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主要贡献和历史评价(历史何以选中商鞅)
商鞅的成功
首先,商鞅获得大成功,肯定他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
众所周知,商鞅通过一系列手段,包括田税、军功等实现了富国强兵。这个富国强兵也很好理解,田税使得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这样军粮和平时的人口都实现了稳步上升;而军功制度则激发了大家打仗积极进取的劲头,毕竟“首级”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一个敌首,升一级,这直接鼓励了秦国的士兵。商鞅的变法之深刻彻底,使得秦国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征伐不断,最终直指七国。在战争的年代,有钱,有士兵,有军粮,秦国的强大仿佛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而此时,魏国正因为马陵之战而元气大伤,与之相交的韩、赵、齐多少也受到了影响。而此时,就是秦国的壮大时机……
商鞅的失败
其次,他的失在于过分降低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的价值,非常极端的功利主义和结果主义倾向。
他最富争议的地方在于,他不顾同门之情,还利用之,在与魏国公子卬的战役中,他先是回顾了二者的同门之情,又假惺惺地声称自己不愿征战,希望和谈。公子卬如约前往。结果,就在宴会上,商鞅当场扣押了公子卬,并令自己的士兵混在公子卬的军队中,公子卬因此大败。这一行动,不得不说是没下限,纯属损人利己的行为,但颇为讽刺的是,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胜利,尽管它是靠着他欺骗他人和背信弃义获得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是我们后来看到他车裂就理所当然说一句活该的原因,但解气则解矣,两者之间的联系恐怕不会这么简单。难道是要承认,这样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历史之选择
最后,历史为什么选中了商鞅。因为历史需要这样一个人,颠覆一切,为历史奠基。他的成,他的败,仿佛都是注定的。没有这样的功利主义,恐怕也做不到这一切。
我思考了这一切,得出了某个结论,可能历史的真相就是包含某一部分残忍的。发了狠的,种田、征战,商鞅的成功就建立在了这种血汗史上。当然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起码农民不用流离失所;他还带动了士兵破除了世袭制,这是所谓的双赢吧。所谓的功利主义,大抵如此。它就是看最后的结果,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这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决定的。
最后得说一说商鞅的死亡。他最后被什么所灭呢?根本原因是他触犯到了旧贵族的利益,被告谋反,所以被杀了。但他死的过程很唏嘘,他死于自己制定的规定。因为他不许百姓肆意流动,自己在逃亡的时候,因为拿不出文书而难住驿站。更因为曾经生擒魏国公子卬而难逃魏国。他最后被抓在自己的属地上,死亡。他的死亡怪谁呢,是因为他太过背信弃义?但就如我们前文所言,根本原因在于他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但没有这样的功利主义,也做不到他的功绩,虽然这功绩反过来杀了他。这就是历史用它奠基的含义。因此,所谓活该的车裂之语也只能赚得一些唏嘘。只能说,商鞅自己的选择,他快乐就好。旁人的,我们不过是历史的尘埃罢了。
贾谊说,“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这样的“进取”,我们已经知道,注定是不长久的。商君之失,秦之灭亡,就这样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