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米缸(故宫的大缸)

在故宫较大的庭院里和后宫、东西长街,都能看到排列得很整齐的大缸。这些大缸都是明清两代皇宫中的店外陈设物,不仅具有消防的作用,而且是宫殿庭院陈设方面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故宫米缸(故宫的大缸)(1)

这些大缸,明代都是用铁或青铜制成,鎏金铜缸很少,两耳上均加铁环;清代则多数是用的鎏金大铜缸,或者“烧古”青铜缸。明代缸的样式上奢下敛,古朴大方;清代缸的样式腹大口收,两耳加兽面铜环,制作精致,外表富丽。

故宫米缸(故宫的大缸)(2)

据《大清会典》史料记载,故宫之中共有这种大缸308口,每口可蓄水约3000多升,必须要时刻保证蓄水满盈。那时候的人们把吉祥缸称之为“门海”,寓意门前有大海,作为一种辟邪的存在,以此来减少宫内灾祸的发生,因此又称作吉祥缸、太平缸。隆冬时节,熟火处会派太监专门在缸底生火,防止缸中的水结冰,知道第二年的惊蛰。

故宫米缸(故宫的大缸)(3)

在清代,皇宫中哪个院落陈设何种大缸、安置几口大缸都有具体规定,鎏金铜缸等级最高,陈设在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两边的即是这种鎏金大铜缸,共有18口,每口缸的上部外面均刻着“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样。在后宫的各个院落安放的是一般的铜缸或铁缸。关于鎏金铜缸的造价,乾隆年间的《奏销档》曾有过记载。鎏金铜缸高1.2米,直径1.66米,每口缸约重1696公斤,铸造铜缸的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上铜缸最外层的一百两黄金,共计需铸造费至少白银1500两。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紫禁城中进行大肆掠夺时,有不少洋鬼子竟用刺刀狂刮鎏金铜缸上的金子,如今在太和殿两侧的鎏金大铜缸上,仍能清晰地看见侵略者当年留下的累累刀痕。

故宫米缸(故宫的大缸)(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