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旁人光看这句话,肯定会有无限的遐想,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萧何是一个人名不假,成和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而成就这不同结局的正是名为萧何的人。一般来说,在古代,无论人臣,其实动作行为所针对的一般是天潢贵胄,而在这里,萧何所作用的却并非是刘邦或者是吕后,而是韩信。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1)

萧何在历史上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刘邦能够顺利拿下天下,萧何是有大功的,韩信也是如此,韩信是刘邦的一员虎将,可以说没有韩信,刘邦拿下天下是要费些气力的,那么同样是为刘邦服务的两位功臣,为何会说萧何成就了韩信,也毁了韩信呢。

请看细节,韩信原先是项羽手下的一个小兵,因为项羽没有重用韩信,韩信转而投靠到刘邦,但是结局一样,韩信到刘邦手下依然没有得到重用,而且还犯了事,这下把韩信急的,在情急之下,韩信想到了好友萧何。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2)

萧何知道了韩信的难处之后,多次给刘邦推荐韩信,但是刘邦都不为所动,此时的韩信我心灰意冷,准备出城离开,萧何得知之后,连夜骑马去追韩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两个男人在夜黑风高之时,骑着快马,一前一后,别提有多美好了,就这样,历史上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说。

萧何出城追韩信,让小人得逞,便向刘邦举报说萧何出城去了,刘邦这个人虽然肯任用贤能,但是在用人上面却经常怀有疑心病,所以得知萧何出城,就认为萧何逃了,却不想萧何又回来了,而且还带着韩信。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3)

刘邦怒斥萧何,为何放着那么多大将不去追,反而重视这样一个无名小卒,后在萧何的说道下,韩信得以重用。所以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能够功成名就被封为楚王,完全是得益于萧何。

如果不是萧何出去连夜追回韩信,或许历史上就没有韩信浓墨重彩的一笔了。然而,如果韩信做一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奈何他功高盖主,招引小人诬陷,韩信从楚王之位上一下变成了阶下囚,这也让韩信知道了刘邦的为人。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4)

自此,韩信和代国相国等人筹谋起兵造反,韩信在长安响应代国方面,刘邦的无端猜忌导致韩信走上了反叛的道路,这还是与萧何有关。如果不是萧何推荐韩信,让韩信得以重用,建立功勋的话,韩信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弹劾谋反呢。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5)

韩信在长安响应谋反,让刘邦大为恼怒,于是率兵去平叛,但是韩信没有出兵,这个时候,刘邦背后的吕后站了出来,吕后召见韩信,为了降服韩信,吕后让萧何出面召见韩信。

韩信认为萧何有恩于自己,断然不会害怕自己,到最后韩信还是高估了萧何,韩信刚一进宫就被拿下,后被吕后带入长乐宫杀害。在韩信看来,萧何既是自己的恩人也是自己的仇人,民间对这件事的评价也就有了"成也萧何败萧何"之说。

什么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民间所说的34)(6)

实际上,韩信被重用是萧何愿意看到的,而韩信被杀是萧何最不愿意看到的,可以说萧何邀请韩信见面,也是吕后所威逼,萧何无论怎么厉害,在吕后和刘邦前面也不过而已。

萧何在刘邦之后,辅佐了汉惠帝,可见萧何的远见和韩信并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且在萧何的人生当中,并非韩信是唯一的,如果当时萧何不答应吕后,萧何就会陷入窘境。从萧何和沛县县令等人起义反秦朝=那刻起,就可以说明萧何并非是将忠义看得很重的人,但却是一个有深谋远见之人。

刘邦大破秦军进入咸阳之际,萧何不像其他将士以及沛公等人那样和刘邦一同进入咸阳宫,被眼前的珠宝美女所迷惑,而是前往丞相府,由此可见,萧何是最善于自保的人。总的说来其实韩信无论有功或者是被害,并非完全因为萧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