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

人们应该记住那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

天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

陈景润因成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 2”而享誉世界,可天妒英才,1996年3月19日,年仅63岁的陈景润因病逝世,走时他未曾闭眼,只因留下了终身遗憾。

后来他的妻子由昆女士告诉了大家陈景润为何事遗憾时,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1)

那么,他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呢?又因何事而感到遗憾?


年少成才,遇到恩师

出生于1933年的小景润因家境太过贫寒,幼时基本上是靠母亲向邻居借的米汤汁活过来的,也因此身体一直不大好。

父母为了家中生计,早出晚归,将照看弟弟的担子交给了小小年纪的陈景润,他倒是很乐意,不过,他哄弟弟的方式很是独特,就是掰着手指教他数数。等弟弟哄好了,他就十分开心地去练习写字和演算。

看到小景润这样爱学,即使生活十分艰难,父母也不再忍心将如此好学的小景润留在家中干活,咬咬牙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陈景润也十分努力,无论何时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到了上高中时,他遇到了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这也是让他真正想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开端。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2)

沈老师曾经是清华大学的主任,后来被调往陈景润所在高中担任班主任以及数学老师,因为沈老师风趣幽默,又学识渊博,班上的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他的课。

有一次,沈老师在班里与同学们做数学游戏,题目为:韩信点兵,沈老师一边倒计时,一边给同学们加油,看着大家都闷着头争分夺秒时,突然一句“53人”,引起了沈老师的注意。

没错,就是陈景润,大家才刚刚埋头苦算,他就已经得出了答案,速度之快令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沈老师看着面前衣衫褴褛的陈景润,微笑着问道:“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你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吗?”

陈景润含羞地摸摸脑袋,却不知该如何开口,最后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计算的方法。看到陈景润的答案,沈老师很是开心。

最后鼓励同学们说:“我国古代对于数学的贡献是很大的,比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秦九韶的“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都比国外要早研究几百上千年的时间。”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希望你们将来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成就。甚至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也靠你们把它的桂冠摘下来了!”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3)

从那天开始,每次想到沈老师的慷慨陈词,陈景润都犹如吃了兴奋剂,整夜失眠,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他都要努力坚持到底。

这以后,陈景润不是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就是在图书馆中认真钻研。

由于每天都沉迷于学习中,陈景润的头发都要长得像个小姑娘了,在同学的提醒下,陈景润才意识到自己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剪头发了,于是趁中午吃饭的时间,他赶紧往理发店跑去。

理发店里人很多,需要排队,里面的店员给了陈景润一个号码牌,上面写着38号,他一看前面还有这么多要剪发的人,自己不能把时间白白浪费在等待的过程中啊,于是拿出身上带的学习手册,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便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此时他突然间想起来,中午还有一个数学问题没有搞清楚,他看了看理发店里的钟表,刚刚十二点,便想着现在回到图书馆内查阅资料,再回来应该也是来得及的,于是他立刻就跑回了图书馆。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4)

谁知道前脚刚走的陈景润,理发店的人员就叫了38号,而此时的陈景润已经在图书馆内坐着看书了。

搞明白迷惑了他几个小时的问题,陈景润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38号早已过了,去到理发店还有什么用呢。

就这样,刻苦用功的陈景润终于大学毕业了。

穷困潦倒,再遇伯乐

大学毕业后的陈景润被直接分配到北京四中担任教学工作,但由于不善表达,身体状况也不佳,没做多久便停职回乡进行养病。

回到家乡的陈景润迫于生计,开始在街上摆摊儿出租小人书,所幸,这一幕被厦门大学的校长偶然看到了,校长不忍人才没落,便推荐他到厦大做数学系的助教。

校长看中陈景润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和钻研精神,想让他帮助厦门大学数学系在12年内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

这对于痴迷数学的陈景润来说,是一项十分幸福的任务,他一头扎进数学世界里,昼夜不分地刻苦研究着,也享受着。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5)

从此陈景润的眼中只有数学研究,在他居住的6平米的房间里,到处堆满了演算的稿纸,甚至床上睡觉的地方都被占满了,有人专门到他那里参观过,都直呼难以想象陈景润是如何在这无处下脚的狭小空间里居住的。

数学的研究让他感到兴奋,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算了多少题,读了多少书,在他的钻研下,华罗庚《堆垒素数论》里关于“他利问题”的一些疑点被攻克了,他还将此写成了一篇论文,不过因为信心不足,一直未敢发表。

后来,还是李文清老师无意间看到了,他大吃一惊,随即便将此论文辗转寄给了华罗庚先生,华罗庚收到后,立即安排人对陈景润的演算过程进行审核,结果证明陈景润是对的。

这令华罗庚甚是欣喜,没想到还有年轻人这么快就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前推进一步。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数学界,陈景润的名字也被华罗庚牢牢地印在了脑海里。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6)

自从认识了陈景润,华罗庚就每天想着是否可以将他调来自己身边工作,几番思虑下,华罗庚还是没能安耐住激动地心情,向厦门大学提出了邀请。

最初厦门大学不愿割舍,毕竟人才在哪里都是十分珍贵的,但华罗庚并未放弃,一再坚持诚意邀请,这让一向惜才的厦大,也期待着陈景润可以在他擅长的领域里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最终同意了。

这之后,陈景润就正式成为中科院数学所的一名实习研究员了。

在中科院的日子是陈景润最开心的时光,因为中科院数学所是国家重点培养人才的地方,资源配备都是最好的,这让痴迷于学习的陈景润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

