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

选址篇之九:雾锁机场,选址何以成为背锅侠

天气原因影响航班正常是每一个机场都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雷雨、或台风、或云雾、或暴雪,甚至沙尘暴,天气造成航班取消或延误不可避免。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统计显示,近五成以上航班延误是天气原因。

昆明长水机场也一样,天气原因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主因。然而昆明有春城的美誉,体现独特的气候优势,总体而言,昆明长水机场的气象条件良好,航班正点率较高,自转场以来机场放行正常率一直位居全国大型机场前列。2013年1月3日雾锁长水是较少见的现象,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混乱,从此长水的雾就出名了。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1)

相比国内大型机场,长水场址的气象条件并不差,为何转场半年后的一次大雾,场址就成了质疑和诟病的话题呢?

一、长水场址相比首选场址新街,以及老机场巫家坝,天气客观上处于劣势,选址期间也做过对比,气象部门也形成了相关观测报告,专家组对风速、风向、低云高、气象状况进行了研究论证分析,出具了评审意见。同样,在场址优化过程中,气象的论证评审也是重要的工作。气象是长水场址的扣分项,但综合评审结果最终确定长水场址。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2)

转场运行十年,实践证明:气象对长水机场的影响有限,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轻气象影响。中国民航局对机场放行正常率的统计数据,长水机场正常率长期排名大型机场前列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3)

二、一次偶然的大雾天气,充分暴露了转场后不正常航班的应急处置短板,航空公司、机场、地面服务等联动协调机制不灵,转场磨合期磨合效果不佳。其实2013年1月3日大雾导致航班延误、取消后,在昆明市的帮助下,旅客疏散秩序井然,混乱现象发生在1月4日及5日,而这两天天气又是出奇的好。这次事件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归咎于客观原因当然皆大欢喜,选址错误便从业内流传开来。在“负面偏好”的心理作用下,质疑选址的声音便蔓延开来。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4)

三、质疑选址问题的观点很有市场,还源于转场初期旅客对长水机场的不适应,源于与巫家坝机场的直观比较。首先是出行时间成本增加,坐飞机至少比之前提前1小时出门,打车不打表,费用在150元左右,地铁6号线又是个半残废,转场后多年仅通行至东部客运站,不明真相的旅客乘坐以后傻眼了,怎么会从一个荒凉的地方到了另一个更荒凉的地方,这是昆明吗?其次是转场初期候机楼餐饮高价也使旅客怨声载道,而且候机楼变大了,从楼前高架至最远端候机厅接近1.1公里,这在巫家坝是候机楼至双桥村位置了,而这1.1公里半径范围内多少物美价廉的美食让人留恋。再次就是长水机场缺乏外部配套,航班延误也只能在航站楼内等候,而巫家坝遇到延误时间较长的情况,旅客可就近购物娱乐消遣,情绪容易释放。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5)

四、选址错误论在驻机场从业者中也很盛行,原因很简单,搬迁长水以后员工离家远了,每天上班时间延长,上下班路途增加2小时,自驾车的话成本增加1000~1500元。工作的范围由过去3000多亩的巫家坝,扩展到30000多亩的新长水,工作压力也大了。加上长水周边无配套设施,倒房也只能居住在简易的临时板房中,雨打着屋面吵得无法入睡。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条件艰苦了、工作成本提升了,因此民航单位中在转场之时都有部分员工辞职。大家还是怀念巫家坝上班的日子,内心还是抵制长水的,自然选址错误观点也易得到响应。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6)

五、转场多年后,周边配套依然欠缺,市政配套跟不上,商业配套缺乏,生活不便。转场十年,至今长水周边仍无三甲医院,生病住院还得奔波至市区,甚至旅客突发疾病也只能转运至市区医院处理,其实这对于一个大型枢纽机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是不利的。倒是周边民宿酒店遍地开花,数千家旅馆良莠不齐,周边并不理想的环境也使游客对选址产生质疑。加上机场搬迁后,对巫家坝周边服务业影响较大,落选场址利益相关方的失落,自然对长水场址没有太大的好感。

长水机场新效果图(转场十年话长水)(7)

弃用巫家坝以后,改变了人们日常的习惯,工作生活旅行也不再那么便利,人们吐槽长水就习以为常了。可以说,无论是选在新街、还是选在小哨,大家对选址质疑的这个过程都在所难免。

十年了,巫家坝已离大家远去,抽点时间聊聊一下长水选址事,也好让这个锅背得明明白白。

敬请关注选址篇之十:雾锁长水,是天灾更是人祸。(本章话题稍敏感,计划往后适时再推出,接下来准备构思转场十年话长水系列:建设篇、运营篇、规划篇、生活篇等等,但这些关注点不大好找,可能会让大家失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