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死亡情况说明(鱼类大规模死亡的)
有些人认为,鱼己死了就没必要去深究它死亡的原因或者去区分导致鱼死亡的区别,其实不然,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如鱼病、缺氧、有毒藻类毒害、化学物质中毒等。
虽然鱼己死了,但我们仍应对死鱼及水体应该进行深入分析研判,根据鱼类死亡的差导找出造成鱼类死亡的真正原因,特别是被人投毒或被工厂排废引起中毒死鱼,对于报案分析投毒人及其用何毒物或向工厂索赔需要的依据是大有帮助的。
最重要的是,总结教训,集累经验,才能对今后的养鱼生产有很大的裨益,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一、化学物中毒死鱼的特征
1、鱼类化学物急性中毒死亡。由于有毒化学物排(进)入渔业水域,造成水体毒物的高浓度和高度性所致,因而这种死鱼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没有任何前兆,鱼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死亡率很高。
2、差异性。不同品种的鱼对同于毒物的抗性有所差异,即它们的半致死浓度不同,对于同一毒物而言,半致死浓度低的鱼比半致死浓度高的鱼更容易死亡,即死得更早、更快、更多,因此,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但是在毒物毒性非常强,毒物浓度非常高时,各种鱼都会很快死亡,品种的选择性并不十分明显。
3、化学物中毒死鱼一年四季和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与气温、水温关系不大,而与有毒化学物排入渔业水体的时间相关,因此,发生的时间和季节是不确定的。
4、选择性。同一品种的鱼,个体小的低龄鱼特别是仔鱼和稚鱼对于毒物比个体大的成鱼敏感,抗性差,因此容易死亡,表现在化学中毒时,小鱼比大鱼先死,小鱼的死亡比例比大鱼高,因此具有明显的个体大小的选择性。
5、中毒初期,多数毒物会使鱼表现为跳跃、冲撞、上下翻滚、快速游动等行为。中毒后期时表现乏力,失去平衡,奄奄一息,下沉死亡。
6、特异性。化学物中毒时鱼的形态会发生变化,有些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重金属中毒时,鱼的鳃部受损比较明显,皮细胞受破坏,甚至鳃叶部分脱落,鳃部分泌大量粘液形成絮状堆集物。
黄磷中毒则鱼的眼球突出,鳞片竖立。氰化物中毒则鳃丝鲜红。余氯中毒则体色、鳃丝发白。
碱中毒则鱼体表存在大量的黏液等。
7、鱼类因化学物急性中毒死亡时,水中其他生物,如水中植物、龟、蛇、蛙、螺也会发生中毒死亡。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品种会大量减少,甚至消失。
重金属中毒会使水中浮游植物品种数量减少,水中会有大量死藻细胞。
杀藻剂会使水中几乎全部藻类死亡。
8、中毒死鱼是由于化学物排入渔业水体造成水环境所致。一般来讲这种污染的区域是有限的,严重污染的区域更是有限的,故化学物中毒死鱼是在有限范围内,是孤立发生的,不具备普遍性和流行性。
9、化学物中毒常会使鱼体,尤其是鱼的鳃部附着一些污染物,并且常带有那些物质特有的气味。如石油、黄磷、农药等都会附着于鱼体和鱼鳃部,并带有异味。
10、一般来讲,化学物中毒死鱼水的溶解氧、PH值、水体气味和水色的改变因化学物不同而不同。酸、碱污染物死鱼会使PH值改变,农药污染死鱼,水体中常有农药的气味,上述指标难以给出确定的特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1、在水族箱或其它干净的容器中放入适量死鱼水体的水和与死亡鱼相同品种和大小的健康鱼进行致死实验。如果实验出现急性中毒现象或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急性死亡,则对于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的诊断是关键性的,但毒物的稀释、分解、沉淀等会使这一指标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因此及时取样、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二、鱼病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的差异
1、鱼病的发生和死亡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鱼病发病很快,前兆不明显,一旦发病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爆发性鱼病属于这一类。
急性鱼病死鱼,在死亡之前鱼的行为与正常鱼的行为难以看出有明显的区别,行为上看起来很正常,但会突然大量死亡。
这与化学物急性中毒时鱼的冲撞、翻滚、跳跃表现不同。
慢性鱼病死鱼,它的发病和死亡比较平缓,从发病到死亡都有一个过程,前兆比较明显,许多鱼都是逐步死亡,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大批死亡。
这一点与化学物急性中毒突发性死亡是完全不同的。
慢性鱼病死鱼时,鱼的体质一般较弱,胃中没有食物、活动迟缓、离群独游、喜在暗处活动。
这也与化学物急性中毒时鱼的行为反应完全不同。
虽然有些寄生虫(鱼虱类)病会使鱼跳跃、冲撞,但毕竟比较少。而且也不会使鱼在短时间大批死亡。
2、许多鱼病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出血病主要是草鱼和青鱼,打印病主要主要是鳙鱼,尾柄病主要在鳗鲡和草鱼中发生等。
这与高毒性情况下化学物急性中毒没有明显的品种选择性是不同的,即使急性中毒死鱼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与鱼病选择的品种也不相同。
3、鱼病发生的季节一般是由春天开始,在夏季最为突出。因为夏季水温和气温比较高,细菌等病原体容易繁殖。
这一点与化学物中毒没有季节的限制是不相同的。
