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今天当我们吟咏这首敕勒川民歌时,也许很难想像得到在500年前的敕勒川上曾经生活着一位美丽、浪漫且有作为的女性,她就是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领俺答汗的第三位妻子。人称三娘子。在三娘子传奇的一生里,不但给草原上的人们带来了和平,而且还首建今天的呼和浩特城,即当时的归化城。不但让归化城逐渐成为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中心,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而且还促使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口迁徙事件走西口的早期形成。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1)

三娘子像


斯人犹在,有个属于美丽女子年的轻浪漫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2)

蒙古女人


开放边境,为早期走西口的人们提供耕种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3)

美岱召三娘子壁画

俺答汗是明朝土默特部重要首领,明朝嘉靖年间崛起,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逐渐强盛,成为右翼蒙古首领。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

1559年,53岁的俺答汗西征卫拉特蒙古(西蒙古部落,位于伊犁河流域一带),卫拉特蒙古克尔古特部的领袖哲恒阿噶就把自己的女儿献给阿勒坦汗为妻。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三娘子,汉文史籍称其为“也儿克兔哈屯”,蒙文意为“有权力的妻子”。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的三娘子只有9岁,而且还是俺答汗的外孙女。但是种说法存在争议。9岁即嫁人,这在当时的蒙古草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过去蒙古人记载时间是以动物名称纪年的,有人便说当时三娘子已经21岁,但这在草原上又有些“年龄偏大”。因此,有人根据史料推算当时的三娘子应为18岁。而三娘子也不是阿勒坦汗的外孙女,是俺答汗外孙、外孙女的姑姑,她的的两位哥哥娶了阿勒坦汗的两位女儿。(详见云志坚《与阎崇年商榷明代呼和浩特三娘子“历配三王”的历史问题》)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4)

壁画中的蒙古族妇女

三娘子成为俺答汗妻子之前,蒙古和明朝政府因为通贡互市屡动干戈。俺答汗积极主张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实现通货互市,并多次派使者与明朝谈判;可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次次拒绝俺答汗的诚意,并杀害使者,最后导致阿拉坦汗包围了京畿重地,迫使明朝不得不作出妥协。

公元1751年,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 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相继开放边境十一处马市,允许两族人民自由贸易。

此时,晋陕冀边民生活十分困苦,双方通贡互市后,无异给晋陕冀边民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许多穷苦边民以及因参与反对朝廷而遭官府缉捕者,为逃生或避难,纷纷越过长城,到“口外”广阔的蒙古草地上谋求生存。

这时的俺答汗逐渐将部落事务交由三娘子处理,出于为我所用、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她敞开胸怀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提供土地和毡帐、耕畜和牛羊,让他们从事农牧业生产或铁匠、木匠、毛匠等手工业劳动,揭开了晋陕冀边民“走西口”的序幕。

据《蒙古民族通史》记载,三娘子是一位“善书番文,通达事务,尊中国,尚瞿昙”的女性,她平时“平居诵经念佛外,手不释卷”,是一位很有文化教养的蒙古贵族。特别是俺答汗晚年多病后,几乎所有政务都由她打理。她亲自主持互市,所有进出关口者均须携带由她亲自签发的文书方准通行。

另外,三娘子还常常带领随从巡察,严格保证双方和平贸易。塞外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每当互市时,常常出现两族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意思是喝醉了,不知道回去了。

今天,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上,我们唱着“走西口”的歌谣,分明还能看到当年草原上的那位美丽女性。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5)

敕勒川美女1


主张和平,明朝皇帝曾为其婚事两度出面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6)

壁画中的蒙古族男子

三娘子一生辅佐三代顺义王,始终坚持与明朝友好的政策,在近40年中,长城内外出现了和平景象,三娘子在草原、中原上享有了很高威望,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她的另一大功绩是主持修建了归化城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旧城。

在明朝以前,蒙古族以游牧为生,在塞外草原上根本没有定居的城市。据《明史》记载,公元1572年,三娘子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因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呼和浩特市亦有“青城”之名使是由此而来。

今天,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当时的归化城不但是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中心,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这是和平给予草原的发展和繁荣,而三娘子本人却因此拥有了两次“不平凡”的婚姻。

1582年,俺答汗逝世。按照蒙古人的收继婚习俗,三娘子要嫁给王位的继承者、俺答汗的儿子黄台吉。但三娘子却瞧不上黄台吉,为此,手握兵权的她率领万余精骑出走。明朝政府深知边疆离开三娘子不行,便派出大臣前去说服。最终,三娘子权衡利弊,委曲求全,做了黄台吉的妻子,成为第二代“顺义王”的妻子。

婚后,黄台吉 “尽逐其妻”,专意三娘子。三娘子继续与明朝通贡互市,保持了边疆的繁荣稳定。然而,4年后,黄台吉去世,其子扯力克继位,三娘子以年岁渐老为由,自练兵万人,筑城别居。

明朝政府感觉到三娘子隐退十分不利于安顿边塞,于是派人规劝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属也。”意思很明显,你若与三娘子结婚,我们就封你为顺义王,不然三娘子嫁谁我们封谁。于是,扯力克便尽弃妻妾,与三娘子合帐成婚。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7)

敕勒川美女

据说,扯力克非常宠爱三娘子,为了迎娶三娘子,他甚至将所有的姬妾都赶走,身边只留三娘子一人。三娘子由此成为第三代“顺义王”的妻子。这时的三娘子依然是蒙古部落的实际掌权者,经常亲自前往明朝边关军营中走动,与边关将领的关系极其融冶。明朝边关将领甚至将中原贵妇穿戴的八宝冠、百凤云衣等物品馈赠给她。

这中间还有一说是,三娘子当时并没有嫁给黄台吉,原因是黄台吉即位时已经“年逾六旬,疾病缠身”。而蒙古一些史籍记载三娘子是“历配三王”或“历事三王”,这两者之间显然是有不同的。但不管怎么说,三娘子都三代顺义王一起维持了同明朝的密切关系,并一直保持了右翼蒙古内部的稳定。

公元1613年,三娘子因病去世,被安葬在美岱召内,明朝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明人有诗歌咏:人言塞上苦,依言塞上乐。胡马不闻晰,狼烟净如淮。时雨既将沙草肥,丁男释甲操锄犁。夫耕妇佳朝复暮,革门鸡犬皆相依……说的就是当时的塞上盛景。而在三娘子的身上,人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过去的蒙古草原上,只要有和平就会有幸福与繁荣,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文/路生)

历史上真实的蒙古族女人(这个蒙古美女历事三王)(8)

草原美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关注作者更多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