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

点击关注@七品草民 一起读《史记》。码字不易,谢绝抄袭。

刘邦建汉得到两个韩信辅佐,一个是曾受“胯下之辱”的大将军,另一个为韩国王室后裔,他们最终都受封为诸侯王。

两人在《史记》中均列传记叙,第三十二篇列传为《淮阴侯》,第三十三篇列传为《韩王信 卢绾》。韩王信在刘邦称帝之前功绩并不显著,反叛之后投降了匈奴,与燕王卢绾经历十分相似,所以司马迁将两人合并列传。

关于卢绾的历史,本人在《卢绾造反,无能者的悲哀与苍凉》一文中已详解。关于韩王信的记叙,从《留侯世家》、《韩王信列传》对比来看发现司马迁隐藏着秘密。

关于韩王信的出身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司马迁为以示区别,大将军韩信称“韩信”或者“淮阴侯”,而“韩王信”则指韩国王室后裔。“孽孙”,一般指姬妾所生的儿子的儿子,即韩王信不是韩襄王太子的儿子。

至于韩王信究竟是韩襄王那个儿子的儿子已无法考证,张良俘虏韩王信并认可就行,因为张良的父亲、爷爷都是韩国丞相,辅佐了五代韩国君王。

在《史记》中司马迁只是明确韩王信一个显著特点——“长八尺五寸”,“长”指身高,秦汉代一尺差不多23厘米,身高195厘米左右。在当下也算是高人了。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二月(秦汉之际一年中十月为首),刘邦遭遇反秦起义大挫折。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1)

韩王信雕像。

“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雍齿本来不愿意归附刘邦,当魏王招降时,雍齿竟然带领丰地守军投降了。

“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刘邦带兵攻打丰县,但是没有成功拿下。刘邦为复仇,曾投奔挂靠“假王”景驹,以此借兵攻打丰县,但最终仍未攻克丰县。

“丰不拔,闻项梁兵众,往请击丰”,听说项梁兵多势众,去请求帮助夺回丰县。前208年四月,刘邦听说项梁在薛,带了百十骑兵去拜会项梁。“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项梁拨给刘邦五千士兵,十名将军。

刘邦在项梁的帮助得以东山再起,“沛公还,引兵攻丰”,拔下丰县。

拥立韩国王室之后

“从项梁月余,项羽已拔襄城还。项梁尽招别将居薛”,刘邦投奔项梁一个月之后,项羽攻克襄城返回,项梁召集所有部将到薛城议事。

“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听说陈胜确定战死,项梁决定拥立楚国后人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在《秦汉之际月表》中,这事发生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与刘邦重夺丰县时间吻合。

薛城会议主题就是立楚王。项梁实力强大为何要立他人为王?其一,陈胜之死是个教训;其二,六国之后有号召力。

所以,立六国之后是“扯虎皮做大旗”,反秦可以凝聚力量,赢得民心。

“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等到项梁确立了楚王,燕、齐、赵、魏国的后人都已经承前为王了。

当时,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赵王武臣、燕王韩广,前两者尚且算是王室后人,后两者为陈胜将相,应该与战国时燕赵王室并无关联。

所以,六国之后只剩下韩国这张牌可以打了。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2)

刘邦从薛城会议领会了精神,所以也想复制“立六国之后”的模式。于是,让“五世相韩”的张良劝说项梁,“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唯独韩国尚无所继位为王的人,立韩国贵族子弟横阳君韩成继承为王。

在《留侯世家》中,“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张良向项梁推荐了韩成,而自己被任命为韩“申徒”(即司徒)。“欲以抚定韩故地”,项梁想要让韩成带领义军平定韩地。这与张良立韩王成的目标基本一致,“益树党”,多增加同盟数量。

但是,我以为张良目的应该是帮助刘邦扩大势力。

六国之后的影响力

张良“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张良与韩王成仅带领千余人便可以征讨韩地,而且降服了数座城池。

这便是六国之后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韩国被秦灭亡时,国君为韩王安,是韩襄王的重孙子辈。韩国被灭,作为王室后人韩王信为何没有光复韩国的意图?张良作为丞相之子,却能够“弟死不葬”,出巨资悬赏大力士暗杀秦始皇。

其次,张良向项梁推荐横阳君韩成,而非韩王信。张良“五世相韩”,应该熟悉韩国王室,岂能不知韩王信的下落?

