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难求的格言(一字一词一箴言)

一字 《愚》读作yú,本意是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引申指“(道路)不通达”《荀子·脩身》有记载:非是是非谓之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字难求的格言?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一字难求的格言(一字一词一箴言)

一字难求的格言

一字

《愚》读作yú,本意是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引申指“(道路)不通达”。《荀子·脩身》有记载:非是是非谓之愚。

形声。从心,从禺(yù),禺亦声。“心”指心智、性格。“禺”意为“(山)角落”,引申指“(道路)不通达”。“心”和“禺”联合起来表示“性格孤僻,喜欢钻牛角尖”、“不谙人情世事”。

本义: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

说明:本字指常年野居,很少和世人接触的人,他们不但消息闭塞,还养成了孤独的性格,同这样的人很难对话沟通交朋友)

1、同本义 (foolish;stupid)

愚,戆也。——《说文》

三赦,曰惷愚。——《周礼·司刺》

靡哲不愚。——《诗·大雅·抑》

2、又

哲人之愚。

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脩身》

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贾子道术》

以惑愚瞽。——明·刘基《卖柑者言》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愚人所为愚。——唐·韩愈《师说》

愚者亦明。——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愚若胶柱(胶住调节乐弦的柱再去弹奏,只能弹出单一无变化的音调。比喻愚笨到像去胶柱,拘泥而不知变通);愚戆(愚蠢而刚直);愚騃(痴笨);愚浊(愚笨;糊涂)

3.自称之谦词(my humble)

愚以为营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愚谓大计。——《资治通鉴》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三国演义》

愚每有此心。——《红楼梦》

又如: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愚老(老人自谦之词);愚臣(大臣对君主自称的谦词);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愚怀(谦指己见)

4、敦厚 (honest and sincere)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孔子家语》。王肃注:“愚,敦厚。”

又如:愚款(单纯朴实);愚鲠(敦厚鲠直)

说文解字【卷十】【心部】愚

戇也。从心从禺。禺,猴属,兽之愚者。麌俱切

说文解字注

(愚)戇也。愚者、智之反也。从心禺。会意。愚亦声。麌俱切。古音在四部。禺、母猴属。母字旧夺。今补。许书夒下、为下、玃下皆曰母猴。卽沐猴、弥猴一语之转。而甶部禺下曰母猴属。此卽用彼语。浅人删母。非也。兽之愚者。巳上八字说从禺之意。

在古语中,愚有许多的指代,其中有如下指代使用较多

奴家是古时女子,妇女的自称,官人是古代女子对自己老公的叫法。

奴才,亦作"奴材",有鄙薄轻视之意。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旗籍文武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清代旗籍家庭的奴仆对主人亦自称奴才。清朝皇帝对旗籍官吏有时亦以奴才称之。

自称,如: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愚老(老人自谦之词);愚臣(大臣对君主自称的谦词);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愚怀(谦指己见)

一词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6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22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创作背景: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近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魏晋间人聚敛缀合秦汉典籍,又附益纬书、佛典之说,成此《列子》八篇。

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作为《列子》最早的整理者和注释者,张湛认为,《列子》一书不是先秦古籍。在张湛看来,《列子》一书颇多佛学思想,而语言和故事是思想的载体,这意味着《列子》的文本有一些与佛经有关。“愚公移山”故事源自竺法护的译经《佛说力士移山经》,移山神话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

作者简介:列子,原名列御寇,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

一箴言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唐·孟郊《孟东野诗集·百忧》。有智慧的人会经过千百次的思考,然后去做事情。而愚笨的人只会时常忧叹,无所事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