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1939年12月21日,上海静安寺路。

突然有一个男人从一家皮草店窜出,飞速跃进一辆吉普车。

就在那一刹那,几声枪响,可子弹只是打在了防弹玻璃上,并没有发生什么致命作用。

车子扬长离去后,一个艳美的女人从同一家店走出。

她是谁?那个被刺杀的男人又是谁呢?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

后来,通过大报小报的报导,人们知道了:

那个男人是76号“杀人魔窟”的特务头子丁默邨,而那个女人,则是他的“情妇”、上海名媛郑苹如。

原来这是一桩“小情人”对“负心汉”的情杀。

至少当时人们都是这样传的。

而真相,还要等很多年后才揭开。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2)

此时,张爱玲正在香港大学中文系读书,并且发表了《天才梦》,写下了至今传颂的名句: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至于后来让她低到尘埃里还能开出花的胡兰成,因为得到汪精卫的赏识,正在用生花妙笔为汪伪政权摇旗呐喊。

彼时的他们,有各自的使命和野心,也看不出来命运相交的痕迹。

直到1942年,张爱玲返回上海,成了名闻上海滩的女作家,她与胡兰成,还有那桩扑朔迷离的刺杀案,终于产生了联系。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3)

01

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返回上海。

本来,她想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之后,她开始写稿为生。

1943年,她发表了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

此后,张爱玲才华喷涌,相继发表了《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一系列作品,成了上海最耀眼的女作家之一,充分享受着“出名要趁早”的快感。

后来,她又发表了小说《封锁》。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篇小说就像红娘一样,把胡兰成牵引到了她身边。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4)

1943年11月,在南京的胡兰成正躺在院中的藤椅上读书。

当他看到张爱玲的小说时,竟不自觉地把身体直了起来,细细地读完一遍又一遍,交口称赞。

通过小说的主编苏青获得张爱玲的地址后,他怀着粉丝对偶像的憧憬之情,前往张爱玲的住处拜访,两人的交往,由此开始。

胡兰成能说会道,文采出众,面对这样一个风流人物,张爱玲毫无抵抗力,交往6个月后,她不顾胡兰成有三段婚史、是汉奸,嫁给他为妻。

还为他写下了那句著名的表白语录:“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5)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为这段婚姻,张爱玲被扣上了“文化汉奸”的帽子。

她写的稿子没有报刊敢登载,但报刊上骂她的文章却不计其数。

不管是她的私生活,还是她的作品,都被有心人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着恶意的解读,骂她“无耻之尤”,甘愿做汉奸的妾。

从此,“汉奸”二字成了张爱玲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虽然她与胡兰成的婚姻因对方屡次出轨,以离婚收场,但是两人都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表现之一,就是小说《色·戒》。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6)

1978年4月11日,在与胡兰成离婚30年后,张爱玲的小说《 色·戒 》在《 中国时报 》的“人间副刊”发表。

几个月后,便有人同样在《 中国时报 》的“人间副刊”发表了评论《色·戒》的文章。

文章认为这篇小说是歌颂汉奸的文学,作者提醒张爱玲,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尤其应该特别小心谨慎,勿引人误会,以免成为盛名之瑕”。

弦外之音,当然是在提醒她与胡兰成的那一段。

《色·戒》的故事,因为李安导演的电影,大众并不陌生。

它讲述的是国民党特工王佳芝色诱汉奸易先生,最后反被对方诱惑,背叛使命的故事。

在小说中,王佳芝牺牲后,张爱玲对易先生的心理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7)

明明是易先生狠毒地杀死了王佳芝,可他反过来却洋洋得意地说认为:如果我不狠,她也不会爱我。

有意思的是,胡兰成在谈论张爱玲对他在外面找女人的态度时,有过类似的表述:

“再或说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

这好比是在说,要是我不花心,要是没有那么多女人喜欢我,她倒不见得会爱上我。

从心态上来说,他与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如出一辙。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8)

至于王佳芝,自然也有张爱玲的影子,她们一样为了爱情不顾道德底线,民族大义。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篇并不算长的小说,张爱玲从构思、修改、到写作完成,花费了25年。

她太怕这个故事会让人们再次提及那段不堪回首的爱情,以及“汉奸”二字。

但不管她写得如何含蓄,又让人无法不往这件事情上想。

最终,她的良苦用心,还是没有办法把过往遮盖过去。

02

虽然《色·戒》中有张爱玲本人与胡兰成的影子,但并不是原型。

后来,有人指出,张爱玲所写的是国民党特工郑苹如和大汉奸丁默邨之间的故事,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桩刺杀案的主人公。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9)

问题来了!