再次,从前209年八月诸侯纷纷起义,到前208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韩成或者韩王信又去忙什么去了呢?

这三点确实让人纳闷!让人怀疑韩成或者韩王信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韩国王室后人!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3)

“项梁败死定陶,成奔怀王”,前208年九月项梁在定陶战败而亡,韩王成投奔楚怀王。

“沛公引兵击阳城(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刘邦带兵攻打阳城,派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劝降韩国原来辖地,俘虏了韩王信。“以为韩将,将其后从沛公入武关(陕西丹凤)”,刘邦任命韩王信为韩国将军,率领他的军队随从西进武关。

在《韩王信列传》,这前后相承的三句话说明什么呢?韩王成与张良关系并不亲密!

刘邦受命于楚怀王入关击秦,而张良与韩王信却能追随左右,但“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今河南禹县)”。这说明刘邦与韩王信相对更亲近一些。

韩王信功绩乏善可陈

“沛公立为汉王”,是在前206年二月,“韩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韩王信因为追随刘邦入秦到汉中,所以有机会出谋划策。

“项王王诸侯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向,可以争天下。”——《史记·列传第三十三 韩王信 卢绾》

大致意思是:项羽封诸侯关中一带,唯独分封汉王偏远闭塞的汉中地带,这是降职了。现在军中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踮起脚盼望着回家,指引军中士卒锐气向东,可以用来争夺天下。

但是,@七品草民 认为这话并非韩王信所说,更像是大将军韩信的见识。其一,在《汉高祖本纪》类似话是大将军“韩信”;其二,从反秦的主动性以及后来立功表现来看,韩王信未必有如此见识。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4)

“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刘邦重返三秦,答应立韩王信为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先任命韩王信为韩国太尉,带兵平定韩国原属地。

“三秦”是项羽杰作,他将秦国属地封赏给三个秦国降将,而按照楚怀王事先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应该是关中王。但是,项羽背信弃约,分封刘邦偏远的汉中、巴蜀一带。

从《秦汉之际月表》中来看,刘邦还定三秦是汉二年(前205年)八月。在《汉高祖本纪》中对应这么一条,“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

所以说,要么是司马迁搞混了,给韩王信嫁接了大将军韩信智慧;要么是韩王信像燕王卢绾一样功绩乏善可陈。

张良辞别刘邦的目的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前206年二月,项羽所分封的诸侯王都回到了各自封地,但是韩王成没有回去,原因是没有跟随项羽入关。

在《留侯世家》中,“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张良辞别刘邦到韩王成身边,韩成却认为张良跟随过刘邦。言外之意,韩王成对张良不信任,还可能将项羽不放他赴韩上任归罪于张良。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陕西褒城),遣良归韩”,刘邦到封国就任,张良送到褒中,刘邦遣送张良回韩。司马迁在此用了一个“遣”字,说明张良回韩是刘邦派去的。

那么,张良此行意欲何为?是辅佐韩王成重振韩国,还是为刘邦缔结同盟?看看最终结果便清楚答案。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今徐州)”,项羽直到最后也没有让韩王成返回封地,反而将韩成贬王为侯,继而又在彭城杀掉了韩成。

张良跟随韩成这段时间,可以说“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一,“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告诉项羽,刘邦已经断了退路不会再返回关中;第二,转移矛盾焦点,“乃以齐王田荣,书告项王”。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5)

