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乞巧节、七娘会等,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七姐(织女星)是编织云彩的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

其实,七夕节最早前并非指情人节,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才慢慢形成了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节日。

一、传说故事载体

古人发现,在银河系的两侧各有一颗星星,这两颗星星距离很远但又都非常亮,人们就结合当时农耕女织的特殊生活场景,于是给这两颗星星命名牛郎星和织女星。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1)

图片来源于网络,牛郎星织女星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民间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女孩们在这天晚上辅以时令瓜果向织女祭拜,乞求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也乞求幸福的姻缘巧配。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2)

图片来源于网络,七夕拜祭

二、女性节日活动

一)斗巧——最早的节日意义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意思是女子比赛穿针的速度,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穿得越快就意味着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少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事先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得巧者。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3)

图片来源于网络,穿针乞巧

喜蛛应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意思是放水果至庭院中,看有无蜘蛛结网,有结网则说明有乞求有应验了,这种乞巧方式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后续朝代一般用小盒子装蜘蛛来看结网情况,唐朝看网的稀密程度,宋朝看网结的是否美观等。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4)

图片来源于网络,喜蛛应巧

投针验巧——明清两代盛行。源于穿针但又不同,是先准备一只面盆,倒入“鸳鸯水”(白天和夜间取得水混合而成),但一般是把河水、井水混合倒入面盆并放置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七月初七)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验巧了。原理是水经过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验巧方式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会出现针影,若针影是笔直的一条,则“乞巧”失败,若针影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5)

图片来源于网络,投针验巧

二)祈福祈姻缘

接露水——浙江农村习俗。即用脸盆接取露水,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结红头绳——据说如果家里孩子体弱多病,大人们就会在节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寓意祈求女神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游七姐水——广西百色、靖西等地习俗。民间认为七月初七这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传说因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

姑娘洗发——湖南、江浙一带习俗。许多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会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让女性变得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6)

图片来源于网络,树浆洗发

香桥会——江苏宜兴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桥梁,装上栏杆并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到了晚上,人们祭祀牛郎织女星、乞求福气后,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鹊桥衍化),欢喜地相会。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7)

图片来源于网络,香桥

各朝代各地方的七夕节习俗和女性活动繁多有趣,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既然是综合节日,或多或少也会记载男性在七夕节的一些习俗:

晒书晒衣——南宋、北宋时期习俗。七夕节晒书晒衣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其中主要原因是居住之地潮气重,适逢七夕节为夏季炎热天气,晒书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官方也是。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8)

图片来源于网络,晒书

拜魁星——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在中国神话中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所以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希望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自己考运亨通。拜魁星需事先做一个有讲究的魁星(纸人),献上带须的公羊头和美酒,诚心祈祷学运亨通。这也是“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的来源,闽东一带习俗重视更甚。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9)

图片来源于网络,魁星

三)七夕应节美食

七夕节特制食物一般都称为巧食,一个“巧”字形象体现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愿望。主要的应节食物有: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供全家人围坐一起品尝。现在乞巧果子演变成了多种花色糕点,但主要的材料还是油、面、糖、蜜等。此外,乞巧时也会拿瓜果雕刻或绘制各色图案,这种瓜果称为花瓜。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10)

图片来源于网络,乞巧果子

酥糖——有一些糕点铺,当天会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或巧酥,售卖时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巧巧饭——在我国山东一些地区,七夕节要吃巧巧饭,风俗十分有趣:七个关系好的年轻女孩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红线和一颗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饭时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线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七夕节古代女孩子(古代女孩是怎样过节的)(11)

图片来源于网络,巧巧饭

由此可见,经长期的历史演变,七夕节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更是蕴含了“中式情人节”的重大文化意义。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