刺杀案发生的时候,张爱玲正在香港读书,对这件事不见得了解。

郑苹如被捕后,为了避免牵连背后的组织,她一口咬定是“情杀”,是因为丁默邨林玩弄了她,她才蓄意报复的。

为此,在她去世后,她的家人还长期承受着众人的白眼和非议。

后来,虽然国民政府追认她为烈士,但这是官方书写,不是民间版本。

可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不仅恢复了郑苹如的“特务”身份,还大体还原了周佛海、丁默邨、以及日本人之间的关系争斗和纠缠。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0)

那么张爱玲是如何获知其中的细节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胡兰成告诉她的。

当时,胡兰成是汪伪政权里的红人。

汪精卫不仅邀请他担任《中华日报》的总主笔,还把他的工资从60元涨到360元,外加2000元的机密费。

在《中华日报》,胡兰成还有一个叫金雄白的同事,而金雄白正是王佳芝的原型郑苹如的邻居。

多年后,金熊白在自己的著作《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中,还专门写了郑苹如作为国民党特工的事情,这也是最早披露郑苹如被害真相的著作。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1)

层层关系加持下,张爱玲会得知郑苹如与丁默邨案的真相并不奇怪。

只不过,在小说中,张爱玲加上了自己的经历,将一个原本是青春年少的女子牺牲自己色诱汉奸,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改编成了一个女人因为欲望爱上汉奸,背叛使命的故事,抹去了民族大义,凸显了爱情与情欲。

这也就难怪小说出版后,会招致批评。

03

2007年,李安改编自《色·戒》小说的电影出炉。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色·戒》一定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那种电影,原著本身的特质就决定了这是部心理片。喜欢的您就捧个场,不喜欢的也别理会了。”

有人不喜欢是真的,但不理会是不可能的。

电影中,李安沿袭了张爱玲小说的结局,这让郑苹如的家人无法接受。

他们通过媒体向李安表示了电影的失望和不满,称电影有过分艺术化而捏造历史之嫌疑。

对此责难,李安回应:我们买下了小说版权,也可以做艺术的虚构。

从侧面回应了,他拍的是小说,而不是历史。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2)

但风波并没有完。

电影上映后,被推到了道德审判的风口浪尖。

当时,孔庆东等多名学者、作家联名发表了一封致国内外华人的公开信,其中写到:

“先是无良文人张爱玲以小说《色·戒》篡改郑苹如心迹事迹,以个人情欲结构民族大义;而后李安的电影《色·戒》更变本加厉,以赤裸卑污的色情凌辱强暴抗日烈士的志行和名节……”

还有一篇文章《中国已然站着,李安他们依然跪着》在网上流传,斥责李安是在跪抱西方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3)

甚至还有11名大学生联名上书文化部,要求严打《色戒》汉奸文艺。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4)

本来,《色·戒》只是一部电影,但当它与历史、政治、民族意识联系起来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艺术面貌。

其中的复杂,早不是导演能够控制的。

04

其实,李安不是因拍摄“汉奸的爱情”而受围攻的第一人。

早在1990年,电影《滚滚红尘》上映的时候,作为编剧的三毛已经被炮轰一轮了。

后来,也有人认为,正是当时的非议加重了三毛的抑郁症,并加速了她的去世。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5)

《滚滚红尘》由严浩执导,三毛编剧,林青霞秦汉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个女作家不顾民族大义爱上汉奸的故事。

片中,林青霞饰演的女作家韶华与秦汉饰演的汉奸章能才相识、相恋,最后私定终身的经历如出一辙,不少细节更是如同拷贝。

只不过,在影片中,章能才并没有为汪伪政权做什么事情,也不像胡兰成那么风流成性。

经由三毛的书写,韶华与章能才的爱情,变得可歌可泣,令人柔肠寸断。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6)

影片获得了行业的充分肯定,在当年的金马奖中,它获得十二项提名。

结果,一提名,反而给它招惹了不少是非。

影片上映期间,不断有人指责它美化汉奸、歌颂汉奸爱情,片尾难民逃亡台湾的场景,更被认为是在故意侮辱国民党军队的大溃败。

还有人往金马奖评委会施压。

后来,台湾当局出来发声,表示,“只要没有歪曲历史,就不便干涉创作理论,”“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的理由去攻击”。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7)

但风波并没有平息。

面对种种指责,三毛只能出来辩解。

在回应有人指出的,剧本是写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时,三毛坚决否认。

她宣称:《滚滚红尘》与张爱玲无关,而是取材于蒋碧薇、徐悲鸿、张道藩的故事。

大概三毛当时只是情急之下想要把事情遮掩过去,却没有考虑到这样说的后果。

她的言论一出,徐悲鸿的儿子徐伯阳立即抗议,指责三毛诽谤中伤,并聘请律师准备起诉。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8)

这场争论,造成了一系列的后果。

1990年12月15日,金马奖宣布影片获奖结果。

《滚滚红尘》揽获最佳导演、剧情、女主角(林青霞)、女配角(张曼玉)等八项大奖,却没有最佳编剧奖。

这大概与社会对三毛的抨击不无关系。

颁奖晚会当日,三毛信心满满、盛装出席,可结果却失望而归。

在当晚的庆功晚会上,剧组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觥筹交错。

唯独三毛将自己冷在一旁,郁郁寡欢,个中悲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20天后,也就是1991年1月4日,三毛自缢身亡,用一根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影片最终的命运与三毛的命运一样被斩断:台湾和大陆都禁止了这部影片的播出,最主要的问题当然是美化汉奸。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遗毒有多深)(19)

从《滚滚红尘》到《色·戒》,虽然社会开放度大了,但无可否认,在论述有关民族国家的问题时,艺术创作很难独立。

而艺术从业者,到底应该对社会、国家、道德负什么样的责任,以及负多大责任呢?

值得深思。

部分参考文献:

蔡登山:《张爱玲<色·戒>》,作家出版社,2007年。

张爱玲:《色·戒》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

张爱玲胡兰成的故事,林青霞秦汉的爱情,三毛的叹息,都藏在这里

《色·戒》:不谈尺度只谈人性,13年后,你看懂它了吗?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