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抱拳礼基本手型(传统武术与抱拳礼)

传统武术中的礼仪一般有“拱手礼”和“抱拳礼”。

传统的拱手礼,又称为“作揖”,在相见的时候表示尊敬、感谢的意思的一种礼节。拱手礼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时期就成为人们见面交往的礼节。在《论语》中,就记载了“子路拱而立”故事。拱手礼一般是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行的一种礼仪。

武术抱拳礼基本手型(传统武术与抱拳礼)(1)

武术,是勇武之术,在武术运动中经常可以见到竞技和对抗,这时候,我们就得使用抱拳礼。

抱拳礼是由“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

具体做法为: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

抱拳礼源于古代的江湖斗争。清朝初期的时候,南方各地人民在民间秘密成立了天地会等组织开展反清复明的活动,至今仍流传着洪熙官、方世玉、少林五祖等南派少林的武林英雄和欺压百姓的朝廷鹰犬斗争的种种故事。

在长期的秘密斗争中,到处充满了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命丧黄泉,电影《新少林五祖》就讲述了洪熙官和已经叛变投靠清朝的师弟马宁儿见面时,马宁儿接近他的时候就发动突然袭击,差点得逞。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抱拳礼形成并沿用至今。

行抱拳礼的时候,立掌象征月亮,握拳象征太阳。拳掌伸出就是日月并出,是个“明”字,代表明朝,反手推出,就是天地会的口号“反清复明”。这是区分敌我身份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保持了距离,互相戒备,防范对手突然袭击的见面礼仪。因为抱拳礼避免了鞠躬看不到对手,也避免了握手时双方身体接触的危险。而且抱拳礼双手环抱,守护着头、胸、腹等要害,并且目视对方,防止突发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和平时代和武术竞技运动中,抱拳礼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左掌表示品德和情操,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是文武兼备,同时也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的勇武意思。同时,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我们练习武术,不是好狠斗勇,在武术切磋中,讲究以武会友,点到为止。

所以,我们在武术竞技和日常的对抗性训练以及武术切磋活动时,都记得要行抱拳礼。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