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中成长,别无选择。因此他们对飞行的热爱,对天空的憧憬,还有那些国仇家恨,纵横捭阖,儿女情长,都必须化成命运的音符,飘扬在云间。

——摘自纪录片《冲天》

1940年9月20日,当丘吉尔说出那句以后被广泛引用的名句: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来表达英国人民对皇家空军在不列颠之战的英勇奋战歌颂赞扬的时候,在距离英国9000余公里的东方战场,历经两年多血战长空的中国空军已消耗殆尽。

1929年夏,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在沈阳招生,一群东北热血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刘粹刚正是其中之一。1931年“918事变”之后,东三省沦入敌手。这时,中央军校的航空班改组为中央航空学校,设校址于杭州笕桥。痛感国仇家恨的刘粹刚,觉得惟有加入空军才能更加发挥杀敌报国的效果,于是报名应考入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1)

作为空军第一代飞行员的刘粹刚,他的空中命中率高达九成。日思夜想打回东北去。

在保卫南京的空战中,刘粹刚常常与装备和数量上均占优势的敌机血战长空,以寡击众。从1937年8月16日到10月中旬,刘粹刚共击落敌机11架,以辉煌的战绩成为全国军民交口称赞的英雄,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当时空军的“四大金刚”。

铁血男儿,居然也是痴心情种。他在火车上邂逅一位姑娘,惊为天人,无法自拔。写起情书来,也是一纸痴情:

初遇城站,获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耿耿此心,望断双眸……

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他是如何找到这个在火车上邂逅的姑娘,而这个姑娘成为了他的妻子。

在每一次升空都可能永诀的日子里,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他是这样说的: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最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您应当创造新生命。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您的。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2)

1937年10月25日,刘粹刚奉命率队从江苏溧水飞往山西,支援忻口战役。此时北方已经寒冷且日落较早,刘粹刚对航线不熟悉,太原机场又进行灯火管制,无法降落,只好返回洛阳。当飞临晋东南上空时,飞机汽油已几乎耗尽。刘粹刚不顾自身危险,将最后一颗照明弹投下,引导僚机降落,他则继续向前滑飞。到山西高平县时,刘粹刚为保全飞机不愿跳伞,坚持在黑暗中觅地降落,不幸碰撞在城东南角的魁星楼,在飞机座椅上流血过多而逝。年仅24岁。

噩耗传回南京,许希麟痛不欲生,一口气吞下36块银元,企图自杀。幸亏为家人发现,送医院急救,方才捡回一命。

“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尽了军人天职。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粹刚,你平时常说,将来年老退休后,决以余力办学。如今你已经了最后心力。我决定继你遗志,先从基本教育着手,拿你英勇不屈的精神,灌输于未来的青年。”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3)

1937年底,许希麟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收容空军将士子弟。

“我个人太微小了,比起世上伟人来,真九牛之一毛耳。然思国怀乡之念,不弱于他人,救国之志,永存于心。我们中国人,现处在一个极危险的地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说不到的。现在我们九死一生,敌人已逼到我们家门口里来了,非速行反攻,和它一拼,是不可活下去的。”

——阎海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4)

在阎海文的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东北沦亡,国将不国。堂堂的中华民族,竟受倭奴之摧残与蹂躏,令人痛心,所以我常为之悲,为之泣。”

作为中央航校六期学员,他曾在航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后,阎海文所在的第五大队奉命派6架飞机轰炸虹口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他多次请战,终于争得出征机会。

8月16日阎海文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时,座机被敌高射炮击中。跳伞时,因风向变化落入敌阵地,为敌包围。被围后,阎海文宁死不降,拔手枪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在“中国无被俘空军”的呐喊声中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时年21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5)

阎海文牺牲后,敌人从他的飞行帽里,发现有一张珍藏的折叠着的纸片,上面写着南通市的一个地址,和“刘月兰”这个名字。字写得娟秀,像是刘月兰女士的手迹。阎海文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仍将这一纸条珍藏在自己帽内,说明他对她怀有深挚的感情。但为了报国,这段感情只能夭折了。

阎海文牺牲时,他心中是含着遗恨的。一则,他的家乡东北沦亡,他“为之悲,为之泣”,但至死他未能打回老家去,驱逐日寇出中国;再则,一段很有希望的爱情枯萎夭折了。但同时,他又是幸福的:现在我们九死一生,敌人已逼到我们家门口里来了,非速行反攻,和它一拼,是不可活下去的。

