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路上作文(我们一直在路上)

上一篇:你为什么要问:今天,你吃了吗?共读浅议《中国通史》13章:衣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今天我们来说住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住和行本是房屋和交通,我们却成功用它们将现实和理想打通,用身体和灵魂比喻,把故乡和梦想的符号赋予!房子里住了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想要出发;灵魂住在身体里,身体跟着灵魂去旅行;有多少人逐梦天涯,就有多少人眷恋故土!住和行,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却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住因交通方便而存,行因有人居住而生,二者只有共处才能成就彼此,这真是一对对立却又统一的矛盾体!

我们一直在路上作文(我们一直在路上)(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住宿环境上来说,我们民族自古就有着浪漫的情怀和豁达的心性!依山傍水是我们的理想居住环境,青山有依靠,利于获取食物,绿水提供生存种植的条件,我们在这样的万物造化中行也安然,坐也安然。至于住宿条件如何,不用讲究,甚至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山河作枕,日月入怀,星光为烛,这样霸气捭阖,超然脱俗的结果直接导致五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以住在土屋、木屋为安,大学里的盖房架桥的专业起名为土木工程!

我们一直在路上作文(我们一直在路上)(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西欧文明输入后,我国建筑之术大有长进,材料厉害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对住宿的标准依然保持着简单的需求:有房住!针对现在房市的混乱,我们可以学习井田制的规划,需要多少人种田,就盖多少人的房屋!一座城市能容纳多少企业,有多少岗位提供,需要多少人居住,就盖多少房子!钱多?这个城市已经饱和,去别的城市盖吧,若有这样的法度,房屋何愁无人住,人人都会有房居,房价断不至于失去控制!

我们一直在路上作文(我们一直在路上)(3)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依水而兴,大江大河,往往被我们称为母亲河,大海是故乡,这实在是贴切的称呼!流动的水阻挡了人的脚步,却被智慧的人类驾驭通行,水路节省了劳力!而陆路则不然,想要开山通路,需要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至今愚公挖开的王屋山,也比不上沿江沿海的地方富庶。要想富,先修路,看看我们今天的交通吧!

我们一直在路上作文(我们一直在路上)(4)

雨过于晴上小船,今也谈谈,古也谈谈!我们国家是半内陆国家,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环列于陆地周围的岛屿,为我们的水路交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我们民族的交通起于陆地,进及河川、沿海,再进及于大洋,回过来再到陆地,这也是世界开发必然的程序。我们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推进“一带一路”,就是在复兴我们内陆的文明、经济和交通!这会是让世界焕然改观,成为另一个新局面的历史大事!欲知衣食住行的传承,我们明天再侃!此教育,非彼教育!共读浅议《中国通史》15章: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