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李湛生平简介(封国南阳的平凡亲王)

前言:河南省南阳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赫赫的地位。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其千古名篇《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据说至今南阳市和襄阳市为了这位诸葛丞相的躬耕地,依然争夺地非常激烈。

其实在当时南阳郡的治所宛(音yuān)城,还发生过一起曹操爱熟妇不爱儿子的故事。据传当年曹操从护城河上的老桥逃出生天,这座桥由此被称为魏公桥。数百年之后,此桥逐渐朽破,大明宗室唐王府中的承奉魏三自掏腰包修理此桥,从此魏公桥就有了双重含义。

至于魏三所效力的唐王府,其首封亲王唐定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更为神奇的是到了明末,南阳竟然还出了一个朱皇帝,堪称明末最有气节和风骨的一支宗室。

唐穆宗李湛生平简介(封国南阳的平凡亲王)(1)

南阳武侯祠

平凡无奇的太祖系亲王
  • 坐观皇族内战

朱桱(音jìng),生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9月18日,生母为李美人。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6岁的朱桱被封为唐王,封国河南南阳。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朱元璋大封后宫,李美人因诞育皇子进封贤妃。虽说由于年纪太小,唐王在洪武朝几乎没有留下有价值的记录。但从他记事开始,连续发生的韩国公李善长案、凉国公蓝玉案,其血腥程度必然也对年幼的朱桱带来深刻的印象。

随后在朱桱13岁的时候,父皇朱元璋驾崩,母妃殉葬。比自己还年长10岁的大侄子朱允炆当了皇帝以后,立刻翻脸不认人。唐王很快就听说五哥周王、七哥齐王、十三哥代王、十八哥岷王相继被抓,十二哥湘王被逼自焚。四哥燕王和十七哥宁王在北边起兵造反。十五哥辽王、十九哥谷王放弃封国,逃回南京。一时之间北平、山东、辽东等地烽烟滚滚,大明皇室之间杀的血流成河。这种形势下,唐王自然无法前去南阳就藩,他乖乖地待在南京,等待最终胜利一方的产生。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在谷王朱橞的帮助下攻入金川门,皇帝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殉国。6月17日,朱棣登基称帝,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称明年为永乐元年。

唐穆宗李湛生平简介(封国南阳的平凡亲王)(2)

朱棣剧照

  • 身份尊贵的王妃

7月24日,朱棣大封在京诸王,唐王获赐黄金百两、白金千两、彩币四十匹、锦十匹、纱罗各二十匹、钞五千锭。8月9日,朱棣下旨为唐王和两个弟弟郢王、伊王制造亲王仪仗。10月17日,又为三王行冠礼。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8月9日,黔国威毅公吴复的孙女吴氏被册为唐王妃。

吴复是庐州人,自濠州起就是朱元璋的手下,堪称嫡系中的嫡系。明朝建立后,吴复出任安陆卫指挥使,随大将军徐达北伐,在陕西一举击败王保保所部元军。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获封安陆侯。洪武十六年吴复在云南因公殉职,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安陆侯家族,是洪武年间少数未受株连的勋贵。吴复死后,其子吴杰袭封安陆侯,在靖难战争中因白沟河一战失利,被朱允炆贬为南宁卫指挥使。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的时候,吴杰的儿子吴璟因父亲去世,向朝廷恳请袭封安陆侯,遭到朱棣的拒绝。这次封吴璟的姐妹为唐王妃,对吴家来说也算聊胜于无。

  • 等待就藩时的乱子

朱桱在成婚时已经19岁,按理已经到了就藩的年龄。但是由于此时国内局势仍然不太稳定,朱棣也不急于让这几个年轻的弟弟去自己封国。但是少年亲王身份尊贵,在京师又闲极无聊,难免会惹出事来。即使唐王本人谨慎小心,也架不住手下有猪一样的队友。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唐府长史程济和韩府长史司典簿魏居敬一起犯了夜禁。夜禁就是宵禁,根据《大明律》: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此期间违反禁令上街的,视情节严重程度,笞打四十下至五十下不等。笞(音chī),指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当时五城兵马司抓到程济和魏居敬之后,立刻送交法司治罪。虽说朱棣看在弟弟唐王和韩王的面子上特赦了二人,但吏部官员却乘机提出裁撤在京王府官员。指出现在各亲王尚未就藩,王府官员无需过多。最终打发了134名各王府官员回乡待岗,等亲王之国再重新上岗。

