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校园里那各式的舞台(十日谈校园里那各式的舞台)

最叫上海戏剧学院学生们开心的,是在艺术节期间在上戏举办的“青年艺术创想周”,这一整周时间,所有下午的课程都会暂停。老师不教书,学生不上课。可谁也不闲着,演出、展览、讲座、互动游戏,戏剧、音乐、舞蹈、多媒体、皮影,校园里人来人往,脚步匆匆,除了上戏本校的师生,许多慕名而来的艺术爱好者,也纷纷涌来,赶赴这场盛大的party。

十日谈校园里那各式的舞台(十日谈校园里那各式的舞台)(1)

在所有的演出中,每年最叫人惊喜的,是利用校园环境而设的环境戏剧和装置。今年有一部原创巴士沉浸式戏剧《最远的71路》,在71路公交车内上演,你以为是校车,可登上去,经历的却是一个女孩的一生,漫长的人生之旅被浓缩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中,演员们没有台词,用肢体表现着相识、相恋、相知、相守。公交穿行在城市的街头,周围熟悉的景色,正是每天的下班路,物我两忘,亦真亦幻。全新的观演方式,让演员和观众、主体和客体、车程和旅程不知不觉融为一体。此外,校园内的草坪变身为赶考路,《南柯一梦》上演了落榜书生的憾意人生,有上戏“第二食堂”之称的咖啡馆变身为演出场,隔着落地窗上演《美喵人生》。

而许多普通观众,最喜欢的节目就是每晚红楼大草坪前的演出,舞蹈、民乐、国标舞、音乐会、表演赛,场场不同,这种露天形式的演出,让人吹着晚风、跟着摇摆、轻轻和唱,好不惬意。

去创想周,你不需要做攻略,也不用关注哪些是网红打卡点,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艺术,放松心情,随便在红楼前的大草坪上坐下,或是走进红楼里的任意一间教室,也许就“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真诚,发出对人生、命运、真实等问题的探寻与思考,他们也许并不出名,有些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有些作品还需打磨,有些思考也尚未定型,但青年和艺术这两大元素的碰撞蒸腾,所迸发出的力量,却叫人耳目一新。掐指算来,今年已是创想周举办的第八个年头,不少青年艺术家正是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了世界,那些青葱模样,成为校园里难忘的风景。

许多大一刚进校的学生看后说,这一周,比在课堂里上什么课都来得真切直观,直接刷新了对戏剧、艺术的认知,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观看中,学生们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朦胧的艺术直感。

当你匆匆走过既往熟悉的校园,总有一两处让你驻足,停下来追问那个永恒的母题,艺术是什么?艺术为什么?它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专供,也不是曲高和寡的人间另类,它是近在身边,可闻可感的血脉呼吸与年轻生命。

游园一圈,已是夜晚。走出校园,回首望去,你会感觉刚才过去的那几个小时,仿佛是做了一场春秋大梦,穿越了前世,又拷问了今生,而接下去,你将步履不停地奔赴自己的人生剧场,那里有你日日牵挂的场景和情节,角色和主题。(雷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