楚军撤了没多久就听说了这事,马上率领大军又把郑国国都包围起来,这个时候再哭就没有任何效果了,但是好在这个时候晋国的援军到了,晋、楚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楚庄王想起来,当年城濮大战自己的爷爷是吃过晋国的亏的,所以心中对晋军有些忌惮。晋国毕竟是中原强盛大国,称霸那么多年。况且大家都知道晋军打仗不要命,所以楚庄王打起了退堂鼓。

但是底下大臣就不断怂恿庄王与晋军决一死战,庄王碍于情面不好撤退,但是庄王又不愿意跟晋军发生决战。所以双方不断打小仗 ,主力不动。

在这些小冲突的过程当中,双方互有伤亡 ,互有胜负,也就都明白了对方的实力。晋国也明白楚军并非当年的楚军了,楚国也明白晋军可能还是当年的晋军。

都知道双方的实力差不多但是楚国稍占上风,于是双方会盟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虽然并没有承认楚国是天下的霸主,但是老霸主晋国放下了身段跟楚国会盟,达成的条件又有利于楚国,证明这个时候的楚国实际上已经代替了老霸主晋国的地位,称霸中原。

所以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当中没有争议的第三人选,成了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第三位称霸中原的霸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