吏部言在京各王王府官坐食俸禄,闲暇无事,致多纵肆,宜改用之。上曰:"王皆年少,方资辅导。其长史、纪善、教授、伴读之官不可阙。若审理、奉祠、工正等官职事闲暇者,暂遣还乡,待王之国召之。"—《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一》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八月,唐王朱桱正式之国南阳。唐王就藩后,曾回南京朝觐一次。但很快就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8月6日去世,年仅30岁。朱棣对于弟弟的死,给予了异乎寻常的伤痛,特地辍视朝十有三日(据朱桱圹志为十五日),赐谥曰定。《太宗实录》对唐王的评价是"资禀敏慧,然少检束",似乎也不是很高,难道是因为聪明劲深得四哥喜爱?唐王妃吴氏由于生了两个儿子,因此并没有在朱桱死后殉葬。但她寿命也不长,在三年后就去世了。

唐穆宗李湛生平简介(封国南阳的平凡亲王)(3)

隆武帝画像

唐定王身后事

朱桱死后,其嫡长子朱琼烃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袭封唐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月去世,年仅21岁,谥曰靖。唐靖王无子,其嫡亲弟弟、唐定王第三子朱琼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三月袭封唐王。朱琼炟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七月去世,享年64岁,谥曰宪。

唐宪王共六子,嫡长子朱芝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四月封唐世子。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十一月去世,年仅16岁,谥曰悼简。由于朱芝壐无子,其嫡亲弟弟舞阳王朱芝址在唐宪王去世后袭封唐王。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十二月去世,享年54岁,谥曰庄。

唐庄王共五子,庶长子朱弥鍗于弘治元年(公元1489年)九月袭封唐王,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去世,享年64岁,谥曰成。唐成王共有二子,可惜都夭折。唐府大宗绝嗣,伦序应由唐庄王次子浙阳王朱弥鎈袭封。但是朱弥鎈死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且并无子嗣。此时唐王一爵伦序应由唐庄王第三子文城王朱弥钳继承,朱弥钳虽死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但其子朱宇温尚在。于是在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文城王朱宇温袭封唐王。朱宇温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去世,享年76岁,谥曰敬。而在明末喋血抗清的隆武帝朱聿键,是唐敬王的玄孙。

朱聿键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袭封唐王,他在嗣封之初就不顾宗室不得干政的禁令,就宗室换授等问题与崇祯朝大臣多次发生冲突。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八月,满清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领兵直逼北京。朱聿键在听说北京戒严的消息之后,主动上疏请求率兵勤王。在多次呼吁未果后,唐王毅然率领护卫军千人北上勤王。可惜朱聿键空有一腔热血,崇祯帝不但勒令其班师,还在当年十一月将其废为庶人,押赴凤阳高墙监禁。

唐穆宗李湛生平简介(封国南阳的平凡亲王)(4)

崇祯帝殉国处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义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殉国。其堂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元弘光,大赦天下。此时已在凤阳被关押近八年的朱聿键也被赦免,由于其在被废为庶人之后,其弟朱聿鏼袭封唐王,因此朱聿键只得到一个南阳王的郡王爵位。

弘光政权覆灭后,朱聿键在镇江总兵官郑鸿逵的护送下前往福州,并在得知弘光帝噩耗后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隆武。可惜隆武帝虽有恢复之志,却备受权臣郑芝龙的掣肘。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八月,隆武帝在汀州殉国,享年44岁。其弟在广州继位,改元绍武。当年十二月,汉奸李成栋攻入广州,绍武帝自缢殉国。

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满清顺治十四年),永历帝朱由榔为朱聿键上尊号为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庙号绍宗。

唐穆宗李湛生平简介(封国南阳的平凡亲王)(5)

唐王府王府山

结语:唐王府位于今南阳市王府街,由南阳卫治改建。清朝建立后,唐王府被改建为学宫,今已不存。但王府中一座由太湖石所修建的假山-王府山,却侥幸留存到了今日。王府山高18米,占地面积约346平方米,为古时南阳城的制高点。据说对于王府山,南阳人还有一句顺口溜:"南阳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社旗有个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

唐王府在南阳府城内通清街,永乐二年以南阳卫治改建…后有山石,名曰王府山。—《南阳府志校注》

唐王一脉的始祖唐定王朱桱虽然平平无奇,但他的后人隆武帝朱聿键却拼着一腔热血,在明末那个神州陆沉的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朱聿键的表现,足以告慰他的先祖朱元璋。如果真的赋予这些大明亲王一定权力,让他们甩开膀子干的话,崇祯帝会不会避免煤山自尽的结局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