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

鲁肃这个人的画风很奇特,相比魏晋名士,他更像是一个出身战国的人。

鲁肃是典型的文学形象和真实形象差异巨大的人,他比郭嘉小两岁,比周瑜大三岁,比马超大四岁,而且活跃时间差不多,但另外几个人通常都是以青年形象出场,鲁肃却是中年形象。

多数人对鲁肃的印象都是厚道的老实人: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1)

鲁肃

或者是纯朴的庄稼汉: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2)

真三国无双的鲁肃

又或者是富裕的土财主: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3)

鲁肃

连穿上戎装都是这这种形象: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4)

鲁肃

但鲁肃是个有豪侠之风的人,个性和刘备很相似,他的形象应该是这样: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5)

鲁肃身材魁梧,出身大富之家,是个文武双全的地主。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6)

暗荣的三国志系列里给了鲁肃富豪的特技,还给过他商业9(最高等级)的技能,因为鲁肃太有钱了。这里给大家提个问:如果你出生在汉末乱世中,是有钱有粮有土地的豪富之家,请问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的回答是靠着家里的财产去钱生钱赚一票大的,那么恭喜你,你就是刘备最看不起的那类人。

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普通人的思路都是保证自己的财富和人身安全,但史书中留名的那些大人物,他们常常不在意身家钱财,而是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事物,因而就不被一般人所接受。例如刘邦朱温被称为游手好闲,桓温刘裕是赌场老赖,曹操起兵时散尽家财,袁绍兄弟离开朝廷在地方造反,郭威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型,毛主席把两万银元(值现在的几百万)拿去资助学生出国搞革命活动,他们大都有正道可走,而且前途不算差,但选择了风险更高回报更大的一条路。

鲁肃的选择和他们相似,他不打理家事囤积财物,反而当起了散财童子,一边卖田送钱,一边学习武艺招聚少年。同乡的长辈都说看来这鲁家是真的不行了,出了这么个脑子不正常的小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鲁肃是东城人,家乡是项羽自刎的地方,鲁肃在东城这个地方很快就出了名,有了许多人来投奔,他们组成的这个组织应该叫东城会吧。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7)

当时周瑜被袁术任命为居巢长,但手上的粮食不够,听说了东城会鲁肃的名号,于是带了几百号人来找鲁肃拉赞助。说是拉赞助,其实就是抢,不然带着这么多人干什么?不过鲁肃却大方得出乎周瑜的预料,要说鲁肃是真的有钱啊,虽然他败家败得厉害,但家里还有六千斛米,鲁肃大手一挥,直接给了周瑜三千斛。周瑜被鲁肃这一举动给惊到了,这时的周瑜心里想的估计是虽然早听说这人不太正常,没想到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夸张。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但周瑜的行事其实和鲁肃有几分相似,当年孙策搬来周瑜的家乡舒县居住,16岁的周瑜也是大手一挥,就送了孙策一套宅子。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于是周瑜和鲁肃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这时周瑜22岁,鲁肃25岁。俩人大概是下面这个画风: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8)

然后袁术也听说了东城会鲁肃的名声,想把他招到自己的手底下,但鲁肃瞧不起袁术,于是带着一家老小去投奔周瑜。袁术的追兵赶来后,鲁肃亲自带着一群壮汉断后,先给追兵讲道理,然后在自己面前立出盾牌,张弓将其射穿,展示自己的武艺,成功靠道理说服了追兵。

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

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偪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9)

不过鲁肃并没有下定决心跟着周瑜去投靠孙策,这时鲁肃的另一位朋友刘晔(就是后来在曹操手下混的那个)请他一起来加入郑宝势力,鲁肃打算来考察一下,结果因为周瑜绑架了自己的老妈而不得不来到江东。就这样,周瑜不但抢了鲁肃的粮食,还逼他上了贼船,鲁肃便来到了孙权手下工作。

鲁肃的为人确实配得上“狂”这个评价,他和孙权一见面就说汉室已不可兴,劝孙权建立帝王之业。大家都知道孙权想当皇帝,但他也被鲁肃这番话给吓了一跳,赶紧说自己不敢想。后来鲁肃还在其他场合说要让孙权统一天下,坐上皇帝宝座,这种公然无视汉室,把称帝挂在嘴边的事,是连董卓都不敢干的。

张昭觉得鲁肃这家伙年少轻狂,对孙权说不可重用鲁肃。但孙权并不以为意,因为他私底下非常满意鲁肃的这番话。孙权很崇拜光武帝刘秀,常将其自喻,他称鲁肃是自己手下的邓禹,邓禹是东汉开国名将之首,曾拒绝王莽之邀,渡过黄河去投奔刘秀,正好鲁肃是渡过长江来投奔孙权,与之相似。孙权赐予鲁肃许多财物,让他有了可以和当初相比拟的财富,要是当初那些笑话鲁肃的人知道这些的话,多半是要傻眼了。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史书并没有记载孙权当时授予了鲁肃正式的官职,估计他在孙权手下是受到了部分同僚排斥的,以致孙权没有重用他的机会。

