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1)

唐代女诗人李冶写过一首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尤其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可谓妙绝千古,道出了中国家庭夫妻间的微妙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夫妻为人伦之始。《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后有君臣,有君臣后有上下,有上下后礼仪有所错。”

夫妻关系是一切家庭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幼学琼林》夫妇篇说:“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2)

夫妻承载繁衍后代、使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责任,这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夫妻承载抚养子女、教育子女、传承家风的神圣使命,这是人类文明的社会法则。夫妻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伦核心关系,夫妻关系的好和坏,直接关系到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君子是指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一个人要修身立品,做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要从善待夫妻关系,妥善处理夫妻关系开始。

关帝在《戒士子文》中讲过两则故事:“张泰思更丑妇,从贵形而遽变贱形”,“刘庭式不弃病妻,福宜二子”。

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3)

张泰是浙江的一位学子,学业有成,赴京赶考。经过严州时,一家姓翁的旅店店主早早出迎,殷勤款待。张泰很诧异,问其原因。翁店主说,之前的一天晚上,他梦到神人托梦给他,说某日张姓学子会来此投宿,他今科会高中,可好好款待他。张泰听了,非常开心,心里想,我就要考取功名了,以后会做大官,我现在的妻子相貌丑陋,应当换个漂亮妻子。

张泰走后没两天,翁店主又梦到神人告诉他,张姓学子还没考中科举,就想换妻,有悖伦常,亏损阴德,以后不会再考中了。果然,张泰屡次考试都不中,潦倒终老。

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4)

刘庭式是北宋齐州人,跟苏轼是好友。刘庭式年轻时与一位邻家女子订下婚约,但尚未送聘礼订亲。等他考中进士,返乡想迎娶这名女子过门,不料女子已经因病双目失明。女子家贫不敢提婚约之事。有人劝刘庭式退了这门婚事,或者改娶盲女的妹妹。刘庭式说:“我心里已认定她是我的妻子,我怎么可以因为这些变故而有负初心?”

婚后,刘庭式和盲女十分恩爱。盲女所生的两个儿子,参加科考接连登第。盲女去世后,刘庭式没有再娶。苏轼称刘庭式对妻子情深义厚,“如果不能大富大贵,就会得道而成正果。”后果如苏轼所言,刘庭式以高寿得善终。

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5)

夫妻是家庭的组建者,就像垒积木,组合一起就是家,拆开了,什么都不是。

书法家赵孟頫和才女管道升,刚结婚时,两人恩爱,举案齐眉。管道升人到中年,年老色衰,赵孟頫想要纳妾,就写了一首词,试探管道升:“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听了,没有大吵大闹,只是不动声色地回了首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你一个,塑我一个。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古语对枕边人的表达(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6)

“至亲者”是夫妻,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至疏者”也是夫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住在同一屋檐下,却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者“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白虎通·嫁娶》云:“夫者,扶也;妻者,齐也。”丈夫是一家的主心骨,有支撑扶持一家生计的责任;妻子是和丈夫肩负同等责任的人。

中国人历来讲“家和万事兴”。夫妻关系是祸福与共,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夫妻和睦,同心同德,才能让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只有家家和睦,才能让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A4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