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考全日制博士(0论文也想上岸985新传博士)

阅读指南

1、个人情况

2、申博前期准备

(1)联系导师

(2)科研计划

(3)其他材料

3、复试准备

(1)专业面试

(2)英语面试

4、结语

(1)零成果发表,也能新传考博上岸

(2)绕过论文展示科研水平

(3)尽可能体现其他优势

01

个人情况

没有论文发表,敢申请考博吗?这是站在新传考博的时间点上,我对自己的发问。现在,我坐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里,想告诉当时勇敢的自己,也告诉屏幕前的你:可以的,零成果想要新传考博上岸,并不是痴人说梦

尽管研一就确定了读博意向,但由于两年制学制和突如其来的疫情,我被困在家中半年,科研学习被迫中断,以至于一结束研一课程,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和考博,无暇顾及论文(当然与自己的懒惰脱不了干系)。

申考全日制博士(0论文也想上岸985新传博士)(1)

总而言之,当研二开学正式准备考博时,没有论文傍身的我如同没带兵器就莽撞上战场的士兵,一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所幸,勇敢的人得上天眷顾,我顺利上岸,也希望能将这份勇气传递给你

02

申博前期准备

01 联系导师

众所周知,联系导师是新传考博成功的重中之重。在我看来,联系导师的要点就在于:持之以恒。换言之,不要脸。

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幸运。由于前期一直在准备硕士开题、修改科研计划,总想把自己包装得再好一些,直到报名申请快截止时我才联系导师。果不其然,只收到导师冷淡的客套话。

但是,傻人有傻福,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老师在婉拒我,过了一段时间继续给导师发邮件……反复几个来回,老师竟然开始主动联系我。这意味着我的报名费没有打水漂啦!

申考全日制博士(0论文也想上岸985新传博士)(2)

其实,回过头来,觉得自己是足够幸运才得老师眷顾,请大家不要学我,并以我为反面案例。我的切身经验教训如下:

其一,联系导师,越早越好!随着新传考博越来越卷,很多博士生导师本年招生还没结束,下年的名额已经被抢光了。所以,越早联系导师越好。通常而言,在每年4-5月联系导师,算比较早7-9月,是联系导师的高峰期;像我等到11-12月,很容易收到“名额有限”等拒绝邮件,甚至已读不回。

提前联系导师,及时毛遂自荐,可以一键收藏胡师姐整理的全国新传院校博导联系方式合集哦!

其二,读懂回复邮件的潜台词。紧接上条来说,当我们向老师自荐后,大多数老师都会回复邮件,但字里行间的意思仍需我们揣测。如果只是笼统地表达欢迎,或者建议同学参见官网等等,那么在很大概率上,老师已有心仪人选;倘若老师亲切回复,甚至主动询问你的个人情况,那么成功上岸就大有可能!这时候就需要乘胜追击,及时与导师建立联系,不时与导师探讨学术、交流论文写作,展示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兴趣,怒刷一波好感值。

02科研计划

科研计划既是联系导师的敲门砖,也是后续复试的主要内容,因此要格外重视。一般而言,延续个人研究兴趣,并结合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写作,是较为稳妥的方式。完成初稿后,也要虚心向硕士导师和同学们请教,不断修改,精益求精。

03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包括申请表、英语水平证明、推荐信、身份证件、成绩单、科研水平证明等内容。大家最好对照往年要求,提前整理出来。

03

复试准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但由于疫情,近三年的考核均只保留了远程面试考核环节,包括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

01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要求考生在10分钟内对个人科研计划进行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在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其一,严格控制展示时间。尽管科研计划可能费了很多心思,我们想要尽可能丰富地呈现给各位老师,但最好还是把控好展示时间。因为各位老师需要在一天内完成所有考生的面试,在听了许多同学的展示后已经很疲惫了,是没有耐心听一番长篇大论的。想要多表现自己,甚至想通过延长展示时间而减少提问时间的想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老师们的反感。因此,同学们最好提前排练,准备好规定时间的版本和稍微缩减时间的版本,如5分钟或8分钟讲完,以免面试时时间被压缩。记得当初我在面试时,老师要求我直接跳过自我介绍,并在8分钟内讲完。

其二,对科研计划了然于胸。对自己的科研计划做到非常熟悉,才能够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地将科研计划呈现给各位老师,不至于在展示时丢三落四。同时,这也要求我们阅读过相关领域的核心文献和拓展性文献,以便轻松应对老师们的提问。

其三,提前准备可能的提问。要想考得好,押题必不可少。在复试前,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可能会被问及的问题,草拟回答提纲。类似于论文答辩,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比如我在面试时便被问到“为什么对这个议题感兴趣”“该选题有何价值”“为什么选择该研究对象”等问题。提前进行模拟面试,将非常有帮助。

胡师姐新传考博1v1服务提供报考全流程陪伴,提供了模拟面试等指导,护你顺利无阻地上岸!

其四,注意面试礼仪。尽管在复试时,老师们一般会让省掉许多客套话,但在面试沟通过程中,依然要注重礼仪,避免与老师们产生冲突。

申考全日制博士(0论文也想上岸985新传博士)(3)

02英语面试

英语面试的考察内容则较为开放,涵盖个人生活、爱好、学术等主题。比如,我的同学是少数民族,被问及当地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生活习趣;也有的同学被问到了爱好等简单的日常问题;而对我的提问,则均围绕科研计划展开。

因此,在这部分,提醒各位同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准备。

其一,根据个人简历。思考个人简历能够被挖掘的点,或许老师会对你的学术经历、科研活动、独特的生活经验等内容感兴趣。

其二,根据科研计划。科研计划及延伸问题也有可能被问到。因此,至少需要对科研计划形成英文摘要,列出关键词和核心观点。

04

结语

01零成果发表,也能新传考博上岸

零成果发表,一直被备考过程中的我视为软肋。面对招生简章时,总是反复问自己:没有发表论文,我能成功吗?而事实证明,零成果发表,新传考博也是有可能上岸的

其实,新传考博是一项综合性考察。成果发表,只是其中一项,虽然它往往被视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我的同学之间,既有手握“四大刊”、SSCI的发表富翁,也有没有论文发表,但依然申请到了非常不错的港校、985高校。

02绕过论文展示科研水平

归根结底,论文发表是用以证明我们具备读博的科研水平的。即使没有论文发表,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展示我们在科研方面足够有实力。那么,硕士论文就是很好的材料。它经过了我们长时间的打磨、硕士导师的指导和把关、答辩老师的质询,因此能够代表我们当前的学术水平。此外,科研计划、未能发表的小论文、过去的科研经历等等都能证明我们的学术能力。

03尽可能体现其他优势

即使在论文发表方面出现短板,突出其他优势能让意向导师眼前一亮。如就读院校层次较高,说明受到的专业教育扎实;跨学科背景,说不定能与新闻传播学碰撞出火花;精通各种研究方法和软件应用,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英语水平高,读专业外语期刊是小菜一碟……这些均能成为新传考博的点睛之笔。

因此,不足为惧,不要让没有论文发表成为新传考博的拦路虎!

##复旦大学##考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