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隔离期间感染(才出生几个小时就被感染)

孩子出生隔离期间感染(才出生几个小时就被感染)(1)

口述:郑朝光。浙大二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浙二儿科医疗组组长。擅长于儿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小儿肝病,抽动障碍,多动注意力缺陷,小儿慢性咳嗽,哮喘,湿疹,新生儿喂养,新生儿黄疸,睡眠障碍,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等。

早秋十月,空气中已有萧索之意。晨雾刚刚从病房大楼外的道路上升起,外面地铁正在建造中,有点乱但很安静。行人寥寥,但见树梢摇曳,微风廋然,寂静已极。

怎么这么早我就来医院了呢?因为心里一直放心不下昨天入院的那个新生儿宝宝。

推开新生儿科的门,就可以看到一张小床。刚刚出生两天的小甜甜也很安静地躺在这张小床上,露在被子外面的是一张嫩嫩的小脸。正在无力的吸吮着奶瓶。小脸有点苍白,呼吸也显得费力。

“小宝宝吃奶怎么样了?”我问夜班的护士(新生儿医生对于宝宝的吃奶问题总是最关注的)。

“10毫升的奶分好几次也不能完成。吸吮无力。但是比起昨天还是有进步了。“喂奶的护士也显得有点焦虑。

但是听到有进步的回答,我的心里还是稍感宽慰。

详详细细地检查了宝宝们之后,我抬起头,透过窗,看到外面工地上有一株紫藤花,有微风吹过,摇摆的小花瓣显得怪可怜的。

不喜欢喝奶

才出生两天的小甜甜怎么没有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而却在新生儿科呢?小甜甜出生的过程和大多数的宝宝一样,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划破长空,哇哇落地。出生体重4公斤。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都洋溢增添丁的喜悦当中。

在出生的第一天,小甜甜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也不喜欢吃奶,奶到嘴边也不会去吸吮。

无论从BD来的科普,还是各种自媒体得到的知识,都会说新生儿宝宝的睡眠时间比较多,出生前几天可能会一天多达20小时的睡眠时间。于是妈妈也并没有觉得异常。只是觉得孩子特别乖巧。但是爱睡觉的新生儿一定都是正常的吗?

妈妈眼中的“乖巧”却引起了我们新生儿医生的重重的担忧。医生眼中的乖巧的孩子应该是吃得欢,睡的香,尿的远,面色红润,哭的响,动的有劲,收放自如的模样。

小甜甜的表现用专业的说法就是属于少吃少哭少动。这种情况首先考虑的是发生了新生儿感染,于是立马安排血液检查。

吓人的化验结果

孩子出生隔离期间感染(才出生几个小时就被感染)(2)

很快化验结果出来。当看到化验结果的时候,我的心跳当时是停顿了一下,也可能是发生了一次早搏。

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三个提示感染的指标的数值已经高达正常值的数十倍。这属于重症的细菌感染。细菌已经入血,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接着就马上发生“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这样的一条龙反应。治疗立马变得刻不容缓。

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寻找感染源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也不过刚刚一天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也没有离开过病房,那么这个感染的细菌从哪里来的呢?

回顾孩子的历程。从子宫,经过妈妈的产道,就在病房的小床。医院的操作都是严重执行无菌操作的流程。期间也没有接触到特殊的其他人。所以感染发生的途径可能有以下三种:

1、宫内发生的感染:妈妈可能有子宫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导致孩子在子宫内就发生了感染。但是回顾妈妈的病史,这个可能性被排除了。妈妈的产前检查情况,没有提示有感染性疾病的存在。

2、孩子在出生过程中被感染了:可能妈妈的阴道存在寄生了某种细菌,平时妈妈没有发病,也没有症状,但从孩子出生经过产道的过程中导致了感染的发生。

3、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出生后,在产房发生的感染。但是出生之后的操作,严格的无菌操作,细菌感染应该是无懈可击的。

医生有时候就像是福尔摩斯,我们判断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在了上面分析的第二种情况。

血培养让细菌无处遁形

孩子出生隔离期间感染(才出生几个小时就被感染)(3)

体现浙大二院综合实力的机会来了,在我们抓紧治疗的同时,细菌室的同时打来危急值电话。孩子的血培养提示有阳性菌生长。很快报告出来,细菌原形毕露,和我们之前的判断完全吻合。

无乳链球菌。一旦凶手确定,子弹马上上膛。虽然凶手非常凶悍,但是最有效的武器却是一种最古老,最便宜的药物---青霉素。这就是精准医疗。在精确定位打击下,在接着的几天内,孩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所以不一定严重的疾病就需要昂贵的药品。精准医疗有效避免了过度的医疗。让患儿在获益最大的同时,副作用也是最小的。

什么是无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又称B组链球菌。这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平常就定植在人的生殖道和胃肠道。所谓定植也就是在日常情况下基本可以做到人畜无害。

孩子出生隔离期间感染(才出生几个小时就被感染)(4)

定植在妈妈生殖道的无乳链球菌,在孩子经阴道分娩的时候非常容易造成新生儿宝宝的感染。早发型的感染往往发生在出生后12小时之内。当然也有发生在出生后6-90天后的,这个叫做迟发型感染。

新生儿一旦感染了无乳链球菌非常容易导致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新生儿发生无乳链球菌感染

1、发现有无乳链球菌定植的准妈妈: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2019年的指南推荐所有孕妇在36-37 6周时⾏无乳链球菌的直肠阴道筛查培养,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已经发现这次怀孕有无乳链球菌的菌尿症和之前有分娩过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新生儿。

2、发现容易导致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的高危因素:

● 产时发热≥38℃

● 在妊娠37周前分娩

● 胎膜破裂≥18⼩时

● 以前分娩过GBS病婴⼉

● 此次孕期存在GBS菌尿症

如果有上述的情况存在,那么就是给准备进行阴道分娩的准妈妈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治疗。剖宫产的孩子发生感染的几率很低,不一定需要进行预防使用抗生素。但是如果有子宫内膜感染的也是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这倒不是预防了,也是针对准妈妈进行治疗

产前检查提示无乳链球菌定植是否一定要剖宫产

既然剖宫产的孩子发生母婴无乳链球菌交叉感染的几率较低,那么都采用剖宫产得了?不是这样的。毕竟剖宫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术,对于妈妈和孩子都是不利的。是否需要剖宫产需要严格按照产科医生的标准进行。

经过两周的住院治疗,小甜甜终于可以出院了。在出院的那天,艳阳漫天,桂香满园,小甜甜偎依在他妈妈的怀里,样子舒服而且可爱。14天对于生命的历程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小甜甜这经过的14天,确实是惊心动魄的。相信在他父母的照料下,小甜甜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甜甜出院了,但是新生儿科医生还要继续坚守阵地,继续运用精准医疗的手段,给每个孩子带来最精准,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

目前在浙二儿科,不但在新生儿学科方面,在小儿神经,小儿肝病等学科内容方面也大量使用了精准医疗技术。比如基因组测序确定癫痫的致病基因,选用特定药物。运用宏基因技术,确定肝病感染患儿的感染病原等等。

(原标题《才出生几个小时就被感染!这几点要注意了…》。编辑董小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