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

这个周末看什么展?荔枝文艺课课代表给你推荐一个好去处:南京图书馆国学馆“走进佛典——南图馆藏佛经珍品展”

话不多说,先跟着课代表的镜头去看看吧↓

9月3日至9月8日,南京图书馆从馆藏的二百多部佛经善本中精挑细选了十二部汇集成展,让人们看到古籍中鲜活的文字。

为什么会办这场展:因为“晒书”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呀!

晒书,又称“曝书”,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一项文化传统。传说农历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这一天暴晒衣物、书籍等,以防霉变虫蛀。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1)

《新说西游记绘像》(清光绪石印本):唐僧取经归来路上,不慎将经书落入水中,捞起后暴晒,才得以保存。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2)

《世说新语》中关于晒书的轶事

时至今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古籍的保存已不再是困扰,因此,“晒书”的内涵似乎更接近“展示”。

为了把经典“晒”出来!今年夏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首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以“晒书”之名展示国宝和传统技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场全国性的晒书盛宴。南京图书馆则从馆藏佛典出发,精选善本,“晒”出了佛典珍品。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3)

对佛典知与不知,你都能收获颇丰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课代表负责任地说,本展览的展品能满足所有人的求知欲。

对于佛经“十级学者”而言,在这里能欣赏到:

1.十部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佛经经典(《心经》、《金刚经》、《坛经》、《楞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金光明经》等);

2.同一部佛经不同版本的古籍善本。小小剧透下,《心经》的明嘉靖邸荣刻本和明宣德泥金写本会同时出现,展现刻本与写本截然不同的魅力。

对于课代表这样不甚了解佛经的门外汉而言,能学到的就更多了:

1.经典佛经入门速成;

2.领略数百年前高超的书画技艺、装帧技术;

3.get历史“冷知识”。

面对这些古籍善本时,我们可以怎么看?

为了让更多小伙伴能看懂这个展,课代表先行为大家做个导览,把展览重点亮点全都圈圈圈圈出来↓

第一步:看版本

本次展览展出的佛经相当精美,版本丰富各异,既有辽泥金写本、明宣德泥金写本在内的两部写本,还包括朱墨套印本、版画、活字本等多种技术的刻本。

什么是写本呢?广义的来讲,所有手写的纸本文献都可称作写本。但现在一般把印刷术发明以前的手写本、名家抄本及佛教经文手抄本称为写本。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4)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明宣德七年(1423)写本

这幅看着品相不凡的佛经诞生于明宣德七年,不要以为它是复制版或者修复版哦,你所见到的它就是它本来的样子。

由于使用了金汁(碎金箔和动物骨胶混合制成的特制墨水)和瓷青纸(桑皮制成的纸,常用作抄写佛经),历经近600年的岁月磨洗,它依旧灿然若新。

当然,能“容颜永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据史料记载,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只能买十张瓷青纸,而当时普通的纸张一两八钱就可以买2000张,所以也只有宫廷御制的经书才能这么任性。

在本次展览中,还有一部《心经》,是明嘉靖刻本。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5)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邸荣刻本

什么是刻本呢?刻本也叫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

这部《心经》刻本很特别,它是明嘉靖年间司礼监下属的一个经厂(印刷厂)印制的,负责人是邸荣。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里头都是宦官,所以这部《心经》的印制完全是由太监负责的,这在中国印刷史上绝无仅有。据了解,宦官当道的明朝,司礼监权力巨大,甚至可以帮助皇帝批阅奏章。但也因为太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们负责刻印的书本里也会出现不少错误。

在本次展览中,还有佛家经典中常见的版画: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十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姑苏徐侍溪经坊刻本

佛教版画到了明代达到了高峰,与咸通九年发掘于敦煌的《金刚经》上的版画相比(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刻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物)相比,这个已经非常精美了。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7)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咸通九年

第二步:看文字

书法艺术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在这里,你能同时看到楷书、隶书、篆书、西夏文等多种字体和文字,一次过足瘾。

最令课代表惊叹的是这本32体《金刚经》。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倪锦刻本

《金刚经》正文有32段,这部刻本便汇集了32种小篆字体,一段用一种篆体完成了这部经书,譬如玉筋篆、悬针篆、鼎篆等等。先用楷书写一遍正文,再用隶书介绍一下所用篆书的字体,最后再用该篆体写一遍。

篆体有很多种,流传至今,许多字体在民间已经消亡,但是在这本经书上依然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

另一部兼具文物和艺术价值的是这部西夏文刻本。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9)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10)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元活字本(西夏文)

西夏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1036)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的。一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称为蕃书或蕃文。结构仿汉字,用点、横、竖、撇、捺、拐、拐钩等组字,斜笔较多,没有竖钩。单纯字较少,合成字占绝大多数。

课代表看完惊呼:好复杂的文字啊!这本经书的收藏者曾经对照字典译制了一页,可能也是因为过于复杂繁琐而作罢了吧(玩笑)。

第三步:看装帧

装帧是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在没有机械的古代,书本的装帧也很有看头。

卷轴装: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1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辽重熙四年(1035)(北宋景祐二年)泥金写本

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是南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它就使用了卷轴装。

据了解,这部佛经全部展开有8.39米长,但是因为身子骨比较脆弱,每展出一次裂缝就会变宽一点,所以每次展览只能展览一小半,也很少展出,机会难得。

经折装:将长幅书页进行折叠,折为书本大小,前后粘以书面,这种装帧形式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12)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明宣德七年(1423)写本

线装:书籍装订的方法之一。其明显特征是装订的书线露在书外。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1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卷》,明刻本

佛经最重要的经典(周末来南京图书馆)(1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十卷》,明凌毓枬刻朱墨套印本

提醒大家:线装是明朝中期才出现的,如果你在表现明朝以前故事的电视剧中看到了线装,那就违反史实咯。

课代表的导览到这里就结束啦!欢迎大家周末走进南京图书馆,走近佛典,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