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

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不要忽略宁国府也唱了四出戏!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1)

贾府为了元春省亲专门采买了十二个小戏子,省亲之日元春点了四出戏,脂批给出了关键的线索:

第一出《豪宴》;脂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脂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脂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脂批:伏黛玉死,《牡丹亭》中。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2)

脂批明确提示元妃所点四出戏“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红楼梦》的两条主要线索:宝黛爱情的悲剧和以贾家为代表的家族兴衰的悲剧,黛玉是宝黛爱情中的悲情人物,而元春是贾府兴衰的晴雨表,因此这四出戏已经暗示了《红楼梦》里的四个关键时间节点,勾画出了《红楼梦》悲剧的大致走向。关于这四出戏的分析已经连篇累牍了,基本也没有较大的差异,因为脂批已经给出了最关键的指向。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3)

但是在元妃省亲回宫之后,宁国府贾珍处也唱了四出戏,《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依照《红楼梦》一贯的写作方式,这四出戏绝非闲来之笔,也有其特定而丰富的涵义。

其一:凸显了贾府的势派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4)

元春回宫之后仍然处于元宵期间,书中写道“且说荣宁二府中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又将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这样的任务当然最主要的执行者是王熙凤,因此荣国府的人没有精力再去欢庆元宵了,而宁国府这边依然花天酒地,笙歌盈耳。贾珍特意邀请贾宝玉去听戏,放花灯。

谁想贾珍这边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更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闻于巷外。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宝玉见那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闲耍。

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元妃省亲一时让贾家进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时代,可以看出宁国府在世人眼中仍然是高不可攀的权力巅峰,因此它所能拥有的繁华和热闹令世人艳羡,宁国府也丝毫不掩饰自身的势派和张扬。

其二:写出了贾宝玉和贾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5)

面对如此热闹不堪的剧风,贾珍甘之如饴,而宝玉则如坐针毡。贾宝玉是雅士,有着超然物外的心胸,更注重情感和内心的体验;而贾珍是俗中又俗的代表,好热闹、喜张扬,只追求表面的感官上的享受。

其三:体现了当时戏剧行业的花雅之争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6)

从宝玉和贾珍喜好的不同,以及元春点的四出戏和贾珍点的四出戏,还可以看出清代戏剧行业的花雅之争。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腔;花部则为京腔、梆子、秦腔、弋阳腔等,统谓之乱弹。雅本身就有正的意思,当时奉昆曲为雅乐正声,而花同时也有杂的意思,是说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但是在康熙中叶以后昆腔和弋阳腔双峰并峙,技艺高超的弋阳腔与昆曲争胜,甚至压倒昆曲,出现了“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局面,弋阳腔逐渐登堂入室,进入宫廷,很快演化成御用声腔。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花部取得了最终胜利。

有趣的是元春所点均为昆曲,而贾珍所点的四出戏则属于弋阳腔,听腻了昆腔靡靡之音的贾府观众,抵挡不住当时戏剧大环境的冲击,所以聘请弋阳腔戏班来府中演出,演几出热闹的戏文,真实反映了康乾时期剧坛花雅之争、昆弋较量的实际状况。都说邪不压正,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不都是阳春白雪,更需要下里巴人,因此弋阳腔才会更有市场,甚至赢得旁观者的喝彩和艳羡。这也如同《红楼梦》的故事走向,宝玉、黛玉都成了被社会遗弃的人,而孙绍祖、傅试之流则悄然崛起。“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北静王势力终不敌蛮横霸道的忠顺王府。

其四:宁国府这四部戏依然有强烈的隐喻意义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7)

《丁郎认父》又名《对菱花》,明代严嵩专权,害死忠臣杜鸾,其子杜文学隐姓埋名,远逃湖广,告老还乡的胡丞相见他品貌不凡,供其读书并招赘为婿。杜文学原来的妻子生子丁郎,长大后奉母命至湖广寻父,经历一番离合悲欢父子终于相认。半片菱花就是丁郎与父亲相认的凭证,因此该剧又名《对菱花》。

《黄伯央大摆阴魂阵》为清代宫廷大戏,取材于《元刊全相平话·七国春秋平话》,黄伯央是燕将乐毅的师父,布迷魂阵以困齐将孙膑,后鬼谷子下山,助其徒弟孙膑破了阵。

《孙行者大闹天宫》,又名《闹天宫》,取材于《西游记》。

《姜子牙斩将封神》,取材于《封神演义》,该剧在清代极为流行,为清代内廷演剧之“朔望承应戏”。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8)

在戏剧舞台上,总是正义战胜邪恶,历经曲折结局总能大团圆。但是从这几部戏来看,都是涉及到两股势力的斗争,涉及到朝野局势的变幻,大概是为贾氏家族所处的时代背景做谶语。

元妃省亲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热闹(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9)

荣国府的主要故事都发生在大观园内,以贾宝玉的视角看尽风花雪月,上演着一幕幕闺中小儿女缠绵悱恻的喜怒哀乐,这里充满了诗意;而宁国府则更趋近于真实的社会状态,是一片充满了丑陋肮脏的污浊之地,这里充斥着纨绔公子的纸醉金迷,朝堂内外的权钱交易。虽然《红楼梦》申明了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唐突朝廷,因此叙闺中事繁而于政事略,但是红楼女儿看似轻松惬意的生活离不开宁荣二府雄厚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而随着贾氏家族权势的日暮西山,红楼女儿的悲剧也一幕幕地降临。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花是果,是笑容和眼泪;看不到的才是根是须,是影响花木隆盛或枯萎的炎夏寒冬。因此宁国府上演的这四出热闹戏的象征和隐喻意义也不可小觑。如果联想到《红楼梦》故事发生的真实朝代(从康熙朝的繁华盛世,到雍正年间的步履维艰,乾隆时期已经是树倒猢狲散了),似乎更是有所指摘了。

往期回顾:

红楼世家哪家强——《红楼梦》各大家族家世背景大起底

《红楼梦》里消失了的会芳园为什么又出现了呢?

87版红楼梦演员已经有八位去世,其中一位还出演过89版电影红楼梦

《红楼梦》里第一名菜到底是“茄鲞”还是“茄胙”?

《红楼梦》:古代的女儿节有四种说法,偏偏都有人过生日

《红楼梦》里的三个小人物,揭开了贾府兴衰的内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