可是也有一件让他感到非常糟糕的事情,陈景润在中科院住的是员工宿舍,四人一间,他一向不怕熬夜,只怕时间不够用,可是室友的鼾声让他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这令他头痛不已。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7)

但数学所没有多余的宿舍给陈景润使用,于是他盯上了3平米的厕所。

之后,陈景润便向领导申请入住厕所。领导听到他此番要求时震惊了,在了解了事情原委后,他没有多加阻拦便同意了。

室友们从此要去对面楼里上厕所,而陈景润也“如愿以偿”地睡在了马桶上方的单人床。

之后,为了能够不舍昼夜的工作,他还整了个100瓦的大灯泡,久而久之,陈景润本就衰弱的身体变得更差了,但令人激动的是他在这里写出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自己也成了数学所的名人。

废寝忘食,摘得明珠

最终让陈景润轰动世界的著作是曾经沈元老师对他提过的“哥德巴赫猜想”。那么,到底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1742年,德国数学老师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意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因为证明它十分艰难,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虽然提出了这个猜想,但是自己也无法证明,无数的数学家都为之疯狂,却丝毫没有进展。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8)

中国最早研究这一猜想的人就是华罗庚,虽有所突破,可是也没有完全证实,华罗庚对陈景润说全世界的数学家都在为此进行比赛,只剩下“1 2”和“1 1”了。

这让陈景润再也待不住了,拼了命地要研究出来,按照他的行事风格,最终的结果就是身体累垮,但成功证明了“1 2”。

结果一出,立即轰动了全世界。

最初外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做到,毕竟国外都在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演算,而陈景润只有一支笔和一双手。

但他还是成功了,最终陈景润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陈氏定理”,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写入了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教科书中。

也是在这一年,人们才知道首都北京有这么一位青年学者,劳心劳力地证明了一条难倒世人的数学大定理。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9)

与此同时,许多未婚女子得知如此青年才俊的陈景润还未婚配,便心生爱慕。一时间陈景润不只忙于数学研究,还要忙于躲避远道而来想要与他见面的女子。

说来也是有趣,这年的陈景润已经四十多岁,很早之前院里领导就给他介绍过对象,可是沉迷于研究的陈景润邋里邋遢,不修边幅,也十分排斥与女孩子接触,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他的木讷和呆滞直到遇到由昆才消失不见。

不幸病逝,生前留有遗憾

1978年9月,陈景润因为检查身体住进了309医院,在这里遇到了前来医院进修的由昆。对于家喻户晓的陈景润,由昆早就听说了,国内许多人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

知道著名的数学家在这里,由昆和一同前来进修的姐妹都十分激动,都想一睹他的风采。

没想到的是,医院当时恰巧将由昆调到了陈景润所住的病区内工作,这位大龄单身汉见到由昆后,竟然一见钟情了。

从此,由昆每次值班时,陈景润都会主动和她说上几句话,一来二去的,两人互生情愫,十分投缘。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10)

有次陈景润问由昆爱吃什么,由昆说米饭,陈景润忍不住说道:“那正好,我喜欢吃面,你喜欢吃米饭,我们两个正好互补!”

接着情不自禁对由昆进行了表白,他说:“如果我们两个人能共同生活就好了。”

面对这位鼎鼎有名的数学家的心意,由昆十分紧张,立刻转身跑了。可是态度十分认真的陈景润并没有因此退缩,对待由昆依旧温柔体贴,由昆最终还是心软了,也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位才子。

随着俩人的结合,蜜月一过,陈景润立刻回到了他的研究事业中,一旦进入到工作状态,陈景润就忘记了饥饿,给他送饭,成了由昆每天必做的事情。

一年之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俩人给孩子取名陈由伟,小名欢欢。

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的陈景润,平均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但有了孩子,他每天都会挤出一点时间陪着儿子玩耍,也会为了给妻子买营养品,排着要等许久的队。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11)

陈景润对由昆从未红过脸,更未打骂过孩子,在他的观念里,是不能用凶狠的态度对待妻子和孩子的,要讲道理,要启发孩子的智慧。

后来有消息说国外已经攻克“1 1”了,虽然是谣言,可陈景润心里比谁都着急,他希望自己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但天妒英才,1984年,陈景润遭遇了车祸,后又被检查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全身肌肉麻木,连嘴巴都张不开。

由昆每次只能用压舌板打开一条小缝,撬开陈景润的牙齿,把饭一点点地顺进去,每次都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让双方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可是“1 1”还没有攻克呢!在医院的陈景润根本不愿意闲下来,即使身体状况已经如此糟糕,还是坚持要看资料。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12)

由昆很是心疼,无奈之下,第一次擅做主张,将资料搬回了家中,这让陈景润大发雷霆,也是生平第一次对由昆发了脾气。

但他的身体实在是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这之后没过多久,数学天才陈景润就病逝了,享年63岁。

他远去的模样十分不甘,在办完追悼会后,由昆告诉大家陈景润生前留下了两个遗憾:一个是几代数学家的梦想“1 1”他再也没有机会证明出来了,另一个是不能亲自陪伴儿子长大了。

陈景润几时过世(96年陈景润病逝后)(13)

后来有国际拍卖公司想要高价购买陈景润生前的手稿,由昆断然拒绝了,她认为陈景润是国家培养的科学家,这些是他用命换来的成果,不能交于外人手中。

后来她与儿子一致决定将这些手稿捐给国家,至今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作为后辈,我们应该记住那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延续他们的伟大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