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取得最终胜利在所有取胜因素中,抗日根据地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到1945年抗战结束,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建立了晋察冀、晋绥、陕甘宁、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浙东等数十块抗日根据地”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郜耿豪受访时说,其中聂荣臻领导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范围主要包括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地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抗日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抗日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抗日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取得最终胜利。在所有取胜因素中,抗日根据地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到1945年抗战结束,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建立了晋察冀、晋绥、陕甘宁、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浙东等数十块抗日根据地。”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郜耿豪受访时说,其中聂荣臻领导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范围主要包括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地区。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及军政干部约3000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在五台山地区建立抗日救国会等半政权性质组织,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很快形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

到1938年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共辖70余县、居民1200万,武装力量约10万。

1945年8月,晋察冀军区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晋绥、晋冀鲁豫、山东抗日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作用,对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起了“前进阵地”作用。根据地军民在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文/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