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的压力大洗牌(谁该为明星餐饮寒冬买单)

餐饮业的压力大洗牌(谁该为明星餐饮寒冬买单)(1)

□张心语(西南科技大学)

2020年7月11日,以火锅为主打的餐饮品牌贤合庄北京首店在北京东五环外的常营正式开业,该店迅速成为北京网红餐饮打卡地。然而好景不长,今年4月,门店招牌却已经换成了巴奴毛肚火锅。今年5月初,陈赫正式退出贤合庄股东行列,双方也不再有任何股权关系。(6月5日 《中国新闻周刊》)

本是普通的股东变动,但加上明星效应就变得不普通了。此前,“贤合庄”因陈赫的明星效应开始迅速扩张,在2021年,贤合庄的门店数量超过了800家。但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22日,贤合庄在全国各地已经关店超270家,关店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而这只是“明星餐饮”寒冬的冰山一角。据《财经天下》周刊不完全统计,孙艺洲的“灶门坎卤味烧烤”、郑恺的“火凤祥”鲜货火锅、杜海涛的淮河路“辣斗辣”火锅店、钱枫加盟开设的“井格老灶火锅”等明星餐饮店都出现了大量门店歇业关门的情况。

一时间,这一波又一波的闭店浪潮让人不禁疑惑,“明星效应 专业营销”的模式为何突然不好使了?加盟商、明星、餐饮企业、营销团队、市场环境,谁该为这场明星餐饮寒冬买单呢?

餐饮行业相较于其他服务行业门槛低、易上手,明星开餐饮店的优势也更显著。相比普通人,明星资源和资金更加充沛,再加上自带人气和号召力可以带来人群流量。但成也名气,败也名气。由于明星的光环,大众对产品本身、服务等会有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是污点就很容易失去大众信任。

不仅如此,大多数的明星们往往将门店交给专业的团队运营,而不是自己专门经营。明星只负责在“前面”宣传,公司机构则担任着“后面”的运营。在这样运营模式里,明星与运营商互惠互利,“相互成就”,作为第三方的加盟商就成了“韭菜”。明星赚得盆满钵满,“功成身退”,留下加盟商成为“大冤种”。前段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加盟商穿着统一的红色T恤,上面印着白字“惨”或“坑”字到贤合庄的总部所在地成都进行维权的事件还历历在目。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客观环境也是引发这场寒冬的加速器。餐饮行业本身就处于严重内卷的状态,竞争十分激烈,能脱颖而出的本来就少。再加上疫情以来,整个餐饮行业本身就处于艰难度日的状态。供大于求、市场饱和、质量跟不上、无特色……这场泡沫雪花终于下到了明星餐饮界了。

总体而言,明星餐饮行业寒冬的到来有迹可循。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任何产业要想经久不衰都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和环境才是打破寒冬的有力之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