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

概 述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重要的一项治疗技术,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关于静脉输液的知识点、注意事项以及输液反应的处理。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是临床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1)

安全注射:WHO 对安全注射的定义为“注射、穿刺采血或静脉置入器材,应对接受注射者无害,不会给实施操作者或参与者带来可避免的暴露风险,注射废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患者。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患者。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2)

适应症

各省市出台关于门诊静脉输液的相应政策,本着“能口服不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并给出了静脉输液的推荐指征,即: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具体使用指征如下:

(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禁忌症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3)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4)

常用溶液的选择

1.晶体溶液: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停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1)5%~10%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量。

(2)0.9%氯化钠(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溶液:供给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3)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4)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利尿脱水。

2.胶体溶液: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停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常用的胶体溶液有:

(1)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2)低分子羟乙基淀粉: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4)水解蛋白注射液: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3.静脉高营养液:供给热量,维持正氮平衡,供给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氨基酸、脂肪乳剂注射液等。

静脉输液位置的选择

1、临床中常用的输液部位:周围浅静脉、头皮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这里主要介绍周围静脉输液法。

2、成人常采用四肢远端浅表静脉,在非特殊情况下以上肢远端的浅静脉如手背为主要穿刺部位,宜选大、中静脉,不能在同一一条静脉上短距离反复穿刺输液。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1 向护士告知个人的既往史和药物过敏史,

2 输液前如有:碘酒、酒精、胶布过敏请提前向护士告知,

3 尽量在进食后进行静脉输液,避免空腹或因体质虚弱而引起晕厥等不良反应,

4 需排空小便,避免因频繁活动而引起针头脱出,

5 患者输液过程中严禁离开病房,

6 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皮疹、心慌憋气、胸闷气短、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应立即通知护士。严禁自行加热液体,导致药液变质,影响药效及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7 根据病情、年龄、药液性质、药理作用等调节好滴速后,严禁患者及家属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8 保持输液管路平顺,避免受压打折。若输液中出现液体不滴、回血、穿刺部位疼痛、液体外渗所致肿胀等情况,应立即通知护士。不可擅自挤压输液管,加重药液外渗,

9 上卫生间时最好有家属陪同,切记不可将输液小壶平放及倒置。输液侧肢体减少活动,避免用力,

10 应在药液完全滴尽前,提前通知护士,

11 拔针后应按压输液部位至少5分钟,(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防止出血造成局部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如若出现,可用土豆片外敷,

12 输液期间严禁饮酒,特别是输注抗生素期间,

13 穿刺部位要保持干爽、清洁,

14 因疾病会引起血管瘪缩、弹性差而加重扎液难度,请您给予理解,

15 回家后若出现迟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心慌憋气、胸闷气短、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及时医院就诊。

16、针对血管不好的情况,需要穿刺前不需要拍打静脉。为了让穿刺静脉扩张,我们可以用酒精棉片反复擦拭静脉,或用拇指指腹进行推拿按摩的方法使静脉血管扩张,在冬季可以用热敷的方法等,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感。

常见输液反应的处理

一、药物热原反应

药品生产本身带有或输液器材、输液操作不当都可引入致热原。热原主要是细菌的内毒素,输液过程中热原逐渐进入机体内,当超过人体耐受量时便发生反应。

温馨提示:

热原存在于细菌的细胞外膜,活的细菌并不把内毒素排出菌体之外,只有当细菌死亡,细胞膜破裂时才释放出来。

临床表现:

热原反应一般发生在输液开始后20min左右,也有发生在2~4h内,一般持续约0.5~1小时。

热原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关节痛、皮肤灰白色、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抢救原则:

1.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

2.立即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或静注,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滴,或予苯海拉明、氛苯那敏肌注。

3.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寒战者予保温,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治疗。

4.山莨菪碱(654-2)是有效的治疗药物,静脉应用20~30mg可迅速缓解热原反应,其治疗机制为改善微循环,缓解组织缺氧,同时也有利于热原的清除。

二、静脉炎

静脉炎是机体静脉血管内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炎症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过高,输液速度过快等,药液对血管会产生刺激,局部出现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沿静脉走向可发现条索状的红线。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5)

抢救原则:

