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1)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其以其独到的审美和细腻的文笔所著称。在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也使得川端康成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可以说川端康成的一生是不幸的,虽然成就斐然,但是却过早的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痛苦。

虽然日本文学界也有包括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名家,但是却再无人可以达到川端康成的高度。

那么为什么川端康成可以成为日本文学界的“屋脊”呢?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2)

01、川端康成美学的形成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提到,“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可见川端康成的美学特点是一种植根于日本文学特点,然后融合近现代的特点,进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川端康成的美学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物哀”, 川端文学的美的“物哀”色彩是继承平安朝以《源氏物语》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往往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

所谓“物哀”一词,本来含有深沉的感触、无名的伤感、多愁善感、人生无常、浮生若梦等等意思,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3)

川端继承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又渗透着佛教禅宗的影响力,以“生—灭—生”的公式为中心的无常思想的影响力,在美的意识上重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理念,构成川端康成美学的一大特征。

在川端康成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他同时也深刻的认为“美在不断变化,但却不会泯灭”。

所以我们从小说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雪国》中叶子的死、《千只鹤》中太田小姐的离开还有《古都》中苗子与千重子的分别,悲情结局的出现,其目的都是为了保留纯真的”美“。

这就好比日本的国花樱花,总是在凋谢的那一刹那最是灿烂辉煌,这种审美特点,是日本的一种民族共识,当然川端也不例外。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4)

02、川端康成笔下的女子

川端康成对于女性的描写和刻画,素以细腻、柔和著称,在川端康成笔下的女子有着一种颓废美。

这种颓废的感觉,在《雪国》、《千只鹤》、《古都》中都有体现,无论是驹子、文子还是千重子,都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这种颓废是其“物哀”的一种延伸。

在川端康成笔下,所有的故事的结局都是以悲情来收尾,这种悲情式的结局,是川端康成美学的核心思想,美与悲的相辅相成。

在塑造颓废美的同时,川端还总是会刻画出另一个与之相辅相成的对立面。与驹子、文字、千重字相对立的叶子、雪子和苗子,在他们身上都看不到丝毫的颓废。

她们无论从内心还是身体都要更加的健康和积极,表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纯,这样的纯是川端康成对于美的一种终极追求。

只是这样的美并不真实的属于这个世界,而只能以悲情的结局来实现这美的永恒。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5)

03、川端康成的笔下的传统美

(1)日本古典文化的韵味

日本古典文化,是川端康成一切创作的源泉,也是川端心目中万物之美的源,文学家的确有国界,但是对于艺术、对于美却没有这种国界。

在小说《古都》中小说的主题虽是写两姐妹的命运,但从全书的结构和作者的旨趣来看,作品刻意表现的,显然是京都的风物人情。

川端康成让读者跟着千重子去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平安神宫的樱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园杉,青莲院的楠木,领略一年一度盛大的只园会,时代祭,伐竹祭,鞍马山的大字火……

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画卷,使人能体味到日本民族的情趣,日本民族的美。

从这部作品,很能看出川端康成的创作特色,即:以现代人的感受,用叹惋的笔调,描写日本民族的传统美。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6)

(2)川端康成笔下的景色

对于日本自然景物的热爱,是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又一个特点。无论是白雪皑皑的雪国还是古迹遍布的京都,川端康成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极为舒展的画卷。

所有的景物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好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伴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变换色彩。从更深的层次说,川端笔下的自然是与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情波澜相呼应的。

以“雪、月、花”来表现四季时令变化的美和人的感情的美,这是日本的传统风格,不难看出,川端已把自然的美与人的感情上升到一个清幽淡雅的美学范畴。

川端发扬了日本传统的美学,以典雅、幽情的低徊情趣,大自然的美和哀婉来喻人,使作品的审美趣味余情袅袅。

川端的文笔之所以伟大,也在于通过星星点点的文笔,为读者渲染一个整体的环境。

正是这种高超的手法,川端康成笔下的风物才会如此细腻,如此的富有感染力,令人读之难忘。

川端康成写的简短故事(名家林立的日本文学界)(7)

最后:

川端康成虽然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其从日本的古典文化中汲取了最多的养分,恰如在为川端康成颁奖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所说的: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可见正是植根于传统的日本古典文化,才使得川端康成的文字如此的富有感染力,进而使其作品成为日本文学的“屋脊”,为后世所敬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