4、许多鱼病有其特征的病症。如草鱼出血病,在鱼的头部、鳍条、内脏明显出血。打印病在鱼体表某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色印记。碘泡虫病则在与体表布有胞囊。由于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爆发性鱼病时鱼的眼眶、鳃盖表皮、体表、鳍、肌肉充血、病鱼腹水、肠充血、部分肠内含黄色粘液、肝脾充血或坏死等。
化学物中毒的形态改变与鱼病的形态改变有许多地方是不同的,但也有些相近,应仔细观察分析。
5、生病死亡的鱼。体表和鳃部一般不存在附着物,有些病会使鱼鳃部腐烂,且有一些腐臭之味。
但这与化学物中毒时的附着物及其特有的毒物气味是有明显的区别。
6、发生鱼病死鱼时,一般来讲水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和龟、蛇、蛙、螺等水生动物不会受到明显损害,数量不会明显减少。
这与化学物急性中毒会使其它水生动物大批死亡数量品种明显减少完全不同。
7、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可以通过目检或镜检在鱼的体表、鳃部、内脏、血液中检出病原体。如碘泡虫病取体表胞囊,在显微镜下见到大量碘泡虫孢子,目前流行的爆发性鱼病,可取死鱼肝、肾等内脏经培养观察到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
这在化学物中毒死鱼的鱼体上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8、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水体、饵料、苗种等环节的传染。使得鱼病常有流行发生的趋势,即同一类型的鱼病可能在相当大范围内发生。
这与化学物中毒死鱼的有限范围,孤立发生是不同的。
9、鱼病死鱼水体的溶解氧、PH值、水色、气味的改变不明显。水体可能会呈现富营养化的状况,如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较高。
10、取发生病害死鱼的水,放入健康的鱼,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的疾病都不可能使这些健康的鱼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病而大批死亡。一般来讲,严重的病毒和细菌使鱼发病而死亡也需要约一周的时间。
这与化学物急性中毒无论是否健康鱼都会发生中毒反应是不同的。
三、有毒藻类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的差异
1、有毒藻类死鱼是由于水体中毒藻所致。目前我国常见致鱼死亡的毒藻有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甲藻属、裸甲藻属、舞三毛金藻,小三毛金藻等,由于这些有毒藻类的品种在水中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其它藻类品种明显减少。
而化学物中毒死鱼时一般不会使藻类品种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虽然重金属和杀藻剂会使藻类品种数量减少甚至基本消失,但不存在优势种
2、由于有毒优势种大量繁殖。使得光和作用增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使水体PH增加,甚至可达PH>9,所以水体会易呈碱性,而这些藻类又适合于水体呈碱性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这也是有毒藻死鱼水质的一个特征。
3、由于光合作用增强。水中表层溶解氧可能会处于饱和和过饱和的状态,而底层由于藻类死亡大量耗氧又可能处于缺氧状态。
这也是与一般的化学物中毒死鱼时整个水体溶解氧有时极低不同之处。
4、由于藻类的不同。水体的颜色也不同,铜绿薇囊藻和水花薇囊藻水体呈铜绿色,甲藻属和裸甲藻属水色呈红棕色,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水色呈浓黄褐色。
四、缺氧死鱼与化学中毒死鱼的差异
1、由于不同品种鱼的耐低氧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水体不是极度缺氧时,有些品种的鱼可能死亡,有些品种的鱼可能存活,有些品种的鱼死亡比例比较高,有些则死亡的比例比较低。
这种品种的选择性与化学物中毒的没有品种选择性不一定相同,当然在极度缺氧时,所有的品种都会死亡,这种品种的选择不再存在。
2、在养殖水体中由于投饵多。养殖密度较大等造成的缺氧死鱼一般发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天气炎热的季节和气压比较低的时候,经常在零点过后至黎明前这段时间之内,其它时间死亡很少甚至根本不死鱼。
这与化学物中毒死鱼发生时间和季节并不确定是不同的。
3、缺氧死鱼时。个体大的鱼一般先死亡,而且死亡的比例比个体小的鱼高。
这一点与化学物中毒时的选择性不论个体大小恰恰相反。
4、在水体缺氧时,鱼呈浮头状态。即鱼在水面吞咽空气,沿池塘壁游动。
而与化学物中毒死鱼呈冲撞、跳跃等行为完全不同。
5、缺氧死亡的鱼的胸鳍一般呈冲到到最前位置伸展,鳍条发白。与化学物中毒死亡时鱼的形状不一而不同。
另外,缺氧死亡的鱼,一般在体表及鳃部也观察不到在化学物中毒时常有的污染附着物。
6、缺氧死鱼时,水草、龟、蛇、蛙、螺等其它水生生物一般不会死亡。
这与化学物中毒时水草可能变色,其它水生动物大批死亡有着显著的差异。
7、缺氧死鱼最明显的水质的指标是水中溶解氧十分低,一般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
这是缺氧死鱼与一般化学物中毒死亡溶氧高低不一是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8、缺氧死鱼时,水体常散发有酸白菜味,发霉味和臭味,且水色常呈黑色、灰白色。
与化学物中毒时水体气味及颜色根据化学物的不同而不同。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水花鱼】。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