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儿子孙科(孙中山独子孙科)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5年,在台湾偏安一隅的蒋介石政府似乎有些不寻常的忙碌,台湾各界人士按照蒋政府的要求,需完成一些重要的准备活动,像是要迎接某个大人物。
还有一些人正在急急忙忙的装点清理一处官邸和附近的街道。
10月29日,一架从美国出发途经日本的航班缓缓降落在台湾松山机场,孙中山先生75岁的儿子孙科满头白发,从徐徐打开的机舱里走了出来。
晚年孙科
早就等候在机场的蒋介石儿子蒋经国率领各界名人政要快速迎了上去,欢迎这位在世界各国漂泊了长达16年之久的“国父之子”。
作为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1949年以前一直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名声和威望不可谓不大,拥趸不可谓不多。
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脱离父亲一手创立的国民党,拒绝跟随蒋介石逃去台湾,一意孤行到处漂泊,一直到75岁的年纪又想起回到这里呢?
被排挤的政治独行者
孙科1891年出生在广东中山,青少年时期的孙科受到到了远远优于一般人的教育。4岁移居美国接受美式教育,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和荣誉法学博士,十分酷爱读书。
受父亲影响,孙科16岁时加入同盟会,在会里的报刊杂志任编辑,做一些宣传工作。这期间他表现得很是上进,孙中山先生为此感到非常欣慰。
1917年回国后正式从政,任大元帅府秘书,期间写出《都市规划论》和《广告心理学概论》两本著作,得到了孙中山和国民党政界的普遍肯定,奠定了他进入高阶政界的理论基础。
廖仲恺
四年后,经廖仲恺和胡汉民等人的极力推荐,出任广州市长。正是从这里开始,他慢慢暴露出与众人格格不入的从政风格。
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是孙中山最信任的人和坚定地追随者,也是孙科进入政坛的领路人。
1923年,在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时候急需军费,孙中山在前线督战不在广州,就请胡汉民向孙科筹集军费20万银元。
得到命令的胡汉民写了手令叫手下军官带给孙科,孙科一看金额巨大,一时难以筹集,就没有理会。
胡汉民
前线发不出军饷,士兵拒绝出战,导致局势十分被动。得知情况后孙中山怒不可遏,回到广州把孙科大骂一顿。
被骂得灰头土脸的孙科出门碰到了胡汉民,认为是他在中间挑拨离间,就把怨气全洒在他身上,举起绅士手杖就打。
孙中山听到喧哗声出来查看,更是气得失去了理智,抢过身边警卫员的手枪就要打孙科。孙科一看不妙,一溜烟跑掉了。
本来这是一着很绝妙的刘备摔刘禅之计,可惜孙科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胡汉民也不是愣头青赵云。
孙科作为一个成年人而且已有好几年的从政经验,是万万不可犯此低级错误的。
当时胡汉民可是行“代大元帅”之职,如果孙科是太子,那么他就算得上太傅或者太保,位列三公。
当众杖殴当朝元老,可见孙科根本没有把长辈上级放在眼里,换做现在的说法就叫不会感恩,做事缺乏周全的考量,而这些正是从政者的重要特质。
这个致命弱点,使得孙科在后来派系林立的蒋氏民国中寸步难行,被世人叹为“阿斗不如也”。
最恶劣的影响是经此一事,众多原本支持孙科的各界人士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寒心。
孙中山去世后,很多人就没有那么尽心尽力辅佐他了,这也是他未能成功继承孙中山先生领袖地位的原因之一。
孙中山
拆台蒋介石和李宗仁:1927年4月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党独裁政府,遭到部分国民党内人士强烈反对。
孙科甚至公开宣称汪精卫才是父亲孙中山的接班人,与汪精卫、李宗仁、冯玉祥等势力合作逼蒋下野,这是第一次拆老蒋的台。
诡计多端的蒋介石与宋家联姻,娶了宋美龄为夫人,通过宋家取得了美国、日本和江浙财阀的支持。
临时政府政出多方,无法控制局势,被奉系军阀打得节节败退,只得请蒋介石再度出山,重新掌控了国民政府。
1931年,因不满蒋介石扣押元老胡汉民,孙科联合林森、李宗仁、汪精卫等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公然与蒋介石分庭抗礼。
可惜的是新政府因财政危机很快就解散了,这是第二次拆台。
同年发生九一八事变,老蒋暗中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行径败露,在全国的声讨声中,蒋介石嫡系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他只好释放胡汉民,再次下野。
貌似掌控了南京政府的孙科、汪精卫始终无法掌控财阀和军队,全国又乱成了一锅粥,更为打脸的是,这一次是孙科亲自出面请蒋介石出山!
