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白内障能矫正散光吗(散光白内障患者福音)

做了白内障能矫正散光吗(散光白内障患者福音)(1)

“终于实现了多年想摆脱眼镜束缚的心愿,现在视力很清晰,生活便利多了。”近日,69岁的任女士在沈阳卓越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白内障手术,而她亦成为国内首批接受散光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的“幸运儿”,该手术能同时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等问题,且能实现“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

据悉,该手术已同步在全国多家爱尔眼科医院完成,首批手术专家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张劲松教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专家委员组组长、重庆爱尔眼科医院陈茂盛院长。

数据统计,我国约有80%的60岁以上人群受到白内障的困扰。而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2020-2025中国白内障患者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6%。

“人体器官老化是白内障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但现在白内障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张劲松教授说道,“现在有些40多岁的人就已经患上白内障。”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指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国CSR(每年每百万人群中施行白内障手术的例数)达到3500以上,并要不断提高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50 岁及以上人群中接受过白内障手术且术后远距离视力良好的人数占需要白内障手术的人数的比例)。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如不进行手术治疗最终会致盲,将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张劲松教授说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正在不断迭代,尤其飞秒白内障手术的问世,彻底改变了白内障手术长久以来要用刀的传统方式。同时,患者可选择植入屈光性人工晶体,实现术后远、中、近都能看清的全程视力,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多手术安全保障。

首批接受手术的任女士,由于患有白内障,术前视力只有0.4,双眼散光250度,角膜散光有125度。“我已经有两年时间,右眼视物模糊了。有时候晚上光线昏暗时,连楼梯都看不清,挺危险的。”她表示,自己一直想通过手术“摘镜”,想要保障生活品质的同时还要达到远、中、近全程好视力。

“因患者有角膜散光,现有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无法矫正散光度数,如果想术后完全脱镜,就需要选择能够同时解决散光问题的人工晶体。”综合患者需求,在进行详细全面的术前检查之后,张劲松教授带领医院白内障诊疗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数字导航系统、3D可视化手术平台和主控液流稳定超声乳化多项技术搭配最新的散光矫正型自然视觉三焦晶体,在解决白内障的同时一并解决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等多项问题。

术后第一天,任女士的视力由原来的0.4提升至远视力1.0,中视力1.0,近视力0.8。“手术持续10分钟就结束了,全程也没有疼痛感。术后第一天看得非常清楚,无论是眼前手机屏幕,还是远处的风景,都很清楚,太感谢张教授团队了。”任女士也激动地表示。

据相关调查,白内障患者中有41.8%的患者有大于100度的角膜散光。基于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指出,白内障患者选择进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散光度数大于100度需同时矫正问题。此前,具备散光矫正功能的多焦点人工晶体只能实现视近和视远距离,无法实现全程清晰视力。

此次手术使用的散光三焦点人工晶体,是目前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美国FDA批准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它加入了散光矫正的功能,可以矫正100-300度的散光度数范围。与此同时,在保证视近和视远用眼需求的情况下,优化了中距离(60cm)视力效果,可以帮助白内障患者解决看远(比如走路,旅游),看中(比如吃饭、看电脑,做家务)以及看近(比如读书,看报,看手机等)等问题,提高“摘镜率”。与此同时,该晶体还能滤过有害紫外光和蓝光,保护眼底,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让更多白内障患者获得持久稳定的术后清晰全程视力。

通讯员屈慧莹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