1.减慢、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

2.抬高患肢20°~30°,促进静脉回流。

3.理疗或热湿敷(50%硫酸镁或95%酒精)。

4.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形成栓塞。

三、容量负荷过重

输液过量或过快,特别是输入含钠液体过多时,容易发生急性左心衰,原有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肺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输液应特别注意。

临床表现:

发病时患者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气促、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严重时口鼻可喷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液,听诊两肺出现干湿性音,心音弱速。

抢救原则:

1.立即停止输液,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立即高流量吸氧。湿化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酒精能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其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3.强心、利尿、扩管:西地兰、速尿、硝普钠等。

4.平喘:滴注氨茶碱。

四、严重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临床上出现由药物制剂(包括有效药和赋形剂)引起的类似过敏症状的不良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

当症状满足以下3个标准的任意一个时,患者极可能发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6)

发生了急性严重过敏反应:

1.疾病呈急性发作(几分钟至数小时内),有皮肤和/或黏膜系统症状,如皮疹,瘙痒或潮红,唇舌红肿和/或麻木等,及以下任一系统症状(不考虑过敏原接触史):

呼吸系统症状,如音哑、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鸣、支气管痉挛、发绀、呼气流量峰值下降、血氧不足等;

血压下降或其相关的终末器官功能障碍,如麻木、肌张力减退、晕厥、大小便失禁等。

2.患者接触可疑过敏原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有下述2项及以上的症状快速发作:

皮肤黏膜组织症状,如各种皮疹,瘙痒或潮红,唇舌红肿和/或麻木等;

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鸣,支气管痉挛,发绀,呼气流量峰值下降,血氧不足等;

血压下降或终末器官功能受累,如肌张力减退,晕厥,大小便失禁等;

持续的胃肠系统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3.患者接触已知过敏原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血压下降:

婴儿与儿童:收缩压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值[<1岁,收缩压<70mmHg;1~10岁,收缩压<(70mmHg 2×年龄);

11岁以上及成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比基础值下降>30%。

抢救措施: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7)

1.除去过敏原,如静脉用药,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置患者于平卧位、给氧。

2.首选肌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按0.01mg/kg体重给予,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5mg,14岁以下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3mg;5~15min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给药。不推荐在严重过敏反应的紧急救治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抗组胺药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主要用于缓解皮肤黏膜症状,不作为抢救药物使用。可在给予肾上腺素抢救后可予口服或静脉滴注。

4.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若患者出现持续的支气管痉挛,可考虑雾化吸人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5.扩容:液体复苏可用于严重过敏反应伴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患者,液体用量一般为20rn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特别提醒:在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随时注意观察其状态,如有可疑反应症状应立即暂停或更换液体,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

原则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疾病

内科疾病

1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

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

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

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

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

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

高血压亚急症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

11

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

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

轻度结肠炎

14

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

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

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

急性膀胱炎

18

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

单纯的房早、室早

20

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

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

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

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疾病

25

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6

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27

轻度软组织挫伤

28

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29

浅静脉炎

30

老年性骨关节炎

31

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32

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33

慢性劳损性疾病

34

慢性膀胱炎

35

慢性前列腺炎

36

前列腺增生

37

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38

精囊炎

39

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40

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41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42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妇科疾病

43

慢性盆腔炎

44

慢性子宫颈炎

45

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6

前庭大腺囊肿

47

阴道炎、外阴炎

48

原发性痛经

49

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儿科疾病

50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51

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52

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53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其他关于输液的小知识

1 输液切忌空腹

人在空腹状态下往往代谢活动较弱,此时输液易激活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患者如果本身食欲差、体质差,就很容易造成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引起低血糖反应。

2 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有些患者为了加快速度,会要求护士把输液袋挂高一些,或者把小针头换成大针头。其实是很不安全的。输液如果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3 皮试药物过了有效时间要重做

有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需要做皮试,但皮试通过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胆的输液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时间,如果连续输液,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以免超过药物有效期。

静脉输液反应及措施:静脉输液及输液反应的护理(8)

4 有些药物会让你有痛感

有时,输液过程中感觉靠近针头的血管有些疼,可能跟你挂的药水有关。有些药物如氯化钾,本身就会刺激血管,造成疼痛,而滴挂左氧氟沙星则可能会出现沿着血管走向皮肤有些变红的现象。

另外,药物的效果与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不同患者使用同种药物效果不同,连续输液时,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输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