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

国产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但最近多部网剧都在热播之后颇受好评,《摩天大楼》就是其中之一。该剧改编自作家陈雪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一幢摩天大楼中,美女店长钟美宝被害,两个警察联手破案,在抽丝剥茧之间发现了整栋大楼隐藏着匪夷所思的人际关系,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永远不要相信看到的表象。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1)

“90后悬疑写作第一人”陈忱也关注了这部剧,并从同为悬疑作家的角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罗生门式的悬疑剧。偶然看到这部剧的第一集时,我就被配乐和剧情吸引了,再翻回去一看演员表,居然还有曾经一起合作过的“老熟人”,再加上题材简介同样是我自己的创作风格,就义无反顾的开始追剧了。事实证明也没让我失望。为此我还去看了原著的小说,结果不看不知道,看完才知道这部剧的改编有多么的成功。因为原著根本就不完全是推理小说式的。而且抛开这部剧的演员阵容来说,就每个演员所安排的角色也非常适合,完全演出了最佳观众看起来的最佳效果。”

《摩天大楼》是一部非线性的悬疑剧,剧中每个角色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一步步推动剧情的发展,反转再发转,让观众应接不暇。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2)

“这是一部罗生门式的悬疑剧。是根据案件发生的碎片化信息,以及一些细节不同的人物口供,再通过一个结果(在小说中成为倒叙,或者插叙手法)去描述或展现,因此而产生的思考、怀疑、逻辑推理、以及类似蝴蝶效应的情节,再到最后的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大反转,都是悬疑创作者常用的方式。然而,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罗生门”效应,似乎比一般的内地电视剧要更加明显一些,而在这样的叙述手法中,又不会把观众搞晕(这点很重要),每个人物线索,心理活动,以及每一个细节的衔接,最后看了都让人大呼“原来如此”。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3)

非线性的推理逻辑能让剧情更加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但若把握不好,也容易造成逻辑上的混乱。陈忱的多部作品,如《谜离》,《诡校迷魂》,《弑爱》,《暗礁之爱》,以及电影《猎魂》等也曾使用这样的推理手法,为读者呈现了精彩的推理世界。对于《摩天大楼》这部剧,陈忱认为在这一点上处理的十分巧妙和精彩。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4)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5)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6)

“罗生门以及蝴蝶效应,这种群像的展现故事方式,也是我写小说时常用的。而这种通过上帝视角去叙述故事的手法,确实很容易给一些并非悬疑爱好者的观众们带来对剧情不理解的现象。但我认为,这种写作手法,比起第一人称式的,反而容易驾驭一些,因两者我都尝试过,比如我的作品《淑女若男》《记忆中的老同学》就是第一人称角度叙事。写到一定程度都难免转换回上帝视角,去揭示一些不为主角所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便会显得有些混乱。”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7)

“而上帝视角以及群像的展示手法,交代结尾以及一些隐秘细节的过程会更加容易一些,这个‘利’是对于作者的。而同时若观众忘记了前面所交代的一些细节,因此而觉得情节混乱,而看不懂后边的情节,这也就是‘弊’了。因此,看悬疑剧总要十分集中精神,也最大程度考验了写作者的叙事功底,文字功底(亦或导演的画面功底),还有观众们的理解力和观察力。”

而在剧情内容上,陈忱也说道,初看《摩天大楼》你会觉得它是一部悬疑剧,但细细品味,它又绝不是悬疑剧这样简单。比起案件更迷人、更危险、更吸引人的,是看似完美的摩天大楼背后隐藏的蝼蚁众生相。这部剧,表面看似剧本杀,内里是直面人性阴暗面。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8)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9)

上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建筑师、作家,下到不为人所知的社会边缘人物大厦保安和保洁阿姨,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看似不同,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一个个无法言述、或悲伤无奈、或挣扎沉沦的过往故事,倾听他们有声的呼喊和无声的嘶叫,穿越过他们或真或假的证词,拨开一层又一层的谎言迷雾,才能看见尘世的辛酸与悲凉,人性的善与恶。剧中每个人物人设都很丰满,展现出人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与选择。

同时,它还包含了许多映射现实的剧情——婚姻、网瘾学校、原生家庭、对弱势群体的侵害,许多社会新闻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10)

对于这一点,陈忱也表达了对这样剧情设计的赞同。

一直以来陈忱的创作都以现实事件为蓝本,希望通过故事的重构和叙述,唤醒大众对于弱势群体和受害者的关注,并尽自己的所能伸出援手。对于这样的写作方式,陈忱认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11)

“首先,这样的剧情贴近社会生活,容易让观众以及读者产生共鸣。尤其对于悬疑犯罪剧来说,可以揭露这个社会的不公正,以及人们生活中被隐藏的危机,顺便科普一下法律常识。同时,以此作为警示,就像问题中提到的映射杨永信桥段,为此我专门写过《网瘾之殇》,想借此呼吁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我想这一系列的原因,便是创作者们以现实为蓝图的意义所在。”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12)

不论是《摩天大楼》还是陈忱的作品,它们把关于成人世界的龌龊、黑暗、贪婪、自私、冷漠都赤裸裸地摆在人的面前。

创作者们站在至暗之处,却选择相信光明。

建筑师张翼谈东京塔(新锐悬疑作家陈忱解读摩天大楼)(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