不知道多年以后,那个名叫“刘月兰”的女孩是否回想起她的生命中,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年轻人。

1938年2.18武汉空战中,中国空军飞行员陈怀民,在战机被击中、自己负重伤的情况下,没有选择跳伞,而是在武汉市民的万众瞩目之下,驾机撞向日机,与日本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战死时年仅22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6)

撞机后的陈怀民从3000米高空坠落江中。被其壮举所感动的百姓坚持在江中反复打捞,直到6月初,他的遗体才从淤泥中浮现。人们在他的飞行服里找到一块怀表和留给母亲家用的一枚大洋。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7)

而在同一天,陈怀民的战友——民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李桂丹也羽化在武汉上空。自此民国空军“四大金刚”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全部阵亡。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 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 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 你死是为了谁! ”

——林徽因《哭三弟恒》

当林徽因写下这首《哭三弟恒》的悼文时,距离林恒牺牲已经整整三年了。

193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昆明逃难,循着雨夜的小提琴声,他们遇到了正在受训的八名飞行员——这是中央航校的第七期学员。更巧的是,她的弟弟林恒正是中央航校的学生。于是林徽因认下了八个干弟弟。毕业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作为他们的“名誉家长”出席毕业典礼并致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8)

之后的几年,作为他们的名誉家长,林徽因不断地听到这些飞行员弟弟惨烈殉国的消息,收到他们的遗物。

之后更大的打击降临:林徽因的弟弟、航校第十期毕业生林恒,在成都上空阵亡。

当时遇见的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一个一个地离去,只剩最后的林耀。林徽因一家为他日夜祈祷,盼他平安。但是不幸的是,林耀还是在衡阳保卫战中罹难。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9)

自此,林徽因一个亲弟弟、八个干弟弟全部殉国,牺牲时平均年龄不到25岁。

“好多女孩不懂空军的危险,看他身体健康,看他有地位,不晓得他随时会死的。好多女孩不懂嘛,但是你良心晓得,不可以这样。每个人都不敢交(女朋友),这是良心的问题。”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10)

张大飞,空军第三大队飞行员。在整整7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26岁战死。在战死前夕,他给齐邦媛的哥哥齐振一写了一封信:

振一: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

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而此时,距离抗战胜利的那一天,还有三个月......

“同学们在一起,每天吃啊住啊,什么都在一起,和自己兄弟,在家里兄弟一样,结果到十二月一号一看,一百四十七个人只剩下三个人。…… 讲不出来,想到几个老大哥,很难过,心里很难过”

——金英(中央航校八期)

这是一段痛彻心扉的家国史,中国空军击落或击伤日机超过一千两百架,而中国空军损失军机近一千架,牺牲官兵超过四千人,牺牲飞行军官近四分之一。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11)

民国空军第一批飞行员消耗殆尽。他们中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生名门望族,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们颜值逆天。在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命就不是自己的。他们当中每十个人就有六个在战争初期牺牲。他们战死的时候,平均年龄——23岁。

1935年第八期中央航校毕业生33名,抗战时期就殉国了24人,另外还有8人残伤。

…….

翱翔在天与地之间,不能挂念过去,不能思索未来。他们只有现在,只有当下。如果有可以称之为计划的东西,那大概就是为国牺牲吧。

正如纪录片《冲天》所讲述的这般:这群二十多岁的孩子们比谁都接近死亡,如果死亡来临,他们没有任何闪躲的余地。纵使有再多不舍,他们必须下定决心,斩断自己的未来,才能让他们所爱的人有未来。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书笔记(每次驾机起飞的时候)(12)

正如丘吉尔所说的那句话一般:我们这么多人却对那么少的人亏欠的这么多。

今天,谨以此纪念那段痛彻心扉的家国史,以及那段不被人所熟知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后面,都曾经有过一张鲜活而又明亮的面孔!

而现在万千国人几人会记得?曾经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在二十余岁的年纪,将热血洒在了祖国的万里长空,用生命诠释着: 保卫祖宗艰苦经营遗留我辈之土地,誓死不渝的铮铮誓言。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晓钧;

文中故事内容综合自纪录片《冲天》;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