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业方面的规划(在就业中实现理想)

作者: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 学院教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就业方面的规划?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对就业方面的规划(在就业中实现理想)

对就业方面的规划

作者: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 学院教授

今年有超过一千万的大学生毕业,庞大的就业大军也带来了就业难题。加之疫情冲击带来的就业市场低迷,求职难成为很多人的切身感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顺利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意味着确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树立端正的择业理念,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向往的工作。

我看到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有的在经历了毕业后的彷徨与纠结后,选择去基层当社工或志愿者,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挥洒青春;有的摆脱了同侪群体的“内卷”焦虑,找准了自己心仪的求职方向,并得到了理想的工作;还有的回归自我的价值初心,将兴趣热爱延续到底,从事电子游戏、互联网、旅游、文创等行业。此外,有一些毕业生投身创业大潮,打造一个个跨界新潮的新业态,不仅圆了自己的梦,也为其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要处理好就业和择业的关系,秉持先就业再择业、在就业中择业的理念。找工作特别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而不是只抓住某个方面,导致顾此失彼。无论是到基层工作,还是投身灵活就业,亦或是进入体制内,大学毕业生都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评估当前的就业形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要认识到,工作是自己的,职业选择也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向往。毫无疑问,“考公热”会持续下去,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公务员工作。要理性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大胆选择自己热衷的工作。

对于95后、00后的年轻人而言,要坚持“我的选择我做主”,也要坚持“我的选择我负责”,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创业机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特别是当前有大量新兴业态在迅速崛起,毕业生不妨在这一领域发力。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之下选择考研,希望通过刷学历来解决就业难题,有些人“一战”不行“二战”甚至“三战”。但是,如此一来,可能错失良机,并打击自己的就业自信心。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很多职业的入门标配,但是单纯为了提高学历而选择考研,可能并非理想选择。从未来研究生的政策走向来看,会越来越淡化学术型研究生,而更加突出面向实践实务的专业研究生。工作之后选择在职研究生,或者在工作和求学之间灵活切换,或许是更为切实的选择。

大学毕业生要把自身努力和政策利好结合起来,善于用好各类政策措施,为就业创业锦上添花。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来鼓励就业创业,全社会也都在共同支持就业创业。比如,今年民政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为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业出台了许多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在“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之际,各地政府部门也都出台了诸如此类的就业创业促进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安家落户。大学毕业生要抓住契机用好这些政策,使政策服务于就业创业,达到事半功倍。

当前就业难的问题,并非就业岗位的供求失衡,而更多是结构性的供需错配。当很多人嗟叹一职难求时,有大量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的offer拿到手软。广撒网才能多捕鱼,强自身才能多有选择。扩大自己的择业范围,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到别开生面的新机遇。(马亮)

【系列稿件】

1.“经历毕业与纠结后,我去乡镇当起了志愿者”

2.“摆脱群体焦虑后,我找到了求职方向”

3.“延续热爱”,一个游戏打工人的自述

4.“留学归来,我要开一家自己的音乐面包店”

5.找工作需要综合考量

6.拥抱千百种职业生活,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7.求职,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修炼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