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

校媒记者 阜阳师范大学 满一萍

一个旗县的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加起来,为什么比旗县的土地面积还要大?这样不符合常识的现象到底缘何而来,被一只从天空向下俯视的“天眼”看得一清二楚。

这只“天眼”,就是GIS技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简称,它能够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

近年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成了审计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广、面积大,传统方法难以满足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需求。

2014年年初,鄂尔多斯审计局局长王苏和邀请了GIS技术相关领域专家,到审计局给审计人员做了专门培训。掌握这项技术,审计人员就可以运用地理信息软件,对土地、森林、草原、矿产等多种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挖掘隐藏信息,发现疑点,用一套系统实现审计对象国积全覆盖,提高了审计效率。

林草叠加的现象就可以通过GIS这只“天眼”来审计。之所以会出现林地和草地面积相加比整个旗县面积还大的情况,就是因为林业部门管理林地、牧业部门负责草地,而部分土地既是林地又是草地,就会成为两个部门的共管区域。林业部门和牧业部门分别统计的林地和草地相加面积中,很有可能会重复计入这部分土地。中央每年对林业和草业都有专项补贴,如果土地被重复计算,各单位又没有及时沟通信息,就可能导致财政补贴被重复领取。

这种情况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关注的一个重点。审计人员把林业部门和草业部门提供的图像叠加在一起比对,就可以发现哪里是林草叠加的区域,防止同一块地重复领取国家补贴的现象出现,确保资金的合规利用。

GIS技术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多种场景。在审查有关部门是否违规安排林业工程时,鄂尔多斯市审计局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吴芷萱就想到,可以通过GIS 技术将国土、林业部门的数据做套合比对,检查林业部门退耕还林项目的安排区域是否符合规定。

吴芷萱将某旗2015年退耕还林设计的小班图与2015年的耕地图做擦除分析,发现两个图层有未相交的部分,这部分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将退耕还林工程安排在年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或产量较低的耕地。通过GIS系统分析后,再经过现场抽查,就可以确认是否存在违规安排林业工程项目问题了。

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1)

违规安排退耕还林项目示例小班图(小班图即地形图上标记的地形、位置、种植的树种、面积、土地类型等的分布图)。 吴芷萱供图

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2)

通过GIS技术检测出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占耕地。杨兆慧供图

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3)

补耕位置图斑。 杨兆慧供图

由于影像图不是实时影像,呈现的图像可能不是当地的现有状况,而且受图像清晰度限制。找出疑点后,审计组还和相关部门一起对数据逐一进行核对,并到现场进一步抽查核实违规使用土地情况。

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4)

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5)

审计组赴工业园区核实土地使用情况。 杨兆慧供图

在对某旗进行土地资源审计时,审计人员依托 GIS 技术在短时间内锁定了疑点的位置,查出露天煤矿超期未复垦问题。此后,通过审计整改,实现了有关部门整治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的土地,矿产经营者复垦矿山土地、相关部门监督复垦。如今,原来的荒芜的矿山大坑,已经被绿色的植被覆盖。

计算机数据审计在经济上的应用 GIS技术审计天眼(6)

露天煤矿复垦前后,回归绿水青山。 杨兆慧供图

GIS技术的运用增加了审计广度和深度,在GIS技术的“天眼”下,审计人员助力绿水青山的保护,让每一寸土地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