胡汉民与孙科
蒋介石当然明白孙科的价值所在,所以表面上他并未公然表现出对孙科的憎恶,反而大度地招揽孙科,给他当上了立法院院长的高位。
其实蒋介石早就看出孙科并无实力跟自己抗衡,但是他拥有孙中山之子的光环,可以成为自己对外宣传的工具和棋子。
经过摔打的孙科,从此就在蒋介石的独裁政府里面优哉游哉当起了事不关己的闲官。
他依旧会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再也不关心这些主张能否实现。比如1932年他当上立法院长后,曾提出效仿西方的立宪制度,老蒋理都没理他。
蒋介石
私底下,蒋介石对孙科的评价非常低,认为他品行恶劣,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知廉耻!
但是这也正好说明孙科对他的独裁统治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没有一味迎合他的强权。
1948年,为了打压李宗仁集团,阻止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一职,蒋介石力抬孙科竞选副总统。
原先老蒋的计划是请胡适出山,但是胡适看出了他的用意,决定不参合政事以明哲保身,老将只好抬出孙科这个政治盲人。
正如老蒋所料,缺乏政治嗅觉的孙科果然上当,兴冲冲地宣布参与副总统竞选,这一次是拆李宗仁的台!
李宗仁
也正是这一次竞选,让他幡然醒悟到了国民党政治的黑暗和无耻,也浇灭了他的政治热情。
竞选刚开始,孙科的特殊身份确实使得一大批国民党元老从李宗仁的阵营倒戈,奔向了国父之子的阵营。
处于劣势的李宗仁竞选团队只好使出下三滥的手段,把孙科的私生活翻了个底朝天,扒出了他不但婚内出轨,还把情妇招为秘书,并有私生女,甚至还跟一个与汉奸交往密切的交际花有染。
李宗仁
这些猛料一出,全国哗然。国民党元老都是些老旧势力,当然不能接受这些伤风败俗之事。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经过几轮角逐,李宗仁击败孙科顺利当选副总统。蒋总统最不想看到的事成了现实,气得他骂了好几天的“娘希匹!”
刚当上副总统没几天,李宗仁就开始逼老蒋第三次下野。这一次逼蒋下野的契机是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的惨败。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国民党军被吃掉了18个整编师。为了争取时间准备第二阶段的决战,老奸巨猾的蒋介石采用了缓兵之计,他请李宗仁和孙科出面跟共产党和谈。
国民党内部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是李宗仁的和谈派,认为应该接受中共提出的八条建议,建立联合政府。
第二种是孙科为代表的“光荣的和平”,不同意李宗仁的和谈建议,可以和谈但不轻易向中共妥协,核心观点是划江而治。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孙科的政治嗅觉确实很差,都到了这份上还看不出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国民政府即将覆灭,竟然还想着跟中国共产党谈条件。第三种就是蒋氏集团的顽固派,主张逃到台湾死守。
三个派系互不相让,孙科的主张看似介于两者之间,其实李宗仁和蒋介石都把他当做了绊脚石!
1948年底,解放军公布了战犯名单,蒋介石、李宗仁、孙科名列43位顶级战犯榜首!