刘表死后,鲁肃敏锐地意识到荆州的形势非常微妙,很可能影响到将来江东势力的发展,便自请去给刘表吊唁,顺便结交刘备。实际上鲁肃的这个提议十分冒险,孙权家和刘表家是世仇,两家多年以来交战不断,而且年初孙权才刚刚攻杀了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要是刘表的儿子和部下把气出到鲁肃身上,后果不堪设想。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当鲁肃听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荆州时,他的反应不是为了保证安全先观察一下曹军的动向,而是昼夜兼程加快速度去见刘备。而听说刘琮投降,刘备被追杀时,鲁肃依然不肯回头,最后是在当阳长阪见到了刘备。这时的刘备尚未同关羽会和,还没脱离险境,鲁肃在同刘备相遇前后极有可能与曹操的部队发生过零星的交锋。对于鲁肃的前后举动,不得不说的确是很有胆识。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在战前召开军事会议时,多数人都劝说孙权投降,一向张狂的鲁肃此时却一言不发,最后找到一个私下交流的机会时专门劝说孙权决不可投降。他说自己若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10)

但如果孙权投降曹操,可以想想自己会是什么下场。鲁肃的意思很明确,自己不想去曹操那里当个普通官员,孙权也不想放弃帝业,你来当刘秀,我来当邓禹,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剧本。多年后孙权想起鲁肃的这番话时,依然感慨不已。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周瑜去世后推荐鲁肃接自己的班,因为演义的影响,鲁肃接班周瑜这件事被误认为是鲁肃成为了东吴的大都督,这里做一点解释,鲁肃没有当过大都督,甚至周瑜也没当过大都督。江夏之战时周瑜担任前部大督,赤壁之战时周瑜和程普作为左右督击败了曹操,这里的前部大督和左右督都是战时安排,战斗任务结束后自动取消,周瑜去世时早已不是什么前部大督或者左右督。鲁肃接他的班指的是孙权按照周瑜的遗嘱,任命鲁肃接管周瑜手上的四千部曲和下隽、汉昌、刘阳、州陵这四个奉邑。同理,吕蒙接替鲁肃和陆逊接替吕蒙也是接管部队和奉邑,当年欠的三千斛米,如今被连本带利还了回来,鲁肃这把算是赚大了。吕蒙后来袭击荆州时被孙权任命为大督,统领诸军,而直到陆逊在夷陵之战抗击刘备时,才正式有了大都督这个名号。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11)

新三国的鲁肃

老实说鲁肃此时在东吴的地位远没有演义中那么高,鲁肃在赤壁之战前被提拔为赞军校尉,靠着赤壁之战的功劳和周瑜的遗嘱坐火箭当上了汉昌太守、偏将军。汉昌郡和刘备在荆州的地盘相接,要负责对刘备关羽的外交事务,虽说很重要,但孙权手下还有好几个人肩负着重要战区,例如江夏的孙皎、丹杨的孙瑜、广陵的孙韶、庐江的吕蒙,这些都是在前线对付曹操的人,还有在后方讨伐山越的贺齐以及平定交州的步骘,他们并不归鲁肃统领。

虽然无论历史还是演义里的鲁肃都不是文官,演义里还有“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的诗句,但很多人还是忽略了鲁肃的军事才能。鲁肃很有安抚地方和治军的能力,周瑜的四千人马在他的手上发展成了一万多人,孙权也曾大为称赞鲁肃的治军水平,尤其在孙刘交界地这种十分敏感的地带,鲁肃能做到这点颇为不易。

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

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

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不过总体来说,鲁肃接替周瑜后的情况是比较蛋疼的。前面提到,鲁肃有战国之风,他挥霍家财豢养宾客,颇有战国四公子的风范,与周瑜结交而被推荐为接班人,眼光不亚于吕不韦,孙权也曾评价鲁肃“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鲁肃在为孙权规划战略时,也有些战国纵横家的风范,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或者方案来说服君主。他劝说孙权借地给刘备的理由是增加曹操的敌人,比曹刿论战还浅显易懂,曹操落笔于地的段子也体现了此举的威力。

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然而正如齐威王并不会因为邹忌的建议而使诸侯皆朝于齐,鲁肃的方案也带来了很多麻烦,之后的鲁肃基本上是在不停擦屁股。当刘备和关羽对东吴的威胁越来越大时,鲁肃也受到了孙权的责问,鲁肃表示这是正常的问题,没必要太担心,这番回复被孙权定性为说大话。

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

到后面事情已经超出鲁肃的能力控制范围时,鲁肃也加入了夺回荆州的大军,希望努力给孙权一个交代,于是便有了单刀赴会的事。这次谈判中,鲁肃再次发挥了自己暴躁老哥的本色,懒得讲道理,直接怒斥了关羽的一名部下。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12)

但实际上这场谈判对刘备并不算亏,倒不如说解了燃眉之急,大概这是鲁肃为了联盟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他终于无法再像当年那样大手一挥,把一半财产拱手让人。如今的鲁肃已经是孙权的臣下,有着自己的责任,他夹在君主和盟友的中间,要为主君做考虑,不能再率性而为,这便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谈判结束后很快爆发了合肥之战,吴军遭遇了惨败。两年后鲁肃去世,同年曹操从濡须退军,这是曹操所发动的最后一次南征,双方首次达成了和谈,孙权向其臣服。而随着吕蒙的上任,鲁肃苦心孤诣的孙刘盟约终于成为了一张废纸。

东吴鲁肃之后谁是都督(养客似孟尝决策胜张苏)(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