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勇敢与怯懦(懦弱的本质是什么)
叔本华:勇敢、懦弱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何会显得懦弱或者勇敢?
懦弱无疑是一个极度的贬义词,而与懦弱相反的词汇诸如勇气、坚韧、征服等无疑则是褒义词,人们都崇高勇刚、阳刚。那么,人为何会显得懦弱呢?即懦弱的本质是什么呢?
对此问题,德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叔本华的观点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人之所以会懦弱,是因为他对于自身给予了过度的关注,也就是超过了必要限度的关注,一个人只有在其过度、过多关注自身的时候才会显得懦弱。
懦弱的反义词是勇敢,要探讨懦弱还需要从探讨勇敢开始。
叔本华就对勇敢的本质问题、根源问题进行了独到、精辟、深刻的探讨。根据叔本华的理解,一个人的勇敢行为就是“勇气在打仗的时候的表现”。其言下之意,任何人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勇气”的,只不过是这个人的勇气十分被激发出来而已,正因如此,我们会觉得某些平时显得很懦弱的人,能够在关键时间激发出别人想象不到的勇气,让人大吃一惊、大开眼界、意想不到。
概而言之,勇敢就是“勇气在打仗”并且打得漂亮,这就是勇敢的本质、根源所在。所以,那些看上去勇敢的人,他们并非天生勇敢,而是他们的勇气在“打仗”并且打赢了,否则,任何人的内心在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需要表现的关键时刻都是具有恐惧之心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勇敢仅仅是克服了恐惧”,并不代表其内心并无恐惧。
我国古人也好,现代人也好,当代人也好,都认为勇气是一种难得的美德,认为“勇气可嘉”。相反地,总是认为懦弱就是一种“丑德”,称懦弱的人为“胆小鬼”、“胆小如鼠”等等,不一而足。
叔本华说:“懦弱与高贵的性格并不相称,因为懦弱暴露出了人们过度关注其自身。”据此可见,一个人“过度、过多关注自身”乃是懦弱的本质所在。一旦一个人对于自身的关注并无过度的时候,这个人就不会显得懦弱。一旦一个人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就不是勇敢的问题,而是很勇敢、很英勇无惧了,也就是“勇者无惧”。
叔本华在其《伦理道德散论》一文当中直截了当地写道:“勇气之所以是美德就在于:我们心甘情愿地直面此时此刻对我们构成威胁的恶性,并有所作为,目的就是以行动防止更大的罪恶在将来发生。而懦弱则作出了与此恰恰相反的事情。勇气具有坚韧的特性,坚韧就是意味着我们清楚意识到除了此刻威胁着我们的恶行以外,还有更大的恶行,而我们此刻的仓惶退却或者躲避就会招致将来更加可怕的恶性。据此,勇气就会是某种的坚韧;正因为这样,勇气是我们能够承受各种牺牲和实现自我征服。勇气因此就起码与美德有了一定的关键。”
因此,为了避免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威胁和损害,我们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必须按照叔本华说的勇敢一些,也就是“直面此时此刻对我们构成的威胁,并有所作为”,决不能“仓惶退却或者躲避”,否则你就要在当下或者将来付出自己懦弱的代价。
叔本华是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唯意志论的开创人物,同时也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他吸纳了“哲学先贤”亚里士多德等人哲学的可取之处,并开创自己自成体系、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成为尼采等哲学大家的老师,叔本华哲学对《逻辑哲学论》的作者维特根斯坦也有着重大影响,对于这么一个现代哲学不可跨过的“高山”似的人物,叔本华哲学有着深远深刻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上述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