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十大禁地(大湾风水上婚嫁)
9月19日,是一个“长长久久”的喜庆日子。
10点整,第九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南澳村举行。18对新人以水为媒,以船接亲,以歌祝福,在疍家水乡体验传统特色的婚礼仪式。
作为珠海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是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场粤港澳大湾区的水上视听盛宴,唤起了大家对优秀民俗文化的共鸣……
18艘接亲花船装饰华丽,大红灯笼高挂,在长约2000米的河道鱼贯前行,蔚为壮观。新娘伫立船头,一袭红装光鲜亮丽,由大妗姐陪伴,神情喜悦。此时此刻,船上的大妗姐都唱起了悠扬的咸水歌,歌声悠然,花船满载着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缓缓驶向幸福的彼岸。
其间,接亲花船行经斗门区第十四届沙田民歌比赛现场,韵味十足的沙田民歌和婚庆的咸水歌交汇迂回,构成了亮丽动人的水上视听民俗文化大餐,呈现一场原汁原味的疍家风情水上婚嫁。
接亲花船到达主会场码头,新娘陆续上岸,“跨火盆”、拜高堂、新人代表发言……礼成、婚毕、入宴,18对新人开启人生新生活。
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本届集体婚礼有新的尝试和体验,增加两项内容:新人村居留影和“坐高堂”“叹家姐”礼仪,使得婚礼更为原生态、仪式更为完整贴心。
1号新娘,是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金湾中心医院)的黎女士,新郎是来自同一家医院的黄先生。“斗门的乡村风景美丽动人,能在这里参加集体婚礼,给我们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黎女士说。
南澳水乡风光秀美,接亲场景唯美喜庆。观者沿河随行,并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捕捉精彩难忘的画面。
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国家非遗,疍家风情,幸福日子……这是“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的内涵。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第九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由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斗门区文化馆、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为斗门区第五届民俗文化展的最精彩看点,充分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
“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成为斗门区民俗文化展的大戏之一。斗门是传统民俗文化大区,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全区有63个群众社团、3000多名曲艺爱好者,一些社团的历史甚至超过百年。
“在全区非遗项目中,国家级的有2个、省级的有6个、市级的有19个。”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表示,斗门区民俗文化活动沉淀深厚、惠民深远。截至目前,青少儿艺术花会节已经举办了32届、戏剧曲艺大赛19届、民间艺术大巡游15届、沙田民歌大赛举办了14届、……
斗门区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数量多,更有传承与创新。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得到了活化利用,有效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使旅游经济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将斗门区打造成为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
就在“水上婚嫁”婚礼结束之后, 20日上午,斗门区第五届民俗文化展在斗门镇南门村接霞庄启动。民俗文化展是融合民俗展演、比赛竞技、旅游休闲、民俗婚庆、非遗展示为一体的民俗文化盛会。通过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众提供生动直观的民俗文化体验,进一步增强斗门民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珠海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采取积极措施,让本土民俗文化灿烂绽放,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作者:张帆 吴梓昊 摄影:赵梓 视频:李华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