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慢慢提高自己的审美(普通人如何提升审美力)

2020年的四月,故宫开启了首次直播,40万人一起云游了安静的故宫,感受了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但还有很多网友直呼不过瘾。

2019年的七月,抖音艺术季开启,八大美院及20多家头部艺术机构,以及一些艺术类KOL,用各种有趣又美的短视频,带来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艺术饕餮大餐,收获了20亿的播放量。

作为90后用户的主要阵地B站,聚集了大量艺术类纪录片、创意短视频以及有趣的UP主,对这类内容的喜好度直接反应在了惊人的播放量上。

喜马拉雅APP上面的艺术文化类课程,诞生了大量的优质创作者,意公子、顾爷、张法中、范景中等都受到热烈追捧的人物......

能体会到,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繁盛的当下,对丰富的精神粮食有了饥饿感。这固然好,但审美品位的提升并不是听几节课、看一场直播、刷几条抖音就能速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体验和再创造的漫长过程。

过去的30年,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因为舍弃了对审美力的培养,使得只有极少数的人,拥有专业的艺术才能或较高的审美水平。而在如今颜值即正义的大环境下,作为一枚普通人,如果想要投资自我审美品味,尤其是在现在碎片化的信息中去建立完善审美认知体系,并有独立的审美判断力,是否有一个清晰又全面的提升路径图呢?

怎么慢慢提高自己的审美(普通人如何提升审美力)(1)

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既然审美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呢,尤其是当下更多需要比拼软实力的年轻人呢?简单的可分为三种方式,认知提升、实践提升、消费提升。

第一步:认知提升,是一个建立认知体系的过程。

关于美的定义、美的历史、美的规律、美的典范、美的社会学、文化学意义等等,都是属于元认知范畴,理清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审美坐标系,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审美对象和现象的时候,能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不至于迷失或盲从。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是很好的一本美学启蒙书籍。

而具体到美的传播呈现形式,主要就是文字、图画、视频这三类,所以一定要挑这三类中经典的作品来看,做一个精神上的吃货,比如了解文化艺术类书籍、杂志、摄影、优秀的网站、电影,重要的艺术展、摄影展,知名的美术馆博物馆等等都是可以涉猎的领域。正如歌德指出的那样:“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在信息获取非常便利化的今天,完全可以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

认知提升,更多是自我教育,它讲求时间上的细水长流和环境的耳濡目染,虽然辛苦了些,但最终的收益是巨大的。因为一个接受过审美教育的人,他有着别人抢夺不走的精神继承物,那种美好的品质、辨别力与感受力,是可以深入骨髓的,能给心灵最好的滋养,即便是朴素简单的生活,内心也是富足和平和愉悦的。

怎么慢慢提高自己的审美(普通人如何提升审美力)(2)

第二步、实践提升,主要是指创作。

如今互联网的UGC生态,鼓励大家创作,而作品就是创作者审美品位和创意水平的直接体现。人的本性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美的创作除了创意和灵感,其实也有技巧套路。比如绘画和摄影中对光影、色彩、比例、构图、层次的讲究,文字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选题立意上的构思,电影在镜头转化、配乐台词,影像景深处理上的手法,这些本来都是极为专业的领域,但科技降低了工具使用的难度,也降解了创作的门槛,让普通人都也可以参与制作。

之前通过认知提升学习到的东西,现在可以成为实践投资的宝库。在不断的二次创作中,逐渐建构个性化的审美风格,毕竟理论和实践还隔着一个珠穆朗玛峰。在互联网,好在作品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个体可以随时修正内容。如果能产出优质内容,不仅可以得到平台的扶持,还可以有粉丝的打赏,内容变现的速度和途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接有效。所以,实践提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几乎零成本但收益空间可以无限大的事情,何不试试呢?

怎么慢慢提高自己的审美(普通人如何提升审美力)(3)

第三步、消费提升,可能是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一种方式。现代商业社会,消费是最重要的经济行为,买东西是一个锻炼眼力的好方式。在挑选的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和品相、还有内涵、高级感这类看不见的审美因素。比如一件衣服,一套家居、一幅画、甚至一个喝水的杯子,都会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品牌调性。而一般美的商品,大多会比较贵,因为人们会为设计买单。如果买到特别美的物品,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传承收藏,甚至保值增值,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艺术品了。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消费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拥有美物,来建构自己喜欢和舒服的生活方式和空间环境。其实挑选美物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寻找适合自己气质和审美风格的过程,当我们对自己的喜好越了解,选择的时候就会越发的自信,也就越可能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不再盲目追求某种潮流或者品牌LOGO,不用借用一种标签来告诉别人自己是谁。

怎么慢慢提高自己的审美(普通人如何提升审美力)(4)

作者介绍:美学硕士,从事文化产业。文章常见于《界面》,并被雅昌、搜狐艺术、亚洲艺术等多家媒体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