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

都说”孤独“是这群人的代名词。

他们每天就是“干瞪眼”,甚至“等死”。

可“无聊”的他们,也期待新鲜的事物啊。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

带全村老人“蹦野迪”

Dancing

伴随着强节奏的音乐声,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跟着一个年轻小伙,不停地扭动着身子,或挥舞着双手。

有的老人拿着一把扫帚像吉他一样弹奏;有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杖原地晃动;有的老人则坐在凳子上,时不时也伸一伸手。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4)

他们大多脸上都挂着笑容,有的人完全沉醉于“蹦野迪”,已经忘乎所以。

这还不是最嗨的,KTV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5)

看这场景,明明就是大型蹦迪舞会的狂欢现场,完全无法将他们与农村空巢老人联系在一起。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群老人已经这样跳了近2年,身上的老毛病跳没有了,人也不孤独了,每天开心得不得了。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6)

这是在安徽萧县毛营子村,组织大家跳舞的是27岁的王明乐,大家都叫他小六。

小六家是这个“老年舞团”的根据地,只要这些老人没事就会按时按点地到这里来玩。

他们大多都是空巢老人,不缺吃,不缺喝,但子女都在外工作,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家探望。

曾经的他们,每天最大的消遣就是坐着干瞪眼,聊聊别人家的八卦。长此以往,孤独和无聊就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代名词。

而这群年迈的老人,其实也可以很欢乐,甚至比你想象的更活泼。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7)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8)

早晨五点半,毛营子村的天已经大亮。几个老人早早地来到小六家,有的洗菜,有的烧火,还有的切菜,准备和小六一起做一顿早餐。

接踵而至的老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坐满了院子的过道,时不时传来一阵欢笑声。

在农村,这样热闹的场景一般只有吃酒席的时候才会出现,但在小六家,这再正常不过了。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9)

村子里的老人早已把这里当成另一个“家”,通常下午一两点就来,五六点再回去,大多像上学一样,一天都不带落下的。

他们来这里也没别的事,就跟人聊聊天,打打牌。等人差不多都到齐了,小六就拿出音响,带大家唱唱歌,跳跳舞,或者一起拍短视频。

84岁的王瑞芝是“舞团”中最活跃的人之一,别看她年纪大了,嘴里也只剩下几颗牙,但每次跳舞或拍短视频,她基本都是在最前面,像个“老顽童”。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0)

王瑞芝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年轻时家里贫穷,就把两个儿子过继给了别人。现在子女们只有假期时才会回来看看她跟87岁的老伴。

跳舞前,她因为颈椎、腰、腿都不好,大多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偶尔会拿着凳子到门口坐坐,但很快,又躺回了床上。

直到小六组织老人们跳舞,她才下了床,跟着去凑了凑热闹,学着扭动身子,挥舞着双手。

渐渐地,她越来越活跃,不仅跟着小六跳,回家了也跳,跳了2年,现在腿不疼了,腰不疼了,颈椎也好了,每天都“可开心了”。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1)

毛营子村有上千老人,此前大多都像王瑞芝这样靠坐着或躺着打发时间,虽有子女,但却倍感孤独和无聊。

80岁的老王有4个儿子,其中有3个儿子在外工作,只有三儿子跟她一起生活。

她的老伴在几年前因病去世,三儿子每天也忙于自己的工作,因此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可寂寞了”。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2)

毛宏礼是最早跟着小六跳舞的老人之一,妻子去世后,他已经独自生活了20年左右。

为了少给在外工作的儿女添麻烦,他还种着菜,饭桌上常常只有一碗粥和一碟咸菜,一个月生活费只要200元就够了。

他唯一的娱乐方式是在家里看电视,一坐就是半天,孤独感难免会缠绕心间。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3)

76岁的老曹也有四个子女,48岁那年没了老伴后,她再也没有改嫁。

现在几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就只剩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主要去村口的小卖部跟人聊天打发时间,因为那里人多,热闹。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4)

小六说,来他这里的大多都是七八十岁的人,年纪最大的有九十多岁,最年轻的有四十多岁,就连隔壁村的人也会来。

来这里,他们或是消解孤独,或是释放生活的压力和痛苦。总之,这是独属于他们的精神乐园。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5)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6)

很多人都会好奇,一个27岁的小伙子怎么整天跟一群老年人一块玩。小六说,他打心底见不得别人不开心、孤独、无聊,“因为曾经自己亲自体验过这种感觉。”

他用“凄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童年,从小缺乏父爱、母爱,爷爷奶奶也不心疼自己。

他是被父母“揍”大的,也许只是因为他们打麻将输钱了,往往没有原因。现在他都还常常做噩梦——母亲随手拿一根擀面杖,从家里一路打到外面的厕所。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7)

小六的父亲是矿工,家的亲戚都比他们家有钱,因此总被家族里的人瞧不起。

他记得大姑家的孩子到奶奶家,奶奶都会主动给他们拿吃的,而如果是自己去奶奶家,奶奶就会把柜子锁上,哪怕放到发霉,也不会给他吃。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小六变得自卑且叛逆。他砸家里的东西拿去卖,跟人打架,学人抽烟,即便换了好几所学校,初一还是辍学了。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8)

辍学后,他到北京做过厨师、服务员,还干过导游,但因为从小不自信,性格怯弱,常常对陌生人说不出话,导游没干几个月就回家了。

回家后,他在附近厂子里上了一段时间的班,然后又在县城做起了代驾,开了一家代驾公司。

他是萧县第一个干代驾的,后来同行越来越多,竞争大了,他又开始卖酒,“喝了酒,然后才能找我代驾。”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19)

