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

一地“八景”的提法,据说兴起于宋元,但北京地区的“八景”,最早可追溯到金代的《明昌遗事》。“明昌”为金代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金章宗在位近二十年,执政前期因政通人和而被称为“明昌之治”。此时的燕京已是金朝的中都,不过《明昌遗事》中八景的提法叫“燕山八景”,而非“燕京八景”。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2)

元代的《一统志》中承继了“燕山八景”的叫法,到了明代,根据《宛署杂记》记载,“燕山八景”变成了“燕台八景”。直至清代才有了"燕京八景"的叫法,最早出现在康熙年间的《宛平县志》。虽然之后北京的名称仍有变迁,但“"燕京八景"的称谓却再无改变,说起来,还与清朝最会玩的乾隆帝有关。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3)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4)

纵观历代的“燕京八景”并非完全一致,始终未变的仅有“卢沟晓月”和“居庸叠翠”两处,其它六处中,改动景观的有四处,改动地点的有一处,八景整体变动最大的也出现在乾隆年间。乾隆继位的第十八个年头,出现了御定的“燕京八景”,“御定”的表现形式就是八景所在地均有刻石立碑,碑上不但有名称,还有小序和诗文。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5)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6)

太液秋风

金章宗所定八景中既有“太液秋风”,“太液”指当时金中都西苑内的太液池,也就是现在北京城中心“四海”的南端两湖,这一带在金之后历代于北京定都的王朝皆为皇家园囿。“太液秋风”的名称在元代变成了“太液秋波”,明代则改为“太液晴波”,最后被乾隆钦定回了最初的“太液秋风”。太液池确实很美,但现在并不对外开放,但你可以移步到最近的北海公园或什刹海游览。不过不一定能等到秋风,毕竟北京风最大的季节是春天。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7)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8)

琼岛春阴

“琼岛春阴”距离“太液秋风”很近,“琼岛”指现在北海公园内的琼华岛,最早由凿湖的泥土堆积而成,当初是金世宗建造的太宁宫的一部分。“琼岛春阴”初名“琼岛春荫”,明代改称“琼岛春云”,让这一景观的指向更为具体,但后来被乾隆改回了“琼岛春阴”。琼华岛的标志是清顺治八年建的藏式白塔,但多数国人印象最为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北海公园门票淡旺季5/10元,泛舟按时另收费。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9)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0)

金台夕照

这一处景自金以来一直叫“道陵夕照”,道陵一般认为是房山区云峰山的金帝陵墓群。乾隆钦定的“燕京八景”中,“道陵夕照”变成了“金台夕照”。“金台”一说是燕昭王尊郭隗而筑宫置千金于台上,这个“黄金台”具体在哪里多有存疑,立于朝阳门外的乾隆御笔“金台夕照”碑也一度消失。而现在不管是朝阳公园南边的金台路,还是十号线上因发现“金台夕照”碑而从光华路改名为金台夕照的地铁站,其实并没有什么别致的风景,不过你可以选定CBD的某处高楼群,静候摩天大厦间的落日。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1)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2)

蓟门烟树

这可能是八景中最有诗意的一景,即有人文,也有风景。但这一景确切的位置历代都有变迁,变迁的原因是蓟门并非具体的一座城门,而是古蓟州城门的泛指。“蓟门烟树”最早曾出现在唐人李益的诗作中,当时的北京还为幽州。不过“蓟门烟树”在金元一直叫“蓟门飞雨”,而“烟树”则是对“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明王绂之《燕台八景图》)的高度概括。乾隆御笔“蓟门烟树”碑最初立于德胜门外的土城关,你可以在北影西边的西土城遗址公园内找到它。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3)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4)

西山晴雪

在许多城市的“八景”中都能看到“西山晴雪”,不过尽管因处北京西郊而得名的“西山”只是这一带连绵山脉的泛指,但乾隆的“西山晴雪”碑却是被置于香山上。这一处景最初其实叫“西山积雪”,金之后先后改为“西山晴雪”和“西山霁雪”,直至被乾隆改为现名。对外地游客来说,等一场北京的大雪较难,冷风中赶往雪后初晴的香山更不易。不过你依然值得为此跑一趟,毕竟这块“西山晴雪”御碑是八景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香山公园的门票淡旺季为5/10元,碑的位置在半山亭北的朝阳洞山道右侧,顺路一游北门附近的碧云寺,则会让你的路费更为超值。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5)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6)

玉泉趵突

“玉泉趵突”之景最初叫“玉泉垂虹”,位于金章宗在京西玉泉山麓建的玉泉行宫内,因宛若流虹的清泉而得名。康熙曾将此景改为“玉泉流虹”,到了乾隆进一步改为“玉泉趵突”,改名的理由是玉泉山的泉水从石缝中喷雾如珠,但并未成瀑,更像济南的趵突泉。乾隆御笔的玉泉趵突碑所在的玉泉山并不对外开放,如果你在海淀西部,基本上都能看到玉泉山的标志玉峰塔。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7)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8)

卢沟晓月

因着七七事变,卢沟晓月成为燕京八景中曝光率最高的一景。卢沟桥开建之时,正是最早钦定“燕京八景”的金章宗继位的那一年。卢沟桥最初被金章宗定名为广利桥,但桥所跨的永定河在当时叫芦沟河,故芦沟桥之名更为人所知。历史上这座桥曾多次修缮,古代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康熙八年,目前桥上看到的两座碑中,西桥头的是康熙的重修御制碑,东桥头的才是乾隆的“卢沟晓月”碑。现在的卢沟桥(门票20元)与附近的宛平城及抗战纪念馆在同一景区内,数桥上的石狮子容易,在这里过夜赏月较难,若是下午抵达,等候夕阳更靠谱。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19)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20)

居庸叠翠

这可能是八景中最远的一处,曾是京师西北门户的居庸关是“内三关”之一,位于德胜门外一百里的昌平境内。居庸关是八达岭和南口及这两关口之间的关沟的统称,关沟有七十二景之说,居庸叠翠即为其一。作为景区的居庸关(门票淡旺季35/40元)则是一段呈封闭城圈的外城墙。乾隆“居庸叠翠”碑现已不存,但景区内云台门券的图案和门洞内的壁雕更为精妙。比起叠翠的夏季,居庸关秋天的彩林更让人心醉。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21)

燕京八景前后对比照(曾经的燕京八景)(22)

“燕京八景”之外,民间还有“小燕京八景”之说,甚至还将其中的“南囿秋风”和“东郊时雨”并入八景凑成了“燕京十景”。不过除了“银锭观山”略有名气,小八景中其它的“燕社鸣秋”、“西便群羊”、“长安观塔”、“回光返照”和“西直折柳”等景拼凑痕迹明显。

#燕京八景# #北京旅游# #北京旅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