张良画像。

正是张良这两点,为刘邦“还定三秦”赢得时间。“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项羽不再担忧西部的刘邦;“而发兵北击齐”,用兵北伐齐国。汉元年(前206年)五月田荣反叛项羽,八月“三秦”王降汉。(《秦汉之际月表》)

韩王成被杀后,张良回到刘邦身边,“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张良到韩王成身边没有缔结同盟,但是帮助刘邦返回关中创造了条件。

荡平韩地追随汉王

项羽听说刘邦派韩王信征讨韩地,所以才杀掉了韩王成,“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苏州)令郑昌为韩王以拒汉”,项羽任命吴中县令郑昌为韩王,阻击对抗汉军东进。

“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余城”,前205年,韩信攻克了韩国十多座城池。此处“韩信”与《汉高祖本纪》中确实让人拿捏不准了,“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汉高祖本纪》),韩王昌不听劝降,刘邦派韩信将其击败。而在《项羽本纪》中却是“汉使张良徇(掠取)韩”。

“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河南登封县东南)”,刘邦东进黄河以南,韩信加快了对阳城的攻击,终于战败韩王郑昌。

“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时间为汉二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兑现了诺言,“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秦汉之际月表》),“常将韩兵从”,韩王信始终带领韩国士兵追随刘邦。

从结果来往前推,攻打阳城以及迫降韩王郑昌的应该是韩王信,再往前“略定韩十余城”也应该是韩王信。而《汉高祖本纪》中的“使韩信击破之”应该也是韩王信。

这也可能是韩王信的主要军功战绩了。相对于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韩王信的战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与燕王臧荼、赵王张敖相比也逊色不少。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6)

从诸侯王到流亡匈奴

汉三年(前204年),刘邦从荥阳仓皇出逃,在《汉高祖本纪》中是周苛、枞公、魏王豹留守荥阳城,《韩王信列传》中明确韩王信也是守将之一

最终荥阳城被楚军攻克,周苛、枞公誓死不降,被项羽杀害;魏王豹因此前曾背叛刘邦,被周苛、枞公私下提前处决了;而韩王信城破之日则投降了项羽。

韩王信不久从楚军中逃回汉军,“汉复立以为韩王”,直到打败项羽,平定了天下。“五年(前202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颍川”,刘邦称帝,韩王信被封为诸侯王,统辖区域为河南中部和东南一带。

韩王信真实身份(一个傀儡的身世谎言)(7)

“明年(前201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巩县)、洛(洛阳),南迫宛(南阳)、叶(叶县),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前201年春天,刘邦认为韩王信有军事才能,统治区域四邻位置紧要,都是强兵把守的地方。

刘邦明显对韩王信占据核心位置不放心,“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太原古城营)”,于是下诏书命令韩王信迁移到太原以北,防御匈奴。

韩王信又上书主动请求再往北去,“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今山西朔县)”,刘邦下诏批准。前200年冬,韩王信勾结匈奴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北伐遭遇了白登山之围。而此后韩王信投降匈奴,直至汉十一年(前196)春,汉将柴武在参合斩韩王信。

结束语

小时候,曾经玩过一种卡片,正面看是一种景象,侧面看又是一种景象。当时知道是表面斜纹折射光线的缘故,不同角度看会呈现出不同景象。

而今读《史记》也有类似感觉,本纪、世家、列传单独看是一个故事,对比着看又会发现隐藏着另外的故事。从《留侯世家》与《韩王信列传》中,@七品草民 发现韩王信实际是张良替刘邦设置的一个傀儡,用韩国王室后人的身份,招兵买马,攻城略地,安抚人心。

这绝对是“扯虎皮拉大旗”!

韩王信与张良后来交集几乎没有,这估计与汉三年(前204年)刘邦“与郦食其谋桡(削弱)楚权”有关,此时张良已经不建议再立六国之后了。

但这并不能撇清韩王信身世骗局与张良的关系,伪造韩王信为韩国王室后人的身份,只有张良这个“五世相韩”的丞相后代可以做得出来。

对话,跨越两千年;邂逅,司马迁密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