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后,小六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因为赚了钱,他能明显感到家人对他的态度在慢慢变好。

可就在一切都看似往好的方向发展时,他母亲因车祸去世,父亲重组了家庭,妹妹也嫁了人,家里又只剩他自己了。

村里的老人孤独,二十几岁的他也孤独。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0)

或许因为从小缺乏来自长辈的认可和爱,他总是跟老人很亲近,“总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事儿,得到他们的认可。”

每次回村时,他都看到老人们整天无所事事,你看我,我看你,坐一起聊别人家的事情,“感觉这样挺没意思的。”

他想何不带他们一起玩,生活丰富起来了,就没时间去说别人家的事情了。

于是从2020年12月开始,他决定晚上做代驾,白天组织老人们跳舞,毛营子村的老年“舞团”就此诞生。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1)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2)

村里的老年人比较害羞,接受新事物慢,要让他们“跳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起初,他们只会在小六旁边看热闹,基本不参与。

小六没办法了,就去老人家一个个地劝说。他费了很大的口舌,又用几根烟才哄来几个比较活跃的老头,组成了“四人天团”。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3)

虽然几个老人只是跟着他弯着腰,扭动着身子,但已经起到了带头作用。

慢慢地,“四人天团”一点点扩张成“八人组”,时间一长,坐着无聊的老人们也开始试着参与进来,“舞团”日渐壮大。

再后来,老人们也不害羞了,不再认为扭来扭去丢脸,反倒觉得这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都抢着要到手机摄像头前去跳。

他们还会自备“服化道”,比如有的老人赶集时会买些颜色鲜艳的衣服,有的则开始涂口红打扮自己。要是都没有这些,那草帽、扫帚、拐杖、床单、小板凳等都能成为他们挥舞的“道具”。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4)

跳舞时,他们的舞曲只有一个风格,就是“嗨”,要是放上稍微轻柔一点的音乐,反而会被嫌弃没节奏。

对于安全问题,老人们早就替小六想好了,一致商议无论是谁出什么问题,都不能讹上小六,同时也会跟自家子女打招呼,“有什么事不要找乐乐(小六)。

“安全还是第一位的,老人自己心里也有数,跳一会儿就休息。”

平时,他们大多时候是在村子南边的空地跳,有时小六也会带他们去ktv,开一个大包厢,让他们尽情地挥舞,扭动。

阵容最大的一次是去年春节,小六举办了一场大型“舞会”,几乎把全村的老人都召集起来了,加上隔壁村的人,一共有几百人。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5)

如此多的老人聚集在一起跳舞,很多人都问小六是不是给了老人们好处,“5个鸡蛋跳一次?”。

事实上,小六不仅没有,老人们还会主动找上门问:“小六子,什么时候再安排跳舞玩玩?”

或许是因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如此疯狂过。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6)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7)

不过小六确实给了老人们很多“好处”,比如他会组织去县城春游、聚餐,也时不时在家里组织包饺子、做大餐。

但那就像朋友来了要请客吃饭一样,还有就是他不忍心看老人们在家吃青菜叶子、水煮面条,“想给他们做点有味的饭菜。”

他还给老人们发过牙膏、牙刷、手套、袜子甚至内裤。一位老人说,就没有什么是不发的。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8)

老人们也没忘记小六的好,常常把“小六子太好了”挂在嘴边,家里要是蒸了馒头,炸了丸子,或是收到了什么菜,都会送去给小六吃。

过年时,老人们担心小六一个人不会做什么好吃的,也会给他送一些,东西多到他家桌子都放不下。

他记得有次感冒发烧,有的老人专门给他熬了粥送来。有的老人起床后就上他家来,看看他好了没有。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29)

为了小六的个人问题,老人们也都操碎了心,除了跳舞,每天就着急给他介绍对象。

小六不忍心辜负老人们的好意,他们介绍的对象他都会去看看,但相了八十多个,没一个相中的。

“我总觉得老人和我的审美还是不太一样。”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0)

这两年,小六用在老人们身上的花销大概有五六十万,朋友说他“傻不拉几的”,他都只是笑笑不理会。

疫情之后,他的生意受到影响,支出的多,收入的少。有段时间他没有心情带老人们玩,但还是有老人去他家找他。

看到充满活力的老人们,小六一下子就心软了,他怕一旦不做这个活动,老人会感到失落。

所以跳舞的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

都说老人们现在已经离不开他了,但他觉得是自己更离不开他们。

因为他喜欢老人们把他家当自己家的感觉。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1)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2)

除了跳舞,老人们还会配合小六拍一些搞笑视频,看着手机上随意扭动的自己,感觉像“上了电视”。

目前小六的账号已经有二十多万粉丝,获赞700多万。他不打广告,也不直播,只是单纯地记录,让老人们开心开心。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3)

前不久,有人出100万想买这个账号,但小六拒绝了。

对于他来讲,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并没有想过要从中牟利。虽然目前压力很大,但他做的事情得到了认可,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空巢老人,看到他们的生活还有这样欢乐的一面,“就知足了。”

“至少在网上还有记录我们故事的文章、视频,也是一件比较不错的事情。”

现在他只想努力工作,多挣点钱,把带老人跳舞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4)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抖音@小六、受访者本人提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王明乐先生接受采访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5)

[1]九派评论:带全村老人“蹦野迪”的年轻人小六:热闹背后是留守老人的孤独

[2]人物:我在乡村蹦野迪,和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起

[3]极昼工作室:乡村蹦迪老人团:600种孤独,不如一起跳舞

蹦野迪老太太(这群老人跟着97年小伙)(3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