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线图资料(五年级上册数学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根据课标提出的遵循数学教育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健康,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说、猜多种教学活动,多层次、多方面培养学生

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 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

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 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

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

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并能

对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探究单、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折线统计图,先认识一下单式折线统计图,

让同学们看视频。看又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

生:机器人太神奇啦

你们参加过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吗?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它由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主办,第19届大赛也在重庆如期举行,吸引了包括港澳台的多支队伍参

加比赛。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和比赛有关的数据。请看屏幕。

2、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这些数据,老师将这些数据做成了条形统计图。对比这两个统计方法,哪

一种能更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预设: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真整齐!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一下,近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预设:根据条形越来越长来判断的)

师:你回答的很准确,要是更简洁一些就更好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条形统计

图,思考一下每相邻两年队伍之间相差的支数最大相差多少?最小相差多少?

(预设:学生不能一眼看出,用计算的方法比较麻烦,引导想出用折线统计图)

师: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比画一下这几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大家比画的

线路是逐渐增加的还是在逐渐减少呢?

(预设:是逐渐增加的)

师:如果我们用这幅图来表示是不是更明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

(二)探究新知

1、 由条形统计图的弱点凸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要想一目了然的看出相邻两支队伍之间相差支数差异的大小需要计算,不用计

算,设计新的统计图,小组合作拿出探究单共同完成,同时板书课题

(三)观察分析,认识特征

1、深入讨论、认识折现统计图的特征。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一起交流、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优

势 ?

(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先来分享?

(预设:1、它们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2、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折线是点表示数量;

3、 折线的线段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5、 折线还能从这些变化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

2、根据趋势,预测走向

师:你的数学语言运用的非常准确,感谢你的分享!我们来大胆猜测一下2013年的

参赛队伍数量,哪位同学想试一试?

(生回答)

师:你猜比2012年要多,依据是什么?

(最近几年一直在增加。)

师:有理有据,很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实际数据,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谁再来

猜测一下2014年的参赛队伍数量?

(生回答)

师:你的依据和上位同学一样吗?(一样)好的,请坐, 一起来看实际数据。你有

什么感受?

(预设:我们能根据趋势预测大致走向,但有可能与实际不符。)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我们一起看从06年到18年参赛队伍数量的统计图。2014年

减少非常明显,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上网搜一下原因。

(四)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我们对折线统计图了解的已经相当深入了,你现在能读懂它蕴含的信息了吗?同

学们看学习单,请你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将这些问题解答给你的同桌听。

( 生 说 )

2、 师:哪位同学来分享你的成果?

(1)你能从图中读懂什么?

(2)这里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3)如果你是医生,看到到这份体温报告你会说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发展趋势是病人的体温在正常体温附近波动,病情逐渐好转)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如火如荼”开展着,为了能构建安全的屏障,体温测量是一个必 不可少的环节,同学们要坚持锻炼身体,关注自己的体温,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

微薄之力。

3、对比感知、强化特征。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生回答)

折线统计图应用很广泛,例如股票走势图,心电图等。

师:它应用如此广泛,是不是在哪儿都能用呢?请看下面两组数据。你认为它们分

别适用哪种统计图?

姓名

丽丽

兰兰

星星

红红

玉玉

林林

凡凡

婷婷

伊伊

娜娜

芳芳

身高/

厘米

130

129

133

136

132

125

125

127

130

135

131

老师记录了五(1)班10个女生10岁时的身高,如下表。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

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第一张表,适用条形统计图,第二张表适用折线统计图)

师: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张表是不同的个体间相比较,第二幅图我们要看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你的回答有理有据!看来,有的数据需要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有的数据则用

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好,关键要根据数据的持征和我们的需要来选择。

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1. 绘制折线统计图。

(1)画折线统计图

既然第二张表上的数据能用折线统计图,那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吧。拿出我们

的学习单,自己独立完成。

(2)对比总结画法。

师:哪位同学画的比较好呢?谁来说一说?

师:所以,你认为我们在画折线统计图时要用怎样的步骤?

(一描点,二标数据,三连线。)(连线时注意要顺次连线)

2. 阅读思考:请你从画好的折线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总结的画法,再将统计图加以完善,并解决统计图下方的练

习题。

(1)陈东从()岁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

(2)陈东身高120厘米时是()岁。

(3)陈东11岁时的身高可能是()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2岁时呢?

(4)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

师: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把数

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

(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很好,收获颇多, 一起在智慧树下回忆一下。

(六)布置作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如火如荼”开展着,为了能构建安全的屏障,体温测量是

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注自己的体温,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实践作业:绘制自己一天或一周的体温检测折线统计图。下节课,课堂评比,看谁

的作品最完美。)

折线统计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线图资料(五年级上册数学折线统计图)(1)

线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