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父母教育有方的话(为什么说教导有方)

我们经常听到“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如今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教导有方的父母”。我们甚至可以说,好的教育都是从好的父母开始的。

01

好的父母从哪里来?自然是慢慢学出来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父母教育的成功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一位优秀的父亲曾经说:很多人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想必你也很轻松,殊不知晚上睡觉我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好的父母总是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父母则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这些知识可以来自书籍、讲座甚至电影,学到以后运用到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不断地去验证和探索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03

好习惯怎么获得?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父母将孩子的坏习惯怪罪到学校、老师,甚至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父母有意或无意培养出来的。其实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所谓的“潜教育”,是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此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环境影响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环境下的产物。这也就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因为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04

好成绩怎么获得?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近年来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所以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来适应。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在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父母增负,就是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为其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父母的指导。

形容父母教育有方的话(为什么说教导有方)(1)

05

怎么进行好的沟通?好的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我们会发现,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对于孩子期待和选择看到结果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有道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最难做到也最难取得成效的这对于父母的要求很高,需要耐心、关心和信心为支撑。

06

如何取得好成就?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但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少。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主人公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目标感和取得成就的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这种“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让孩子养成大胸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伟人的传记并试着去理解,梳理目标感之后,或许会看到人生不一样的风采。

形容父母教育有方的话(为什么说教导有方)(2)

本文由“一起考教师”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文章好看有用记得收藏转发,关注“一起考教师”头条号,获取更多知识和教师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