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开心地了解普洱茶(谁才是普洱茶的最佳代言人)
清·永瑢竹溪消夏图轴(局部)
苦夏时节,三伏天里难免心浮气躁。清代文学家李渔每到夏季,就关门谢客,一个人躺卧在松树下面,用飞泉水洗砚台,拿积雪煮茶喝。
我们的意念之中,古时文人雅士人是以凉亭、树荫、蒲扇、清茶的方式消暑。
不断受到汉文化影响与熏陶的乾隆,在品茗论道上是一位大家。那么,在炎炎夏日,乾隆会选择喝什么茶呢?是西湖龙井,还是太湖碧螺春,还是云南普洱呢?
话说普洱在日饮上,乾隆除饮用清茶外,还有试头贡茶、野外品茗等爱好。在这些活动中,他不仅遵循传统的茶道而为,同时以茶助文思,边饮边即景生情,既而吟诗作赋。
乾隆二年(1737),皇帝作题为《烹雪前用韵》的诗句,从中表述了对普洱茶的好感。诗曰:
瓷瓯瀹净羞琉璃,石铛敲火然松屑。
明窗有客欲浇书,文武火候先分别。
瓮中探取碧瑶瑛,圆镜分光忽如裂。
莹彻不减玉壶冰,纷零有似琼华缬。
驻春才人鱼眼起,建城名品盘中列。
雷后雨前浑脆软,小团又惜双鸾坼。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来足夸雀舌。
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寒香沃心欲虑蠲,蜀笺端研几间设。
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清·弘历松荫挥笔横轴(局部)
诗中反应了乾隆帝谙达艺茶之道,择具、择器、择水、择茶。在茶具上讲究瓷茶具,而弃泛有五彩光的琉璃类华而不实的杯碗。
烹茶用水是预先收集的雪,因雪水比玉泉水还轻三厘,自然是上上之水。燃烧料取用松枝,并十分注意掌握大小火候,择茶中选用一些“名品盘中列”。
一切烹茶的准备就绪,于是烧雪水呈现出蟹眼的小水泡与似鱼眼的大水泡之间时,将盘中名品烹瀹。
清·弘历观荷抚琴图轴
乾隆品饮了这些茶之后,便醉心于茗品的感受。而他对普洱茶的评价,是清代皇帝中较为详尽的,值得玩味——
诗中将团形的普洱茶附会成鸾,沿用了宋代贡茶“龙团凤饼”的典故以示夸赞。
诗中一个“惜”字道出了乾隆帝实在不忍因烹饮而破坏它的原貌。他在欣赏茶的优美外形同时,更对茶的品质给予鉴赏,写出了“独有普洱号刚坚”的名句。“刚坚”二字,赞扬的是贡品普洱茶选料上乘、茶味厚重、加工工艺独特、兼有耐泡性等特点,而这些明显的优势是其他茶品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乾隆皇帝对普洱茶的偏好
普洱茶特有的优良品质,自然受到皇帝以及官员的青睐,这或许就是乾隆皇帝登基不久,在用雪水烹茶品茗论道时,选中普洱茶的原因。
01
疗疾仙草
消食理气 消炎祛暑
茶叶被人们初始就是其药性,《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草,得荼而解之。”关于普洱茶的药性的论述,清晚期学者不乏其人。就其内容而言,集中几方面反映出普洱茶药性的作用。
而以乾隆皇帝为代表的清宫帝后们偏好普洱茶,也不乏为其药性所赞叹。
清·弘历雪天行乐图轴
去腻散寒
清中期以后,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与研究日趋成熟,不少学者撰写专业文章。清代学者赵学敏在其《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犹大也。”
王昶在《滇行日录》中赞到:“普洱茶味沉刻,土人蒸以为团,可疗疾。”
吴大勋所撰的《滇南闻见录》中说:“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他茶为独胜。”
在普洱茶的这些药用功效中,去油腻、消食理气、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散风寒等疗效,吸引了人们饮用的欲望,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也吹进了紫禁城,开始影响着帝后的饮茶。
清宫地处北方,以肥甘厚味为主要特色,进入人体的高热能等食物,终有一些未被吸收而堆积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伤害。于是会有胃火、生痰、排泄不通、遇冷发热等诸症发生。
同样,居于北京城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也患有如此的通病。身体不适中,当他们在品鉴众茶后,终于发现了大叶种的普洱茶“功力犹大也”,遂被人们视为保日常安康的一剂灵丹妙药。所以,阮福才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犹重之”之说。
消炎祛暑
进贡宫廷的普洱茶膏所附的说明书,是摘录《本草纲目拾遗》中的文字,其中“延年益寿”是其亮点。
清代贡品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的用法多样,内饮法是第一:“如涨肚,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普洱茶有很强的令人体发汗、祛寒的效果;而姜原本是一味药材,有通阳御寒、温脾暖胃,散发体表寒气的特性。两者配合使用,相互作用中更有效增加了祛寒暖肚的疗效。
二是噙化法:“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
三是外用法,即:“若遇受暑,擦破皮血者,以外用法擦研敷之即愈”。这一用法道出普洱茶的杀菌、消炎、驱散暑热等功效,在此基础上能够快速愈合伤口、散发暑热。患者在用茶膏治愈中,操作简便、无苦味,疗效却不可低估。