最后淮海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在李宗仁和孙科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第三次下野。
这一次和谈事件孙科把李宗仁和蒋介石的台子都给拆了。
但事情还没完。
李宗仁成为代总统后,孙科竟然不顾全大局,把自己主导的行政院迁到了广州,以示对李宗仁的抗议。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李宗仁亲自来到广州,很快说服了大多数官员返回南京政府。
至此,孙科在国民党里面已经没有了容身之地。
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几十年,遍体鳞伤的孙科终于彻底失望,他看透了国民党所谓的民主的虚伪,也彻底失去了从政的兴趣和信心。
1949年3月,孙科辞去国民党政府一切职务,带着全家离开大陆赴香港定居。
前往香港后的生活
跟他在国民党内的行为相似,孙科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也是反复无常。
1924年6月,年轻气盛的孙科被人利用,借口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发展党团组织,伙同国民党右派人物谢持、张继、邓泽如等人一起提交《弹劾共产党案》,诬蔑共产党在国民党内搞分裂活动。
后来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也追随汪精卫站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
孙科和汪精卫
但是在抗战时期,他又主张联共抗日,对国共第二次合作有一定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他主张跟共产党和谈,但是仅仅过了半年,立场不坚定的他受到教唆,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赞成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
1948年,为了挽救即将覆灭的国民党,他提出“光荣的和平”,“平等的和平”,倡议跟中国共产党和谈,随后看到战局不利做了一些妥协和让步。
同年12月25日,他被宣布为罪大恶极的43位顶级战犯之一,排在第13位。
在孙科去香港之前,各方面实力都在拉拢他,尤其是李宗仁和蒋介石,都想借助他那“国父之子”的光环,以笼络人心。这些人之所以来找他,是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
李宗仁是想利用他彻底击败蒋介石,从而甩掉代总统的帽子,堂而皇之登上总统宝座。
蒋介石虽然恨铁不成钢,可依旧舍不得丢下这一颗棋子,关键时刻还能抬出来摆摆门面。但是在最早拟定的的逃台名单上,本来是没有孙科的,只是在最后时刻才加上了他。
这一可有可无的态度深深伤害到了他。
宋庆龄
就在他迷茫无助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宽容博大之胸怀,通过宋庆龄女士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希望他留在新中国,共商大计,共建未来,而且决不为难他。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也专门打电话给他,希望他能留下来。
但是他对自己是43位顶级战犯之一的身份仍然有顾虑,又不愿意再做蒋氏集团的傀儡和棋子,最终决定自己走自己的路,出走香港。
1950年,孙科决定先去法国拜会自己的好友傅秉常,再寻机去美国跟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
傅秉常
国外的生活虽然悠闲,也远离政界的尔虞我诈,但是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让生活捉襟见肘。尽管生活不如意,他读书的爱好一直没改变,他的住所里满屋子都是书籍。
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1965年,他决定去台湾参加父亲孙中山的百年诞辰,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十几年过去了,心中的芥蒂已经消除,蒋介石和孙科的关系也改善了很多,甚至发文相互吹捧。蒋介石还聘请他做考试院院长,一直到1973年孙科去世,最后的8年过得非常稳定。
结语
孙科的经历让后来的人都很疑惑,与孙中山先生相比,孙科先生是不是显得太平庸了呢?
其实不然,他历任国民党广州市长,铁道部长、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长、立法院院长和南京国民政府副主席,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尤其在早期出任广州市长期间,为讨伐封建军阀的部队凑集了大量的军费军资,广州成为同盟革命军的大本营。他治理下的广州城市建设也是全国领先。
孙中山和孙科
但是自从他继承国民党党魁的梦想被蒋介石劫胡以后,就开始霉运连连,始终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他有一整套的政治纲领,只是找不到落地的土壤和政治温床;有振兴国家的愿望,但是没有掌握核心政治势力。
他有政治热情,又缺乏政治手腕和能力,再加上大少爷的性格不适合官场运作,最终成为一名独行侠,为多方势力所不容。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