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阳谷水浒故事(湖阳大邢文史资料二十一)
二十一、大邢村里打水浒
邢少山
大邢村的打水浒,可追溯到东晋时期。邢氏“始祖府君,典午避地,偕兄肇抵姑孰,息肩三湖之陽” 《见〈邢氏家谱〉》,从那时起,至今开已有1700年的历史。因湖阳皆单乡独圩,四面环水,须有水中格斗和船上对打的本领,才能卫护本乡的平安。打水浒,大邢到宋朝时就颇有名气,延至明清。解放初,为庆祝人民翻身得解放,大邢村曾上演过打水浒。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富裕了,大邢村又恢复了打水浒的传统表演。打水浒是一种民俗。它的真正意义,并非上演攻打水浒梁山的戏剧,而是表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并把它融入杂耍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套路。打水浒刚柔并济,粗犷与优美结合,斗智斗勇。实际上,打水浒既是武术,又是舞蹈,集健身和娱乐功能之全。既培养尚武精神,也可以强身健体,还极具娱乐和欣赏价值。
打水浒,在锣鼓指令下,滚、打、腾、跃,或使用刀、枪、剑、棍,颇显梁山英雄之气。它使用的是真刀真枪,十八般武器轮流槭斗,打斗起来是刀光剑影,险象环生,出神入化,惊心动魄,让人如身临其境。它的招式套路通常有;武松十八棍、林冲刺枪,孙二娘双刀、鲁智深醉拳、肖翁的板凳花等。先是以散打练兵开场,其后是双舞双打,最终众将领汇聚,得胜收场亮相。表演者的服饰行头为,短衫轻装,穿虎头绣花鞋,头扎英雄头巾,脸带英雄气,气宇轩昂。此外,还有三节棍、九节鞭、铁叉、八角拳、板凳花等。随着一声锣鼓惊响,只见扮演的梁山英雄好汉,或单人,或群体,或徒手,有层次、有条理地表演着各场对打、群打情节,配合铿锵有力的锣鼓唢呐等乐器的节奏,进行了生死博斗。
《打〈水浒〉》一般由36人组成。有时参演人员众多,包括打杂人员在内,一般都在60人以上,有的超过100人。上场表演人员必须是20到30岁之间的小伙子。在整个表演中,有专用“锣鼓经”, 打到激烈与欢快,险象环生,惊险刺激,台下欢众可以以“吹尖” 的叫声,给表演者以鼓励与捧场。
如逢大邢庙会,这是极具观赏的节目,同时,它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为振兴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在大邢村,当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加入了打水浒的队伍后,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了传承与发扬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