上述普洱茶膏的功效功能,似在冬与夏两季中应用率高,其实不然,擦破皮肤的现象并不受季节的约束,它是一年四季可以取用的。
洁齿之妙
古人除了取用酒漱口、青盐擦牙,还有更加简便、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以茶漱口,它可以清洁口腔,对洁齿、清除口腔异味等有很好的效果。
正如苏轼在《东坡日记》中记述:
“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然卒用中下茶”。
这种洁齿方法在清宫也极为盛行。帝后常以茶水漱口,在清宫档案中,有着珠兰茶漱口的记载,或为云南贡茶,或安徽贡茶,清帝选用最多的还是普洱茶。
正因此,清代宫廷与上层社会,尤其是清晚期,形成日常以饮普洱茶为时尚的风气。
02
孔明兴茶
七擒七纵 武侯遗种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云南人发现、利用茶叶的历史悠久,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发现茶叶的历史要比利用茶叶的历史长许多,利用茶叶的历史又比形成形、音、义三者兼备的“茶”字及茶文化长许多。
拂去岁月的灰尘,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便可以从茶的创世纪,武王伐纣,土官以茶纳贡的记载和“武侯遗种”“孔明兴茶”的传说中去寻觅那些永不消逝的屐痕。
据云南少数民族传说,诸葛亮率大军出成都南下,乘船顺水到乐山,之后渡金沙江进入今云南区域,接着是“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在征战途中,一次,诸葛亮率兵离开西洱河,沿哀牢山南进,军士来到桃花江畔的陶冶渡口,因触江水瘴气中毒,纷纷晕倒于沙滩。在万分危急之时,得到当地蛮濮人相助,采集了森林里的一种树叶与生姜煮水,士兵喝了这水立即痊愈,并且将此树叶含在口中避染瘴气,得以顺利渡过桃花江作战。
诸葛亮看到此树叶如此神奇,查询史料方知此野生树为“荼”(即“茶”),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时即得荼而解之。诸葛亮命军士以当地蛮濮人为向导,到哀牢山中采购茶籽,并帮助老百姓引为家种。后来每逢行军打仗就命士兵们采集一些茶叶随身携带,以解毒和生津止渴。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由来已久,虽并非信史,但表现了“茶”在当地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生日以及每年春茶采摘之前,茶山老百姓都要举行“茶祖会”,祭拜茶祖诸葛亮,祭拜属于“武侯遗种”的茶王树,祈求茶叶丰收、茶山繁荣、茶农平安。
孔明山
云南普洱茶因这方水土和这群民众而固有的地域、历史、民族、特色,造就了其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
03
清宫普洱
御盏佳茗,岁贡芽茶
清代皇帝对于茶并不陌生。他们早期的先民们在日常饮用时喝的是乳茶。入主中原后,朝廷通过岁贡茶、年例贡茶的渠道,获得品种多样、数量可观的上乘佳茗,普洱茶就在其中。
在批复官员将土贡——“岁进芽茶”折成银两时,提出“唯此一项贡茶系供奉内廷之用”,清代皇帝批复按时进贡土贡普洱茶。
由此道出此茶在宫廷中是不可缺少的。依据皇家近三百年的生活情节,归纳其用途主要有御盏普洱、赏赐贵物、庙堂贡物,以及由来已久的佛缘之茶也许在此之列。
几句不得不的话
——柳宗悦
如果不能到达终极之境,就不成其为道。
很多人都喜好茶,但几乎大都抵达不了真正的茶境,因为道很深。 茶很容易在玩乐中堕落,从而止步于一种兴趣。若能再进一步,则又很容易陷入自大之中。
但各种自负、装模作样、好事、手腕之类,与道又有何关系呢?“茶”在现实是一派兴盛,却非“茶道”。
道与内心的深度有关。技术的不过关、器物的不如意,其罪可谓轻浅。因为如若心的准备没有做好,其他所有都将误入歧途。而若心没有深度,则“茶”就不成其为茶。
资料来源:
1.《贡茶普洱的故事》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馆著 刘宝建 曾丽云 撰稿
2.《茶与美》柳宗悦 著,欧凌 译
《贡茶普洱的故事》
以贡茶为主线,以文史为经、图表为纬,鸟瞰历史、纵横捭阖。
取材独特,内容详实,论点科学。
历史是一门科学,茶饮是一门艺术,从传说及文献、宫廷御用到非遗传承,
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使人耳如心,事理圆融,
这是《贡茶普洱的故事》的长处。书如境,文如人。
《贡茶普洱的故事》作者一位是故宫的学者,一位是茶文化的棋手。
她们史料富足、实践丰厚;思维清晰、结构严谨。
从她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历史深处的声音,闻到清香甘冽的书卷气味;
字里行间闪烁着她们心智的火花,凝聚着她们汗水的结晶。
《贡茶普洱的故事》书穿越历史时空,追溯百年技艺,
为世人提供了茶攻茶法、传统工艺和相关历史文化信息,
折射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对普洱茶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蕉下小札
为你读取寻常生活中的诗与远方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